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2)
2023(7046)
2022(5294)
2021(4771)
2020(3809)
2019(8374)
2018(8434)
2017(15024)
2016(8705)
2015(10082)
2014(10195)
2013(9391)
2012(7968)
2011(7278)
2010(7300)
2009(6533)
2008(6290)
2007(5640)
2006(5111)
2005(4812)
作者
(25947)
(21513)
(21363)
(20291)
(13496)
(10115)
(9768)
(8328)
(8079)
(7662)
(7321)
(7137)
(6917)
(6762)
(6697)
(6620)
(6574)
(6411)
(6175)
(6077)
(5464)
(5254)
(5227)
(4888)
(4871)
(4836)
(4795)
(4673)
(4366)
(4277)
学科
(32186)
经济(32161)
管理(20918)
(20505)
(15890)
企业(15890)
方法(12550)
中国(11519)
(11001)
数学(10352)
数学方法(10178)
业经(9645)
理论(8792)
教学(8488)
农业(7530)
(7437)
地方(6740)
教育(6699)
(6319)
(5787)
(5734)
产业(5685)
技术(5324)
发展(5181)
(5160)
信息(5159)
银行(5132)
(5079)
环境(5035)
(4922)
机构
大学(122239)
学院(121774)
(44012)
管理(43230)
经济(42919)
研究(42565)
理学(37322)
理学院(36841)
管理学(35898)
管理学院(35696)
中国(29904)
科学(27660)
(26974)
(23694)
(21173)
业大(20769)
研究所(19581)
(19472)
中心(19389)
(19140)
(18898)
师范(18886)
农业(18676)
北京(16683)
技术(16470)
(15459)
财经(15326)
(15295)
师范大学(15222)
(13967)
基金
项目(85199)
科学(66847)
研究(63055)
基金(59724)
(53066)
国家(52615)
科学基金(44643)
社会(38448)
社会科(36408)
社会科学(36399)
(35045)
基金项目(31572)
教育(31561)
(29615)
自然(28545)
自然科(27905)
自然科学(27896)
自然科学基金(27418)
编号(26552)
资助(23180)
成果(21689)
重点(20332)
课题(19721)
(18767)
(18179)
(18024)
创新(16920)
国家社会(16189)
大学(16057)
科研(15937)
期刊
(47858)
经济(47858)
研究(34508)
中国(30006)
教育(24985)
学报(22091)
(21801)
科学(19119)
大学(16922)
管理(16222)
学学(15599)
农业(15053)
(14071)
技术(13195)
(9088)
金融(9088)
业经(8279)
(8212)
经济研究(7573)
图书(7301)
财经(7295)
职业(7145)
问题(6614)
(6565)
(6414)
业大(6328)
科技(6168)
(5857)
论坛(5857)
资源(5515)
共检索到18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婧韡   刘一萌   顾小清  
深度学习作为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已被证实是先进且可行的。然而,如何将深度学习原则嵌入个性化、多模态、可反馈的学习过程中,是世界教育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先进的教育技术可用于搭建多样的智能化学习系统和平台,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途径。然而,大部分智能化学习系统无法支持学生深度学习过程,进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本研究以威克萨姆与麦吉的深度学习原则为依据,将学习过程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框架。本研究设计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智能化深度学习系统的概念框架、系统架构、核心功能模块,阐释了具体的深度学习过程,并通过系统交互原型让学生亲自体验,进而验证学习效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葳  刘月霞  
深度学习针对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浅表化、碎片化、机械训练等问题,将教学改进的目标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向增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实践应用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智慧之旅。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郭文娟  刘洁玲  
核心素养的培育对深化我国课程改革并最终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框架的核心与本质,对其它关键能力的发展具有引领和触发作用,适宜成为核心素养研究的切入点。因此,未来我国本土化的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及实践转化需要注意:借助自主学习能力框架,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学科素养体系的建设;通过对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推进素养本位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飒飒  王占仁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21世纪各国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2006年欧盟正式出台了《欧洲终身学习核心素养建议框架》。2018年,欧盟对2006版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重新修订。与旧版相比,新版核心素养框架呈现出四方面新动向:更新了核心素养表述;更加强调核心素养发展的支持体系;核心素养发展趋于纵深化发展;由"教育的欧洲维度"向"欧洲教育领域"嬗变。欧盟核心素养框架得以修订存在两方面的动因,表面上看是源于旧版框架需要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深层原因则是欧盟试图在教育领域增强其干预能力,从而深化欧洲公民的"欧洲认同",最终增强欧盟的存在合法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泉泉  魏铭  刘霞  
科学素养是培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国民的重要基础,是个人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成分。本文以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为指导,通过对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历史梳理及国际比较研究,提炼出核心素养视域下科学素养内涵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时代性等四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科学素养结构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科学探究三大关键成分。在我国核心素养课程改革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系统把握科学素养内涵与结构入手,高度重视批判质疑能力的培养,积极寻求有效的科学探究教育模式,同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的科学素养评价机制。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第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聚焦核心素养,且将核心素养的表现具体化,便于指导教师教学,观测教与学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整体规划教学任务与评价标准。在“比例”单元中,核心问题与学习任务、学习评价均围绕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情境中的两组量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进行多重比较,在比例问题情境中存在共变关系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黄如花   石乐怡   吴应强   陈添  
