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41)
- 2023(5948)
- 2022(5230)
- 2021(5116)
- 2020(4525)
- 2019(10696)
- 2018(10931)
- 2017(21048)
- 2016(11691)
- 2015(13543)
- 2014(13550)
- 2013(13163)
- 2012(12392)
- 2011(11081)
- 2010(11696)
- 2009(10885)
- 2008(10940)
- 2007(9838)
- 2006(8659)
- 2005(7817)
- 学科
- 济(49773)
- 经济(49723)
- 管理(30826)
- 业(28114)
- 方法(26443)
- 企(24197)
- 企业(24197)
- 数学(23204)
- 数学方法(22568)
- 农(11643)
- 中国(11569)
- 贸(10986)
- 贸易(10978)
- 易(10718)
- 理论(10231)
- 学(9857)
- 财(9414)
- 业经(9031)
- 融(8264)
- 金融(8263)
- 制(8173)
- 银(7541)
- 银行(7529)
- 地方(7413)
- 和(7403)
- 行(7181)
- 教学(6746)
- 策(6528)
- 技术(6435)
- 农业(6345)
- 机构
- 大学(164986)
- 学院(164779)
- 济(66128)
- 经济(64640)
- 管理(62630)
- 研究(56878)
- 理学(53511)
- 理学院(52914)
- 管理学(51364)
- 管理学院(51073)
- 中国(44689)
- 京(36540)
- 科学(35143)
- 所(29872)
- 财(29247)
- 农(27348)
- 研究所(26901)
- 中心(26658)
- 江(25009)
- 业大(24623)
- 北京(23623)
- 财经(22996)
- 农业(21674)
- 范(21223)
- 师范(20996)
- 经(20816)
- 院(20398)
- 州(20255)
- 技术(19335)
- 经济学(19265)
- 基金
- 项目(104887)
- 科学(81484)
- 基金(75077)
- 研究(74510)
- 家(66106)
- 国家(65626)
- 科学基金(55754)
- 社会(44393)
- 社会科(42159)
- 社会科学(42146)
- 省(40944)
- 基金项目(38160)
- 自然(37890)
- 自然科(37128)
- 自然科学(37121)
- 自然科学基金(36396)
- 教育(36137)
- 划(35022)
- 资助(33959)
- 编号(31063)
- 成果(25654)
- 重点(24045)
- 部(22880)
- 课题(21837)
- 发(21668)
- 创(21486)
- 科研(20157)
- 创新(20074)
- 大学(19792)
- 计划(19693)
共检索到25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褚王涛
基于机会成本理论对霍德林原则下的指数函数趋势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推导出非效用最大化条件下的新的指数函数趋势预测模型,丰富了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采用2002~2008年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和快速下降两个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在对此时期原油稀缺性变化原因以及世界原油进出口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未来原油稀缺性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适合模型应用,提出了模型的应用方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吕成双 王彤
国际原油价格数据具有复杂的特征变化趋势,直接使用现有模型对其预测往往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分解-预测机制的预测模型。使用由噪声自适应完备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原油价格数据进行分解,将分解获取的子序列和残余趋势序列作为训练数据;基于CNN、LSTM单元和注意力机制模块构建了附有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深度学习模型。对所有子序列进行训练和预测,将预测结果重构以获取最终的价格预测结果。以布伦特原油日价对模型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提出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真实价格数据拟合情况良好,在平方根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三项指标上均达到1.2545、0.9675及1.23%,相比其余几种对比模型有着更优秀的预测性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湘海 李思敏 顾海兵
本文基于周期视角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国际油价进行中长期预测。采用了两种预测方法,一是基于收入决定消费的经济学原理,通过建立原油价格和世界人均GDP的回归模型,在分析了人均GDP的周期波动之后做出预测;二是基于国际油价自身的周期波动规律做出预测。文章将两种预测结果进行等权合成,得出最后的预测结果,即"十三五"期间国际油价大体上是在67-70美元。最后,依据预测结果提出了三点结论性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进 王雪莲
科学预判国际油价走势对我国稳经济、稳金融、稳物价,以及防范市场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原油市场影响机制的复杂性,以WTI原油现货价格数据为例,在同一框架下整合8个维度的92个预测指标,提出基于效率的两阶段模型,分析影响油价变动的主要驱动力,将具有预测能力的指标子集纳入随机森林算法,旨在提高原油价格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原油市场的金融化特征越来越显著,金融指标的预测信息越具有突出价值。损失函数标准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竞争模型,基于效率两阶段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具有优越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建议:应重视利用原油市场的金融化信息,加强油价波动风险技术监测,规避国际原油市场风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跃军 邢丽敏
【目的/意义】原油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大宗商品和战略储备物资,其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原油价格进行预测是能源经济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对国际原油价格预测的主要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该研究领域的纵深发展。【设计/方法】基于295篇国际期刊文献,对国际油价预测的发展阶段、发表期刊、研究机构等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对近二十年油价预测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油价预测工作进行评述和趋势展望。【结论/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油价预测研究快速发展,相关文章主要发表于能源经济领域的权威期刊《Energy Economic》。现有油价预测方法主要包括计量模型、机器学习和混合预测模型。展望未来,利用高频日内交易数据,融合计量和机器学习前沿方法,对原油价格进行区间预测或概率密度预测是值得探索的方向,此外还应深化油价预测结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董丹 郭鹏
