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9)
- 2023(5758)
- 2022(4816)
- 2021(4428)
- 2020(3604)
- 2019(7996)
- 2018(7445)
- 2017(13692)
- 2016(7526)
- 2015(8503)
- 2014(8004)
- 2013(8093)
- 2012(7808)
- 2011(7204)
- 2010(7286)
- 2009(6865)
- 2008(6723)
- 2007(6188)
- 2006(5669)
- 2005(5404)
- 学科
- 济(29556)
- 经济(29498)
- 业(20350)
- 管理(17903)
- 企(15312)
- 企业(15312)
- 中国(11212)
- 方法(10776)
- 农(9996)
- 学(8753)
- 数学(8646)
- 数学方法(8503)
- 财(8111)
- 农业(7202)
- 业经(6562)
- 制(6236)
- 贸(6129)
- 贸易(6126)
- 易(5871)
- 劳(5666)
- 劳动(5647)
- 理论(5492)
- 融(5400)
- 金融(5400)
- 和(4950)
- 银(4917)
- 银行(4890)
- 地方(4825)
- 教育(4792)
- 行(4740)
- 机构
- 大学(114679)
- 学院(109593)
- 研究(47629)
- 济(47083)
- 经济(46197)
- 管理(37322)
- 中国(34005)
- 理学(31427)
- 理学院(30974)
- 管理学(30337)
- 管理学院(30125)
- 科学(28947)
- 京(25957)
- 所(25750)
- 农(23410)
- 研究所(23389)
- 财(21487)
- 中心(20004)
- 农业(18653)
- 业大(17576)
- 江(17433)
- 院(17225)
- 北京(16925)
- 财经(16765)
- 范(16042)
- 师范(15794)
- 经(15453)
- 经济学(15080)
- 科学院(14060)
- 省(13919)
- 基金
- 项目(71411)
- 科学(55680)
- 基金(52791)
- 研究(49655)
- 家(49572)
- 国家(48708)
- 科学基金(39296)
- 社会(31843)
- 社会科(29998)
- 社会科学(29987)
- 基金项目(26533)
- 自然(25822)
- 省(25772)
- 自然科(25240)
- 自然科学(25227)
- 自然科学基金(24819)
- 划(23677)
- 教育(22667)
- 资助(22300)
- 编号(18428)
- 成果(16894)
- 重点(16851)
- 部(16399)
- 发(15329)
- 创(14653)
- 科研(14045)
- 计划(13843)
- 国家社会(13837)
- 创新(13723)
- 教育部(13716)
共检索到182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成安 王家新
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实现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生产资料为社会公共所有”和“不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关系”。而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按劳分配所需要的“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条件难以具备,这决定了在我国实施按劳分配面临众多困难。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严格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主要选择的是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方式则越来越多地引入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应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企业(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必须贯彻的分配原则。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分配制度 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炼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私企业中的劳动力还是商品并具有价值: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表现形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要素分配并不是说所有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炼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商品,具有价值;劳动作为流动状态,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创造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也可以成为商品,因而具有价值,而劳动本身也没有价值。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价值 劳动价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海春 密俊
姚启和先生善于将教育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去。他的学术成就集中反映在高等学校办学问题的研究上,具体而言,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高等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高等学校办学的决策问题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桑坤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在农业生产领域所遭遇的障碍问题,尤其是小农经济的存续,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地位遭受质疑。曼和狄金森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通过论述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的非一致性问题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辩护。此后围绕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这一议题,穆尼等学者与曼和狄金森进行了争论。文章以曼和狄金森的核心文章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这一争论的学术渊源、核心观点、分析框架及理论基础。回顾这一学术争论过程,围绕经典议题争论背后的新韦伯主义研究范式转向,对中国农业社会学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新韦伯主义范式强调从社会文化传统的角度去理解农业,并在具体分析上兼顾马克思宏观的政治经济分析与恰亚诺夫的微观个体行动,对于把握当下中国复杂多样农业转型与社会变迁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任洲鸿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马克思开创的经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事实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深化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而绝不能以对其的任意歪曲作为所谓“理论创新”。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候庆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克
特定社会的分配关系总是由该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劳动力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成熟、不发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者劳动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决定了在分配上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结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曹幸穗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将姚洋同志《小农与效率——评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的文稿复印件寄给我。附言说,编辑部拟刊用该文,发表前征求我的意见。作为被批评的《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一书的作者,在品读姚文之后,我忽然产生了许多感想和感叹,于是...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欢进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关键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 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关柏春
按劳分配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和现实中的之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并无直接关系 ,而现实中的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则直接相关 ;按要素分配有传统与现代之分 ,传统的按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是对立的 ,而现代的按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则是统一的 ;现在所谓的按要素分配都是对分配现象的描述 ,这里的按要素分配实质上都是按劳分配原则的具体实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内容实质与表现形式的关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俞君立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1年我国一些学者对文献分类学研究对象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争鸣,归纳起来,主要有九种观点,至今尚未达到共识。运用科学方法,确定文献分类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分类学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劲
如同"发展"是一个在理论和政治上富有争议的概念一样,"发展研究"亦是一个充满学术争论的研究领域,"发展研究"的发展史堪称一部"学术争论史"。因此,厘清相关的学术争论,显然是准确把握当代国外发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对发展研究的本质特征、学科属性、学术伦理、研究范式、学术前景等五方面的学术争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探讨了争论的可能动因,最后基于争论中可进一步探讨的学术空间,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志清
2月28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报告,尽管目前全球经济尚在缓慢复苏,地区政治形势复杂多变,但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行业仍有可能在2011年继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一、对外承包工程(一)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增势有所放缓。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亚斌
文章认为:按劳分配是劳动产权演进的历史必然;对劳动产权的全面肯定,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历史进步性与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而忽视劳动产权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及目前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一个根本性缺陷;只有明确界定劳动产权,才可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必然还是或然——力量对比决定的一般趋势和特殊演变
发达国家企业兼并的现状、趋势和启示
试论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兼评“国家创新体制”理论
平台经济下的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变化趋势与政策应对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增收效应研究——兼析农村土地流转家庭收入分配效应演变趋势
后危机时代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兼评2009年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
智能导学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访美国智能导学专家罗纳德·科尔教授、亚瑟·格雷泽教授和胡祥恩教授
农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特征研究——兼评《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调控机制研究》
贸易条件趋势与进出口波动:基于1980~2006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兼论其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