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
2023(1173)
2022(1020)
2021(975)
2020(701)
2019(1642)
2018(1583)
2017(2301)
2016(1480)
2015(1630)
2014(1766)
2013(1631)
2012(1373)
2011(1188)
2010(1321)
2009(1084)
2008(1062)
2007(931)
2006(777)
2005(764)
作者
(4550)
(3825)
(3794)
(3578)
(2414)
(1849)
(1712)
(1495)
(1475)
(1390)
(1329)
(1279)
(1229)
(1227)
(1223)
(1219)
(1167)
(1165)
(1112)
(1028)
(985)
(917)
(909)
(898)
(879)
(859)
(853)
(826)
(801)
(788)
学科
教学(3618)
管理(3382)
(2477)
(2261)
经济(2259)
(2214)
企业(2214)
理论(2000)
计算(1843)
算机(1808)
计算机(1808)
机化(1768)
计算机化(1768)
学法(1494)
教学法(1494)
教育(1387)
学理(1128)
学理论(1128)
方法(1089)
(829)
数学(801)
中国(783)
(758)
(755)
计划(710)
业经(708)
数学方法(702)
(676)
(655)
贸易(653)
机构
大学(19964)
学院(19540)
研究(6498)
管理(5109)
科学(4584)
(4505)
理学(4462)
理学院(4363)
教育(4255)
(4223)
(4199)
(4175)
师范(4104)
管理学(4081)
管理学院(4056)
技术(3997)
经济(3992)
业大(3803)
中国(3704)
农业(3459)
工程(3396)
师范大学(3396)
(3347)
中心(3276)
(3221)
研究所(3093)
北京(2897)
(2595)
农业大学(2395)
职业(2363)
基金
项目(13330)
研究(9671)
科学(9603)
基金(8134)
(7601)
国家(7532)
教育(6128)
(6060)
科学基金(5924)
(5425)
社会(4480)
自然(4280)
社会科(4201)
自然科(4201)
社会科学(4200)
自然科学(4199)
基金项目(4124)
编号(4122)
自然科学基金(4110)
课题(3811)
成果(3716)
资助(3687)
重点(3441)
(3166)
大学(3106)
计划(2957)
(2871)
(2848)
(2800)
科技(2718)
期刊
教育(7712)
中国(6572)
研究(5066)
(4671)
经济(4671)
学报(4329)
(3842)
技术(3510)
大学(3263)
管理(3247)
学学(3007)
科学(2940)
农业(2840)
(1775)
业大(1610)
职业(1575)
(1530)
农业大学(1474)
远程(1430)
远程教育(1430)
(1314)
科技(1215)
实验(1197)
图书(1193)
技术教育(1134)
职业技术(1134)
职业技术教育(1134)
成人(1130)
成人教育(1130)
(1016)
共检索到29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静静  
2000年以后,学习设计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学习设计是从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认知能力和经验世界出发,设计学习任务框架,并以最合理优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和呈现,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高品质的学习设计既指向每一位学生的深度学习,又指向学生群体的平等互学。本文既建构了高品质学习设计的宏观模型,又从微观角度阐释了学习任务设计的方法,并提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学习设计的迭代与更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峰  
微课以学习内容短小精悍、学习形式突破时空界限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社区学习者的青睐。然而社区教育微课在设计和开发实践中存在着"课程属性欠缺、内容零散化碎片化、支持体系缺失、教育功能偏移"等问题。本文从微课概念溯源入手,审视社区教育微课本质属性,以深度学习为导向,从"学情分析、精炼内容、问题导向、整合设计"四个方面提出社区教育微课程设计策略,提升社区教育微课程质量,帮助更多学习者有效学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解构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拥抱哥白尼式的课堂变革“深度学习”是21世纪型学校变革的风向标,也是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倡导的教学指导方针。“深度学习”指向学生高阶智能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倘若离开了当代学习科学的指引,漠视“课堂转型”的挑战,所谓“深度学习”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本书旨在梳理国际教育界掀起的“深度学习”的思潮及其成果:包括理论基础、实施模型、实践案例,借此为我国新时代教学理论的建构和一线教师的教学创造,提供鲜活的理论与经验。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爽  
由"浅层学习"迈向"深度学习"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路径,而"混合式教学"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方法与技术保障。教师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可帮助学生由知识的机械记忆到深度理解再到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实现综合能力培养与文化价值传递。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蒋慧芳   曾文婕   朱琦  
对话式反馈突破传统独白式反馈的局限,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鼓励教师、同伴、学生个体和技术互惠共生,强调学生深入参与反馈和营造师生相互信任的氛围,为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对话式反馈有师生对话式反馈、同伴对话式反馈、自我对话式反馈和人机对话式反馈四类,可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反馈、支持学生协作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调节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深度学习的对话式反馈需通过构建深度具身反馈环境,发展教师的对话式反馈素养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反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雅  亓玉慧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化时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受到诸多高校的关注。在高职混合式教学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审视,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心性"错位、"经验性"割裂及"成效性"匮乏三方面。深度学习的融入能够有效解决混合式教学中的问题。高职混合式教学有效落实可根据深度学习DELC路径,建构涵盖"准备区—资源区—前测区—建构区—实践区—交互区—评价区—后测区"的混合式教学路径,以期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的发生,使高职混合式教学实施现状得到改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婧韡   刘一萌   顾小清  
