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7)
- 2023(3290)
- 2022(2844)
- 2021(2599)
- 2020(2299)
- 2019(5126)
- 2018(5096)
- 2017(8966)
- 2016(5607)
- 2015(6426)
- 2014(6403)
- 2013(6109)
- 2012(5693)
- 2011(5198)
- 2010(5495)
- 2009(4914)
- 2008(4910)
- 2007(4485)
- 2006(4101)
- 2005(3849)
- 学科
- 济(17907)
- 经济(17884)
- 管理(12609)
- 业(11976)
- 企(9334)
- 企业(9334)
- 方法(8077)
- 数学(6903)
- 数学方法(6770)
- 理论(6370)
- 农(6309)
- 教育(6108)
- 中国(6063)
- 教学(5719)
- 学(4814)
- 制(4503)
- 业经(4408)
- 农业(4152)
- 地方(3926)
- 学法(3916)
- 教学法(3916)
- 财(3873)
- 研究(3787)
- 学理(3460)
- 学理论(3460)
- 银(3423)
- 银行(3403)
- 行(3281)
- 贸(3068)
- 贸易(3064)
- 机构
- 大学(75881)
- 学院(74575)
- 管理(26127)
- 济(26098)
- 研究(25888)
- 经济(25335)
- 理学(21903)
- 理学院(21618)
- 管理学(21125)
- 管理学院(20979)
- 中国(18895)
- 京(16522)
- 科学(16248)
- 农(15796)
- 江(14207)
- 所(12939)
- 业大(12935)
- 财(12606)
- 中心(12549)
- 农业(12406)
- 范(12250)
- 师范(12101)
- 研究所(11695)
- 州(10721)
- 技术(10410)
- 北京(10335)
- 省(9850)
- 财经(9584)
- 师范大学(9539)
- 教育(9428)
- 基金
- 项目(47864)
- 科学(36924)
- 研究(36473)
- 基金(32336)
- 家(28249)
- 国家(27938)
- 科学基金(23599)
- 社会(21318)
- 省(20513)
- 社会科(20180)
- 社会科学(20175)
- 教育(19597)
- 基金项目(17024)
- 划(16899)
- 编号(15977)
- 自然(14945)
- 自然科(14615)
- 自然科学(14609)
- 自然科学基金(14374)
- 成果(14206)
- 资助(13216)
- 课题(12159)
- 重点(11232)
- 部(10418)
- 创(10250)
- 年(10139)
- 发(10079)
- 大学(9578)
- 创新(9480)
- 项目编号(9364)
共检索到12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命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题目是推进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关注的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学业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深刻反思当前双向细目表的不足,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在命制考试题目时,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发掘特定现实情境用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特征的明确关系确定合理的任务呈现方式,提供恰当的支撑性材料或信息,充分考虑设问指向和设问方式对问题空间大小的影响。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评价任务,研制包括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等成分的等级性评分标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杨宇凡 胡晓敏
单元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单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设计需要回应目标、教学、评价之间何以一致,学生何以开展有意义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一致性以建构主义为学习理论基础,以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为课程理论基础,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它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所需的单元设计提供理论指引,其统整性学习目标可与单元目标指向的学科核心素养相匹配、其情境性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单元教学中习得学科核心素养、其表现性评价可在单元评价中诊断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基于建构一致性的视角,遵循"明晰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开展评价设计"的分析框架,可从三个方面实施单元设计:一是明晰学习目标,即分析课标、学情及教材,确定单元目标构成;二是设计教学活动,即基于目标描述可能的活动并分组,审视分组所得的核心学习任务;三是开展评价设计,即确定成绩来源,基于目标开发评价,核查评价与目标及教学的一致性。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单元设计 建构一致性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朱海龙
一、意义追寻: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思辨力语文学科的思辨力是指基于生活实际,运用知识储备进行判断分析与论证的思考力,价值选择与行为实践的思想力,语言准确与逻辑有序的表达力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行为能力,它是基于观点和答案的批判性思辨力,是基于语文知识层面的认知思辨力,是基于语文方法策略的智慧思辨力。1.落实课标精神——由知识向素养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保留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解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煜晖 李倩
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根本在于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国语文考试评价的评价构念与课程标准缺乏内在同构性,相应评价内容务多求全且组织形式碎片化,评价任务封闭性强且任务之间关联性弱,依据参考答案“踩点赋分”的评分方式也存在负向回冲效应。从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出发,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语文考试评价的系统变革应着眼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坚持素养立意,探索评价构念的建构逻辑与内涵;借鉴“关键实践”,推进评价内容的结构性变革;增强评价任务的开放性,以情境为媒介建立关联;参考“表现编码”,关注真实作答和整体性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钧燕
2022年4月,我国颁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新版课程标准有两大关键突破: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育人要求。新课程的落地,除了新教学之外,还需要实施新评价,积极探索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合理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合理设定评价目标;注重情境在考试命题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基于真实情境的开放性题目设计;探索跨学科试题命制;探索非书面测试方式;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着力研制评分标准。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标准 考试评价 情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庆艳
