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3)
2023(10357)
2022(9125)
2021(8618)
2020(7271)
2019(16742)
2018(16844)
2017(32061)
2016(17651)
2015(19846)
2014(19819)
2013(19762)
2012(17939)
2011(16011)
2010(15751)
2009(14119)
2008(13571)
2007(11589)
2006(9925)
2005(8455)
作者
(52642)
(43495)
(43489)
(41175)
(27716)
(20991)
(19644)
(17249)
(16534)
(15497)
(14982)
(14690)
(13713)
(13657)
(13380)
(13374)
(13369)
(12969)
(12519)
(12337)
(11045)
(10688)
(10545)
(9819)
(9814)
(9764)
(9687)
(9504)
(8826)
(8708)
学科
(67890)
经济(67822)
管理(51599)
(50128)
(42126)
企业(42126)
方法(34740)
数学(30281)
数学方法(29928)
(17686)
(17313)
技术(16737)
中国(16151)
(15710)
业经(15024)
地方(13095)
农业(12251)
(11884)
贸易(11878)
理论(11818)
(11533)
(11509)
环境(11195)
(10438)
财务(10372)
财务管理(10355)
(10111)
企业财务(9815)
(9629)
技术管理(9396)
机构
大学(249990)
学院(248524)
管理(101478)
(92508)
经济(90372)
理学(88873)
理学院(87904)
管理学(86298)
管理学院(85868)
研究(81645)
中国(57265)
科学(55138)
(53330)
(44375)
业大(42245)
(41812)
(39146)
研究所(38704)
中心(36868)
农业(35184)
(34427)
北京(33479)
财经(32585)
(32351)
师范(32020)
(29731)
(29655)
技术(29212)
(28783)
经济学(26507)
基金
项目(180801)
科学(140650)
基金(129971)
研究(128336)
(114703)
国家(113785)
科学基金(97214)
社会(78185)
社会科(74095)
社会科学(74075)
(71730)
基金项目(70055)
自然(65859)
自然科(64299)
自然科学(64285)
自然科学基金(63099)
(60475)
教育(58664)
资助(53802)
编号(52030)
成果(40864)
重点(40311)
(38912)
(38192)
(37916)
创新(35653)
课题(35562)
科研(35026)
计划(34319)
大学(33146)
期刊
(94327)
经济(94327)
研究(67698)
学报(45504)
中国(43004)
科学(39953)
(39546)
管理(35683)
大学(33370)
学学(31474)
农业(28484)
(28004)
教育(27264)
技术(24119)
业经(15661)
(15510)
金融(15510)
(14999)
科技(14971)
图书(14958)
财经(14796)
经济研究(14688)
技术经济(13488)
理论(12787)
业大(12473)
(12431)
(12143)
问题(12129)
实践(12071)
(12071)
共检索到343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希太  张彦波  肖磊  董策  谢淑芹  
为了改进传统指示植物法检测甘薯病毒的技术,在已成功的巴西牵牛组织培养基础上,对巴西牵牛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嫁接,培养,并检测甘薯病毒。结果显示,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与无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健康生长。经5年对369个样本的检测,"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和传统检测法对各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它是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不受季节性和环境影响的新检测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丽  邹永祥  涂雅珍  肖瑛  赵阳礼  
针对川南地区甘薯生产现状,选用适宜本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茎尖为材料,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诱导分化芽苗、脱毒鉴定、增殖培养生根、驯化移栽及脱毒薯应用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取茎尖生长点0.3~0.5 mm在MS+6-BA 1.0~1.5 mg/L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培养,90 d诱导分化率50%以上,脱毒率为70%;脱毒苗在MS或1/2MS培养基中快繁周期为30~32 d,繁殖系数6.8~7.0,驯化移栽成活率为95%,生产应用每公顷增产38.4%以上,脱毒增产效果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君帜  李青  
该文对李属植物主要病毒病、脱毒技术及病毒检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李属植物大多为园艺植物 ,由于病毒危害 ,严重降低其经济价值 .各国对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极为重视 ,目前主要采用脱毒技术以获得脱毒苗 .常用脱毒技术包括茎尖培养、茎尖微嫁接、热处理和化学处理 .经脱毒处理的苗木必须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 ,确定脱毒 ,才能推广应用 .常用病毒检测方法有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  王振东  乔奇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张立军  张振臣  
依据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经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特异、灵敏、高效的SPFM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到目的病毒,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307和0.998,扩增效率为100.6%。最低可检测到约5.46个拷贝的阳性质粒,灵敏度比常规PCR高2个数量级。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为SPFMV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冯丽婷  张剑峰  迟胜起  
针对甘薯生产上发生为害严重的甘薯RNA病毒—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C病毒(SPVC),建立了多重RT-PCR检测方法。首先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这些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的保守序列,利用Premier 5.0软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上述4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以4种病毒的下游特异性引物合成的cDNA为模板,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加入上述4种甘薯病毒引物进行PCR扩增,初步建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佳多重RT-PCR体系;通过对该多重RT-PCR体系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dNTPs量、模板量、引物浓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4种甘薯RNA病毒的最优四重RT-PCR检测体系,并对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进行了挑战测试和灵敏度测试。试验结果显示,优化的多重RT-PCR体系,各病毒引物之间不会出现交叉干扰,所扩增的4条目的条带清晰,能够明确区分上述4种甘薯病毒;挑战检测和灵敏度测试显示,此检测体系特异性强且灵敏度高。所建立的上述4种甘薯RNA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4种甘薯病毒,不仅准确灵敏,而且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病毒检测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奇  张振臣  秦艳红  张德胜  田雨婷  王爽  王永江  
【目的】基于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est African,WA)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方法】针对SPCSV西非株系(SPCSV-WA)的CP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引物,以感染SPCSV-WA甘薯叶片总RNA为模板,进行一步法RT-LAMP,在65℃条件下反应1 h。扩增产物利用琼脂糖电泳分析和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显色判断结果,同时对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珊珊  冯佳  张眉  王升吉  辛志梅  吴斌  辛相启  
