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2)
- 2023(8502)
- 2022(7354)
- 2021(6880)
- 2020(5877)
- 2019(13634)
- 2018(13619)
- 2017(25630)
- 2016(14422)
- 2015(16284)
- 2014(16381)
- 2013(15565)
- 2012(13985)
- 2011(12548)
- 2010(12851)
- 2009(11660)
- 2008(11163)
- 2007(9869)
- 2006(8576)
- 2005(7344)
- 学科
- 济(57158)
- 经济(57102)
- 管理(35508)
- 业(31705)
- 方法(29337)
- 数学(26864)
- 数学方法(26277)
- 企(25391)
- 企业(25391)
- 中国(15559)
- 农(15130)
- 学(13142)
- 地方(11508)
- 理论(11037)
- 业经(10720)
- 财(10506)
- 制(9913)
- 农业(9643)
- 环境(8499)
- 贸(8012)
- 贸易(8006)
- 体(7844)
- 和(7735)
- 易(7692)
- 技术(7649)
- 银(7568)
- 银行(7531)
- 划(7382)
- 融(7347)
- 金融(7340)
- 机构
- 学院(199439)
- 大学(198466)
- 管理(74753)
- 济(74214)
- 经济(72426)
- 研究(69593)
- 理学(65027)
- 理学院(64189)
- 管理学(62366)
- 管理学院(62035)
- 中国(49709)
- 科学(47026)
- 京(43157)
- 农(39721)
- 所(36550)
- 业大(35079)
- 研究所(33778)
- 财(31817)
- 农业(31541)
- 中心(31420)
- 江(30456)
- 范(27358)
- 师范(26977)
- 北京(26620)
- 财经(25629)
- 院(25431)
- 技术(24897)
- 州(23669)
- 经(23232)
- 省(21882)
- 基金
- 项目(142416)
- 科学(111106)
- 基金(101266)
- 研究(98614)
- 家(91030)
- 国家(90330)
- 科学基金(76473)
- 社会(60421)
- 省(58545)
- 社会科(57313)
- 社会科学(57295)
- 基金项目(53511)
- 自然(51903)
- 自然科(50777)
- 自然科学(50760)
- 自然科学基金(49796)
- 划(49541)
- 教育(47412)
- 资助(42573)
- 编号(39811)
- 重点(32729)
- 成果(31422)
- 发(30125)
- 部(29945)
- 创(29333)
- 课题(29207)
- 计划(28673)
- 创新(27454)
- 科研(27368)
- 大学(25461)
共检索到286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悦玫 迟国泰
根据科学发展观,就经济发展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环境、文化环境和人口素质评价准则,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评价模型,将人口素质置于中心,行使"一票否决"的权力,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空间的支柱、"五"力作用及相互关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赋权求得各维度评价得分,并通过空间模型的体积计算评价我国"十五"期间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世箐 周炎炎
文章依据独立性、代表性和可测性原则,采取层次分析法逐级选取测评人口素质的指标,以专家意见法和因子分析分别对要素层和指标层进行赋权,构建人口素质测评的指标体系;以四川为例,通过收集2001—2012年相应指标的统计数据,对四川省近十多年的人口素质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的研究,结果发现:四川省近十年来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升,人口身体素质提升较快,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增长相对平缓,同时省内各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呈现明显差异。
关键词:
人口素质 测评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俊良 杨世箐
人口素质系统由不同层次的诸多要素构成,其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目前,国内外人口素质测评主要集中在人口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层面,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人口素质系统具体区分为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要素,并以此发展指标构建我国区域人口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充实和深化相关统计理论研究,为后续的统计实践操作做出必要的研究准备。
关键词:
人口素质 测评指标 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苏苹,张洁芬
生命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而现在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在亿万年生命活动的参与下形成的,人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环境的改造者和利用者。所以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关系。长期以来,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自己所需要的具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但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玲杰
文章提出了人口安全系统"方向盘"式结构模型,建立了包括人口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人口安全系统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体系的目标适应性到数据采集的经济便利等方面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用于人口安全预测及预警。
关键词:
人口安全 动态评价 指标体系 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段成荣
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即将到来的第三次生育高峰使控制人口增长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家极为关注。同时,对提高人口素质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静 回雁雁
文章在借鉴国内外信息素质评价标准和把握信息素质内涵和评价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方案,并运用德尔菲法修订指标体系。然后,依据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信息素质调查量表,并应用"主成份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其各项评价指标对信息素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很好地进行测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杨 胡培 侯立文
企业素质及其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胡杨胡培侯立文一、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界定1.企业素质的定义企业素质是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特性,是其内部各种要素及其要素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特性,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各种内在因素...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穗芬 艾雰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讨论稿)的特点,从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中国国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进行了比较,从而提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应该包含信息道德这一指标,其制订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对象,并要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期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并作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素质评价标准的正式文件早日发布。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信息素质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李晗
如何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高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首先根据德菲尔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比较适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一组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宇璟 林裘绪 窦先琴
小微企业创业者素质对创业成功与否起决定性作用。文章借鉴创业者素质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基于胜任素质理论,提出从创业人格特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三个维度构建创业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对84个小微企业创业者的实证调查,对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和验证。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终确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小微企业创业者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创业者素质 评价指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 吴贺新 张德
首先探讨了信息素质的内涵和评价要素,以及建立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41所高校1036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总体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为中等,信息意识相对较好,而信息观念与信息伦理一般,信息能力相对较差。评价结果还表明,我国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有明显相关性,与高中时是否学习过如何利用图书馆也有一定联系。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质综合水平有显著差异。评价过程显示,本论文建立的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本适用...
关键词:
高校学生 信息素质 教育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澍卿
我国的人口素质研究起步虽晚,但方兴未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口质量研究将成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目前,集中精力研究人口素质的专家学者逐步多起来,这是人口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人口数量多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矛盾,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人口质量低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人们往往认为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数量问题。这反映在人口科学研究上,亦有类似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临着人口生育失控,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依笔者管见,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其一是如何界定人口素质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其二是如何建立一套衡量人口素质高低或强弱的指标体系。迄今为止,人口学界关于“人口素质”的研讨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概念论争的初级阶段。虽然我和许多人一样并不主张在“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黎明 向书坚 李炳林
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选取4个方面18个评价指标组成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引入模糊隶属函数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社会和谐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社会总和谐度处于一般和较高之间,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仍有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度 模糊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