作为核心素养载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引起学界的热切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需要准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能力,而教学实践能力是衡量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此而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打造卓越性实践教学理念,构建适宜性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学程实践教学模式,运用立体化实践教学方法,搭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建立"高基"合作教学共同体,开展"金字塔"式实践教学评估,可以有效提升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兰明
课程考试改革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显示当前忽视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考试方法已经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特色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职业基本素养是个人全部职业素养的"隐性素养"部分,它决定着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具有内在性与稳定性两大特点。从职业基本素养视角审视高职课程考试,其考虑应遵循体系、方法、标准等三项原则;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组织及学生的参与是课程考试改革的三条关键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职业基本素养 课程考试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婷
第一,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需要聚焦核心素养,且将核心素养的表现具体化,便于指导教师教学,观测教与学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整体规划教学任务与评价标准。在“比例”单元中,核心问题与学习任务、学习评价均围绕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情境中的两组量存在对应关系,可以进行多重比较,在比例问题情境中存在共变关系等。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邵朝友 韩文杰
探讨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考察学科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明晰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核心素养和学科特征是研制学科核心素养的两大逻辑起点,基于核心素养可以演绎方式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特征可以归纳方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二者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具有不同影响,前者能明晰学科在落实核心素养中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后者能凸显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实际研制过程中二者可以兼顾。基于逻辑起点的考察,可发现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存有四种基本关系,即下位概念与上位概念的关系、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相互包含与相互促进的关系、超越机械相加与一一对应的关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逻辑起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英 董娜 李英
考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当前,管理类课程存在听多看少,难以培养实践能力的问题。因此,要充分吸收国外课程考试的命题理念,加强考试环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结论多样化、内涵式的过程考核、情境创设、知识点综合运用的整体考核等内容设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达到在考试环节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对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蕾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成为未来几年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考试和评价项目中实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查是其能否落地的关键环节。PISA2015"协作问题解决"展示了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念的考查。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考试和评价需要有操作性的定义、来源于真实生活的题目背景、符合教育测量要求的考查模型、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标准参照的结果报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一军
大学学科课程的支离破碎日益背离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使命,超越学科的大学课程统整成为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大学学科课程统整,需要从“认识论”的“高深学问”课程转向“育人论”的“高阶素养”课程,基本属性是从学科逻辑转向课程逻辑,从知识中心转向学生发展中心,把知识权威让位于知识与文化价值综合权威。指向“高阶素养”的大学学科课程统整,组织要素主要来自五大领域,即国家事项、社会问题、人类命运、职业愿景和个人关注。这些议题是专业知识与高阶素养教育的结合点。融入“高阶素养”的学科课程统整,主要围绕确定整合议题、分析单元结构、开发教育资源、设计专题研习、策划作业项目、编制课程评价等实践环节展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建鹏 秦静 王素霞 陆明 王丹丹
基于中职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需求,提出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的必要性,其实施重点为遵循课程标准和关注学科本质。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应体现为具有层次性和过程性的“教”、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以及面向学生发展的“评”;指向核心素养的中职数学教学要从体现数学知识的内涵、注重数学知识的联系、符合数学思维的逻辑三个方面关注数学教学的学科本质。最后,针对六个核心素养分别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邵朝友 崔允漷
大观念的理解与运用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促进学习迁移的大观念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隐含主要问题的大观念架构起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在实践运作时,从大观念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需要考虑五项关键行动,即选择核心素养等既有目标、从既有目标中确定大观念、依托大观念形成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基于大观念的学习要求设计评价方案、围绕主要问题创设与组织学习活动。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学方案 大观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建林 刘红云
从教育测量的视角考量,核心素养是一类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阶能力,超越了知识和一般能力的范畴,传统教育测量范式的应用面临着极大挑战。核心素养测量需要教育测量理论、方法、技术的系统性革新。在理论层面,需要以"证据中心的设计"(ECD)理论为依据,围绕"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核心思想进行测验设计与开发。在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动态性、交互性的测验环境,建构复杂的任务情境,获取复杂、详尽、类型多样的测验数据。此外,复杂数据中的测量证据提取是关键,由此需要清晰定义证据规则,合理利用自动化证据抽取方法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教育测量方法 证据中心的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