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9)
2023(14409)
2022(12320)
2021(11398)
2020(9558)
2019(21715)
2018(21637)
2017(40803)
2016(22540)
2015(25421)
2014(25133)
2013(24425)
2012(22753)
2011(20436)
2010(20628)
2009(19390)
2008(19146)
2007(17111)
2006(14886)
2005(13480)
作者
(63528)
(53426)
(53081)
(50862)
(33795)
(25773)
(24439)
(20774)
(20020)
(19087)
(18147)
(18102)
(17009)
(16696)
(16632)
(16540)
(16497)
(15610)
(15538)
(15414)
(13362)
(13168)
(12765)
(12201)
(12096)
(12063)
(11977)
(11791)
(10684)
(10593)
学科
(87643)
经济(87520)
管理(63915)
(58393)
(47458)
企业(47458)
方法(35740)
数学(31049)
数学方法(30717)
(28677)
(25977)
中国(23060)
(21251)
业经(20864)
(20236)
农业(18963)
地方(18434)
(15266)
贸易(15254)
(15074)
财务(15036)
财务管理(14993)
(14784)
(14554)
银行(14524)
理论(14383)
(14178)
企业财务(14075)
(13810)
(13770)
机构
学院(312239)
大学(309648)
(121738)
经济(118775)
管理(114809)
研究(104506)
理学(97743)
理学院(96569)
管理学(94765)
管理学院(94170)
中国(81093)
(66010)
科学(65185)
(60441)
(56181)
(52959)
(50076)
中心(49803)
业大(47785)
研究所(47768)
财经(46633)
农业(43953)
(42562)
师范(42094)
(41936)
北京(40944)
(39294)
(38073)
经济学(37593)
技术(34300)
基金
项目(205990)
科学(160331)
研究(153182)
基金(146056)
(127210)
国家(126074)
科学基金(106927)
社会(95053)
社会科(89733)
社会科学(89708)
(82635)
基金项目(77680)
教育(71563)
(69096)
自然(68045)
自然科(66341)
自然科学(66319)
自然科学基金(65087)
编号(64500)
资助(58484)
成果(53111)
重点(46976)
课题(45330)
(45303)
(44643)
(42994)
(41236)
创新(40200)
科研(39448)
(38911)
期刊
(140258)
经济(140258)
研究(90986)
中国(69008)
(52793)
(49774)
学报(49438)
科学(45905)
管理(40660)
教育(37974)
大学(37240)
农业(35402)
学学(34920)
(29348)
金融(29348)
技术(27730)
业经(24561)
财经(22933)
经济研究(21758)
(19697)
(18670)
问题(18653)
(16828)
图书(15179)
资源(14827)
理论(14429)
(14166)
技术经济(13954)
科技(13762)
财会(13649)
共检索到472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谢新  
土地资源的城乡统筹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成渝地票实践为中国以市场化手段统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对其进行微观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土地流转中,用地额度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但在地票制度设计中被忽视,造成诸多问题和困惑;第二,真正的市场交换应当是所有权的转换,目前的地票交易没有实现所有权交换;第三,完全市场化的土地流转并非一定是最有效的制度设计,现阶段的地票交易可由政府出面定额收购,农民竞标提供;第四,保护农民利益的核心是保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与广受关注的地方政府地票提成无关;第五,当政府扮演多重角色时,须明确区分并分别完成各个角色的任务目标,方可实现制度设计和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占录  李鹏辉  
在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背景下,分析区域间基于发展权交易的土地要素流动及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基于2008-2017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地票交易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土地发展权交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收入差距空间相关性及显著性水平较高,而区域间土地发展权交易的空间相关性水平较低。(2)土地发展权交易显著影响各个区县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地票交易量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3)土地发展权交易对周边区域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大土地发展权交易实施力度,适当提高土地发展权交易金额和数量;重塑土地发展权内涵,建立一般土地发展权制度;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搭建城乡间、区域间要素流动的有效通道,从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形成土地、资本、劳动力多要素协同作用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军杰  申莉萍  
自2006年全面废除农业税,实施现代意义上的农业补贴制度以来,我国已总体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特定历史阶段,城乡统筹战略一定意义上是此阶段一个"特写"。全国首个"成渝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较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然近7年统筹实践表明,实验区需切实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借鉴发达成员补贴经验,完善补贴制度规范,以克服补贴机制政策化、补贴结构不合理、补贴规则碎片化的缺陷,满足城乡统筹战略规则层面的需求,助益城乡统筹战略的全国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珂  肖轶  
本文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实施农村土地"地票"交易制度的实际素材为依据,分析了制度实施在有效保护耕地、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以及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成效,并针对目前"地票"交易制度试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明确交易主体、完善交易监管机构、建立交易收益分配制度等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琼  
成渝试验区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包括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等,而土地作为城乡发展不可或缺的稀缺性资源,它的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到城乡统筹的效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土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提出了在试验区建立现代土地交易制度来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交易,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对土地交易组织的建立、交易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鹏  刘春鑫  