【目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侵染甘薯造成重要危害,本研究旨在利用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检测SPFMV的方法。【方法】从Gen Bank上获得SPF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Primer Explorer V4设计4条RT-LA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会翔  吕长文  吴正丹  罗凯  尹旺  杨航  王季春  张凯  
【目的】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甘薯上的毁灭性病害之一,严重时可造成90%以上的产量损失。论文旨在对甘薯spvd染病植株中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2种病毒的复合侵染情况进行研究,建立spvd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为spvd的早期预警和流行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选取重庆地区具有不同spvd典型症状的甘薯品种(系)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症状和spf...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广学  孟利前  朱建晨  张进  李庞博  肖海峻  
在大田生产中,甘薯极易受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 SPFMV)和甘薯矮化退绿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的混合侵染,导致甘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因此构建能同时检测SPFMV和SPCSV两种病毒的检测技术体系对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RT-PCR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针对SPFMV和SPCSV病毒分别设计4对和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单一RT-PCR检测技术筛选出特异性强的引物和最佳退火温度;在双重RT-PCR检测体系中,针对SPFMV和SPCSV两种病毒的引物浓度组合设置5个处理,优化双重RT-PCR病毒检测技术体系。单一RT-PCR检测结果表明,SPFMVS2/A2和SPCSVS2/A2引物的特异性最强,目的片段大小为461bp,对于SPCSV病毒来说,SPCSVS2/A2引物的特异性最强,目的片段大小为304bp,最佳退火温度为56℃;在双重RT-PCR检测技术体系中,SPFMV/SPCSV的引物组合浓度比为1∶3时,目标片段扩增效果最好。对两种病毒最低检测浓度的测试结果表明,SPFMV和SPCSV两种病毒RNA的最低检测浓度相当于模板RNA浓度的10-4μL。双重RT-PCR检测技术体系的构建,为大田生产中受SPFMV和SPCSV共侵染的甘薯病毒病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莹  夏先全  杨建  蒋文平  刘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四川主产烟区的20余种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共计338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和杂草上都携带有TMV(普通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PVY(马铃薯Y病毒)等烟草病毒,其中尤以蔬菜和杂草的带毒率高。在检测的样品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有番茄、茄子、黄果茄、莴苣、萝卜、辣椒、蚕豆、马铃薯、菊花、龙葵等,检出率分别为89%、88%、84%、83%、75%、67%、60%、54%、50%、50%。这些植物既是烟草病毒病的携带者和越冬寄主,又是蚜虫的中间寄主,是移栽后大田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毒源。毒源植物及传毒介体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江   乔奇   王爽   赵付枚   田雨婷   张德胜   张振臣  
【目的】利用逆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criptase 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结合侧向流层析(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试纸条技术,建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西非株系(west African strain,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方法】根据SPCSV-WA外壳蛋白基因和热激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并筛选扩增效果好、特异性强的引物和探针。然后对引物和探针的浓度、扩增体系、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SPCSV-EA、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甘薯G病毒(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等常见的甘薯病毒进行检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感染SPCSV-WA甘薯叶片样品总R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分别采用RT-PCR和RT-RPA-LFD进行检测,比较RT-PCR和RT-RPA-LFD方法的灵敏度;对采自田间的甘薯样品和试管苗样品进行RT-RPA、RT-RPA-LFD和RT-PCR检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结果】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最适引物为CSV357F/R,探针CSV-CP-Probe(47 bp),引物和探针工作浓度分别为0.2和0.06μmol·L-1,温度为42℃,时间5 min。该方法可对SPCSV-WA进行特异性检测,与甘薯上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RT-RPA-LFD最低可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4溶液,而RT-PCR最低检测到总RNA稀释至10-3溶液,RT-RPA-LFD灵敏度是RT-PCR的10倍。田间采集的22份甘薯样品经RT-PCR、RT-RPA和RT-RPA-LFD检测,均检出11份阳性样品,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28份试管苗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RT-PCR和RT-RPA-LFD检测结果一致,均检出5份阳性样品。【结论】建立了SPCSV-WA的RT-RPA-LFD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可视的特点,既可用于甘薯脱毒试管苗样品的病毒检测,也适用于基层单位田间甘薯病毒样品的现场快速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岭  罗晶  牛小义  成巨龙  陈德鑫  安德荣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个烟草样品以及烟田周边7科23种植物的279个植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烟草样品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曹孟籍  王雪峰  李中安  唐科志  周常勇  
【目的】探寻一种快速、简便、灵敏而可靠的检测植物组织和单头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nested-PCR)、印记捕获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rint capture 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nested-PC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俊明  周金星  费世民  刘国华  
文章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e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有极显著正连接的有水芹、水金凤、毛茛、拉拉藤、空心莲子草、广布野豌豆6种,显著正连接的有五朵云、蜈蚣草、碎米荠、葎草等4种;有极显著负连接的有野蔷薇、苔草、金星蕨等3种,显著负连接的种类有凤尾蕨1种;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土地利用类型是决定钉螺分布密度的两大关键因子;Ocihiai、Dice、Jaccaed、Pccc种间系数达到一定阈值才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