深度学习作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被证实是先进且可行的。然而,如何将深度学习原则嵌入个性化、多模态、可反馈的学习过程中,是世界教育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育技术可用于搭建多样的智能化学习系统和平台,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然而,大部分智能化学习系统无法支持学生深度学习过程,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本研究以威克萨姆与麦吉的深度学习原则为依据,将学习过程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本研究设计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的概念框架、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模块,阐释了具体的深度学习过程,并通过系统交互原型让学生亲自体验,进而验证学习效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段金菊  
高水平思维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如何促进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是教学设计者以及学习环境设计者的首要考虑因素。然而遗憾的是,国内对于高水平思维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甚少,成果略微。本文以jan herrington和ronoliver的谈话分类框架为依据,以其著名论点"谈话是思维的外在表征"为基本假设,对Moodle教学平台中学习者的谈话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目前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现状,并就如何有效促进高水平思维进行了讨论,以期对团队深度学习设计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文叶  陈铭洲  
探索以"表现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挑战。设计良好的表现性评价能更好地评价批判性思维、有效沟通和发表学术见解等能力,弥补传统客观纸笔测验主要关注肤浅学习和基本技能的不足。镶嵌于课程与教学的表现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会更有"教育性"。实施课程嵌入式的表现性评价,一方面要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另一方面需要专业力量来确保评价是"值得信任",同时还要在高利害评价中使用表现性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凯莉  沈书生  
从"学习结构"的视角来看待"智慧学习",就是主张从学习者知-能的形成过程来阐述智慧学习的内涵。文章通过梳理不同学者对于智慧学习的界定,并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机制,围绕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分析学习者的学习形成过程,主要从产生自我判断、建立学习需求、制定学习策略、丰富学习活动、进行学习检测、形成自我认知等方面,构建了以"学习结构"为主线的实践路径。最后以"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知识为例,展示了学习者在以"学习结构"为主线的智慧学习路径中的具体学习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琪奇  武志峰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习者带来了便利。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建构不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内隐的学习。深度学习主要是使学习者能够理解、整合、迁移与应用知识和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的关键是设计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本文分析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构建一种有益于学生从浅层次学习过渡到深层次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并且为教师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志燕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也趋于数字化,多元化。有效的课堂教学交互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从学生多元发展视角出发,构建智慧教室环境下课程教学框架。设计出智慧教室对于学生深度学习教学评价测量模型。以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教学实验内容,经过一学期的课程实践得出以下结论(1)智慧教室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情感的能力,(2)学生的学习思维由简单的学习到相互关联的学习思维;协作、创新能力均有显著提升,(3)智慧教室对于课程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顾添笑  
课程思政作为突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的有效方式,需要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反向构建具体的教学设计策略。课程思政中的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参与,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知识、观念以及规范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将这些知识、观念以及规范迁移到新的情境,学会反思当下的生活、学会审视和参与政治生活与社会事务、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教学设计策略是发展主体间性,构建参与式教育环境;创设真实生活情境,打破学校课堂的时空边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地  杜玉红  丁振宇  谢广明  
设计了一个自追踪摄像头云台控制机器人实验。文章从人体的检测定位及云台控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得到了人体目标在视角中的坐标,又对舵机进行了目标控制。追踪目标的过程最终以Mobile Net-SSD网络模型为基础,通过深度可分离的整合设计,改善了现有整合网络的复杂参数问题,从而优化了网络结构。后期将引导学生从改进本实验模型结构和图像预处理等方面提高最终算法的检测速度、检测准确率、识别准确率等。该实验设计涉及学科较为综合,功能扩展性好,实用性强,是机器人教学、机器学习实践与嵌入式系统相融合的创新实验项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婕  
信息化教学随着教育理念和当今科技发展的迅猛发展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但研究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却很少。而深度学习是可以用于评价智慧课堂的一款优秀的学习方法。文章从先分析智慧课堂的优点特点,到建立评价的维度,最后再基于专家评判的方法做出最后的修缮,通过这一流程下来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课堂的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