[目的/意义]构建更具普适性、新颖性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研究设计/方法]参考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国际组织报告、国际标准、多个先行国家(地区)的政策、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雇主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学术论文、全球知名企业动态和已开设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分析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的构成及其依据。[结论/发现]我国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由人工智能认知、人工智能技能、人工智能应用、人工智能伦理四大部分组成。[创新/价值]有别于国内同类成果主要依据学术论文析出的人工智能素养能力框架,整合多种来源的学术数据,构建出兼具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内容框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雨   茆意宏  
文章利用系统综述法,从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框架及应用、教育3个方面对国内外人工智能素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发现:人工智能素养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方向,但人工智能素养概念尚未形成共识;适用K12和大学生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与素养教育研究成果较多;人工智能素养研究处于初期阶段,人工智能素养应用工具尚未成熟,国内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方案和方法需要继续摸索;建议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素养基础理论研究,深化人工智能素养框架、丰富素养框架应用研究,加强多主体参与、跨学科协作的本土化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核心素养框架,基于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从人才培养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教学、教师、学风、个人意识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桑国元  叶碧欣  黄嘉莉  罗颖  
项目式学习是教育理念革新的载体,应该与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聚焦深度学习与全面育人的核心价值,关注教学实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结。本研究以中国教育改革为经,以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项目式学习“金标准”为纬,依据课程发展阶段理论,从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三个层面构建了适用于中国教育情境的项目式学习“三六标准”模型:设计六要素(问题驱动、持续探究、学生参与、学科融合、产品导向和评价引领)、实施六要素(聚焦课标、建构文化、项目管理、搭建支架、评估学习和复盘反思)和评价六要素(知识度、真实度、实践度、协作度、参与度和感知度),以期为中国教师开展高质量项目式学习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建鹏   秦静   王素霞   陆明   王丹丹  
基于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求,提出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其实施重点为遵循课程标准和关注学科本质。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应体现为具有层次性和过程性的“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及面向学生发展的“评”;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要从体现数学知识的内涵、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符合数学思维的逻辑三个方面关注数学教学的学科本质。最后,针对六个核心素养分别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崔允漷  
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促进学习迁移的大观念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隐含主要问题的大观念架构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实践运作时,从大观念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需要考虑五项关键行动,即选择核心素养等既有目标、从既有目标中确定大观念、依托大观念形成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基于大观念的学习要求设计评价方案、围绕主要问题创设与组织学习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庆艳  
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打造卓越性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适宜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高基"合作教学共同体,开展"金字塔"式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从教育测量的视角考量,核心素养是一类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阶能力,超越了知识和一般能力的范畴,传统教育测量范式的应用面临着极大挑战。核心素养测量需要教育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系统性革新。在理论层面,需要以"证据中心的设计"(ECD)理论为依据,围绕"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思想进行测验设计与开发。在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动态性、交互性的测验环境,建构复杂的任务情境,获取复杂、详尽、类型多样的测验数据。此外,复杂数据中的测量证据提取是关键,由此需要清晰定义证据规则,合理利用自动化证据抽取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