借鉴西方国家土地发展权的相关理论,利用土地发展权还原机制,以地票形式搭建起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供需平台,重庆土地地票交易制度由于城乡土地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间的差异,存在广阔的交易空间和制度变迁的动力。地票交易制度有利于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市资源反哺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其可能产生的"马太效应"、耕地保护、双轨制供地体制下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思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来位  
重庆、成都的地票交易制度在交易基本宗旨、交易总量控制、交易价格保护、地票基本用途等方面存在共同性,但在地票产生方式、地票使用方式、地票交易方式、收益分配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建议以重庆地票交易制度为蓝本,吸收成都地票交易制度的合理成分,完善地票交易制度,并探索建立成渝经济区统一的地票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地票交易市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娟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遵循同样的决策策略,即实现家庭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此策略下,即使经营土地的资本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差异性的家庭资源禀赋(劳动力、承包面积、资本)产生了不同的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而在既有决策模式下,机会地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抬高地租在促进农户流出土地的同时也会阻碍土地流入者流入土地。各因素间的联动机制很难通过强化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来促进土地流转或适度规模经营,但从静态结构看,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决策中,农户的类型化识别是清晰的,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动力与条件差异明显。推进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更适合以农户类型为依据、以农户为核心来推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课题组  
2007年6月,国家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此,统筹城乡发展由理论构想、政策设计转向操作试验,成渝两地成了这个实验的"领跑者"。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涉及社会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土地制度创新是整个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成渝两地是如何进行设计、实践的?有哪些特点,政策上有哪些突破?不少人都给予深切关注。本期摘编刊载的文章是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撰写的《重庆市和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调研报告》的一部分。该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期探索实践情况、成效、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张文秀  
本文以成都市和重庆市农村地区农户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和转出意愿的因素不尽相同: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农户农地转入意愿影响显著;家庭收入及构成、农地流转价格、有无农地流转中介和有无政府补助购买社会保险等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堂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时代感强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作品的设计主要围绕资源包、支持资源、课程信息资源等内容进行,其制作过程分为选题与设计阶段、制作阶段、审核与发布阶段。作品主要运用在教学、学习、教与学的交流、优化等方面,可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增添教育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营造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建东  成诗銮  赵术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党的十八大更是把城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07年,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经批准设立我国首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平台,两地积极推进城镇化改革,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局面。一、成渝两地城镇化过程分析(一)重庆市城镇化过程分析。在经过1997—2007年十年的前期准备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春  邓良基  
随着四川省成都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进行SWOT分析,指出调控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而提出了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对策,以期能为成都市城乡土地协同调控的顺利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斌  曾菊新  罗静  
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经济资源的地域配置和重组过程,企业的区位选择、政府的空间安排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博弈构成系统空间组织的主要驱动力。城乡地域系统主要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空间自组织系统,空间行为主体的地理区位选择形成空间扰动,不同区位的空间边际价值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序参量,空间边际利润率的变化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无形之手”。最后简要分析了葛店开发区的发展对鄂州市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顺湘  李颍  
统筹城乡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文章认为,借鉴成渝改革试验区的实践,从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的解决途径来看,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确立的总体思路是:做实产权主体,稳定、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放开、搞活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