针对国际原油价格与金砖五国股票市场收益之间的相关性问题,使用AR(p)-GARCH(1,1)-CopulA模型进行检验。运用广义误差分布(GED)获取收益残差序列,对WTI原油价格和金砖五国股市收益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原油价格与中国股市收益呈现微弱的相关关系,而与其他四国股市收益的相关关系较为明显。用时变SJC CopulA模型刻画国际原油价格与金砖五国股票市场收益的相关性最为合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成 白彩琴 郑淑君
美元指数与国际原油价格具有互动关系。本文基于VAR模型,应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等方法,对比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与美元指数在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两阶段的互动关系。在实证基础上本文提出要深入理解石油与美元的互动机制,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驻德使馆经济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悠久
1993年油价走势特点 回顾1993年国际油价走势,大致有下列几个基本特点: 一、仍沿着1986年以来出现的油价周期性运行轨迹演变。 笔者在1992年1月发表的《论198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演变的特点》(以下简称《论特点》)一文中曾指出,1986年以来油价趋势“是沿着油价下跌与油价上升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向,在各自走过一段历程之后便相互交替并周而复始波浪式向前发展的。”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金培 林盛 郭涛 陈华友
针对具有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时间序列,提出一种结合小波分解、滑动平均离散差分方程和马尔可夫方法的动态预测模型。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将原时间序列分解到不同频率通道上,然后对分解出的低频近似小波系数利用滑动平均离散差分方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利用马尔可夫方法对时间序列的高频细节小波系数进行预测,最后将低频和高频的预测结果进行小波重构得到时间序列的实际预测值。原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是一类典型的具有非线性和不稳定性的序列,利用此模型对WTI原油(周度)价格进行实证预测分析,分别预测WTI原油价格的整体变化趋势和周度实际原油价格。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不但可以有效地预测时间序列的整体变化趋势,能从细节上对其进行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书平 朱艳云
原油价格预测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分解-重构-集成的思维,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BP神经网络以及ARIMA模型,建立多尺度组合预测模型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特点和走势进行了分析:将原油价格序列分解并重构成高频、中频、低频和趋势四个部分,从不规则因素、季节因素、重大事件以及长期趋势四个方面解释了重构项的变动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多尺度组合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等单模型的预测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金向 孙钰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国际原油价格影响我国通胀相关指数的两条途径及其主要特征,实证研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价格指数——CPI、PPI、MPI影响的相关性、滞后性以及冲击效果。研究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生产领域影响较大,但对消费领域影响不大。最后,本文对原油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洪燕 罗宁
本文在获取详实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长期趋势、短期波动以及中期约束探讨原油价格的走势,并结合原油供给与需求在长、中、短三个阶段的可能变化,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预判,进而为我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各个阶段逐步取得主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经济 金融危机 原油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与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已实现充分接轨,当前石油定价机制调整的方向是使油价充分反映国内石油市场的供需变化;应尽快理顺我国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动态冲击效应分析——基于TVP-VAR模型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对中国工业行业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基于非线性STR模型实证研究
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研究——基于FECM模型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形成中的美国影响机制研究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与影响——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结构VAR模型的经验分析
地缘政治风险是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子吗?:基于GARCH-MIDAS模型的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对我国原油价格影响的动态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