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1)
2023(3158)
2022(2612)
2021(2280)
2020(1862)
2019(4293)
2018(4067)
2017(7834)
2016(4438)
2015(5024)
2014(4857)
2013(5032)
2012(4540)
2011(3914)
2010(3882)
2009(3411)
2008(3296)
2007(2967)
2006(2661)
2005(2342)
作者
(13073)
(11087)
(10875)
(10359)
(6729)
(5348)
(4985)
(4255)
(4131)
(3910)
(3745)
(3685)
(3447)
(3393)
(3390)
(3380)
(3350)
(3213)
(3121)
(3112)
(2679)
(2673)
(2644)
(2500)
(2459)
(2430)
(2396)
(2374)
(2286)
(2223)
学科
(19564)
经济(19548)
(13250)
方法(10122)
管理(9804)
数学(9404)
数学方法(9343)
(8911)
收入(7988)
(7382)
农业(7295)
(7193)
企业(7193)
中国(6255)
(5554)
劳动(5535)
国民(4827)
国民收入(4458)
(4256)
财富(4256)
业经(4202)
人口(3192)
(3187)
(3100)
贸易(3100)
(3017)
动力(2948)
分配(2944)
劳动力(2910)
地方(2854)
机构
大学(65000)
学院(64477)
(30323)
经济(29887)
管理(24678)
研究(22008)
理学(21876)
理学院(21643)
管理学(21310)
管理学院(21191)
中国(15270)
(13871)
科学(13291)
(13147)
(12462)
业大(11472)
(11106)
农业(10864)
经济学(10267)
研究所(10249)
财经(10176)
中心(9572)
(9428)
(9395)
经济学院(9362)
(8461)
师范(8359)
北京(8018)
农业大学(7767)
经济管理(7722)
基金
项目(45963)
科学(36558)
基金(34538)
研究(32615)
(30698)
国家(30431)
科学基金(25817)
社会(22596)
社会科(21517)
社会科学(21510)
基金项目(18318)
(17607)
自然(15893)
自然科(15548)
自然科学(15544)
自然科学基金(15309)
教育(15191)
(14965)
资助(13903)
编号(12347)
(10454)
重点(10301)
国家社会(10173)
成果(9903)
(9729)
(9371)
教育部(9087)
科研(8862)
创新(8783)
人文(8774)
期刊
(30548)
经济(30548)
研究(17940)
中国(14406)
(12443)
学报(11664)
科学(10348)
大学(9064)
(8886)
学学(8626)
农业(8460)
管理(8001)
教育(6171)
财经(5290)
经济研究(5187)
技术(5164)
(4627)
业经(4555)
问题(4351)
(4271)
统计(3775)
(3604)
金融(3604)
(3419)
技术经济(3410)
业大(3362)
资源(3157)
(3132)
农业大学(2944)
经济问题(2911)
共检索到91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卫东  唐平  
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民所有制内部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有助于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由于“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因此,本文立足于对全民所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提出了按劳分配的二层次实现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郝彦菲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03年~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先扬后抑,2008年达到高点0.491,其后逐年回落,至2012年为0.474,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西方国家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主要通过再分配环节来实现,在我国,税种收入在总税收中的比重过低,税收公平分配功能有限,调节乏力。甚至某些再分配政策存在逆向调节,使居民收入差距难以有效缓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改革力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雪串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间既有差别 ,也存在共同之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以及二者背后的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 ,两种分配方式所依托的体制差异已不存在 ,并且传统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理论在我国当前的体制下并不完全适用 ,两种分配方式也都承认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 ,劳动者对劳动拥有所有权。因此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 ,二者之间能够相互渗透和兼容。从收入分配的目标来看 ,只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高收入水平上的公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现阶段具有有别于马克思设想模式的新特点;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体现特定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二者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又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既可以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又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艳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属于分配关系的范畴。按劳分配,在我们传统理解的涵义里是指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劳动者通过生产劳动,从雇主那里取得维持自身及其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那部分劳动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生产要素产权的广泛存在,及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利用生产要素来生产社会财富而采用的分配形式,它要求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也要分享一部分剩余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萍  张存刚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起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作为分配关系 ,其存在的合理性应该从生产关系中找。不能以十五大提出的按要素分配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来说 ,在效率和公平方面存在的差别是很大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五  崔宏如  
一、从“启动”谈起一九九○年初,当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过热现象有所控制之后,国家提出了增加贷款投放、启动企业的新措旌。随后,“启动企业”、“启动生产”,“启动市场”等等增加资金投入的国民经济调整新观点纷纷见诸报章,一时间“启动”之风颇盛。但究竟应该启动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启动消费,改进分配”。现权把一已之见分述如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现实经济生活中 ,既实行按劳分配 ,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其差异表现在理论、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上。共同点是 :以劳动为获得收入的手段 ;复杂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深圳市体改办课题组  殷友国  王玲玲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泽慧  吴德广  陈斯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深圳市体改办课题组  殷友国  王玲玲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经济发育较为成熟的地区 ,由于特区经济的特殊性 ,在分配领域 ,特别是在探索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方面 ,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了一些改革试验。早在党的十四大以后 ,深圳在率先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的进程中 ,就积极推进分配领域的改革。随着特区企业组织形式和产权结构的变化 ,促使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客观上已初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雏型。如何在实践上更好地处理按劳分配与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开超  杨海涛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结合 ,理论上的难点可能在于它们结合的基础。表面上 ,按劳分配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 ,按要素分配则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 ,二者存在明显的不相容性。实际上 ,如果从隐藏在按劳分配理论和按要素分配理论背后的理论逻辑来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要素分配 ,社会化大生产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平台 ,直接而明晰的要素产权是它们共同的分配依据 ,各种要素的贡献大小是它们共同的分配标准 ,产品和劳务是它们共同的分配对象 ,货币价格是它们共同的实现形式。正是这些共同点构成了它们结合的坚实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