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5)
- 2023(7131)
- 2022(5999)
- 2021(5605)
- 2020(4493)
- 2019(10728)
- 2018(10223)
- 2017(18346)
- 2016(9683)
- 2015(11230)
- 2014(11513)
- 2013(11519)
- 2012(11314)
- 2011(10961)
- 2010(11089)
- 2009(10731)
- 2008(10536)
- 2007(9542)
- 2006(8807)
- 2005(8322)
- 学科
- 济(66662)
- 经济(66585)
- 管理(26533)
- 业(20735)
- 方法(19252)
- 企(17436)
- 企业(17436)
- 地方(16680)
- 数学(15903)
- 学(15807)
- 数学方法(15743)
- 中国(15622)
- 地方经济(12362)
- 业经(11515)
- 制(11005)
- 农(10851)
- 财(9753)
- 体(9695)
- 和(9627)
- 理论(9246)
- 融(9112)
- 金融(9111)
- 经济学(8003)
- 银(7955)
- 银行(7942)
- 行(7777)
- 环境(7418)
- 贸(7337)
- 贸易(7329)
- 农业(7207)
- 机构
- 大学(159449)
- 学院(153692)
- 济(74803)
- 经济(73388)
- 研究(61180)
- 管理(54662)
- 中国(45819)
- 理学(45808)
- 理学院(45202)
- 管理学(44527)
- 管理学院(44196)
- 财(34281)
- 科学(33688)
- 京(33674)
- 所(30849)
- 研究所(27538)
- 中心(26365)
- 财经(26323)
- 经济学(24721)
- 经(23790)
- 江(23614)
- 范(22838)
- 师范(22695)
- 北京(21915)
- 经济学院(21691)
- 院(21574)
- 农(21323)
- 财经大学(19259)
- 师范大学(18756)
- 州(18616)
- 基金
- 项目(92458)
- 科学(73267)
- 研究(70565)
- 基金(67972)
- 家(58457)
- 国家(57956)
- 科学基金(48883)
- 社会(47606)
- 社会科(44968)
- 社会科学(44960)
- 基金项目(34542)
- 省(33654)
- 教育(32262)
- 划(28961)
- 自然(28115)
- 编号(27897)
- 资助(27707)
- 自然科(27371)
- 自然科学(27364)
- 自然科学基金(26889)
- 成果(25195)
- 重点(21615)
- 部(21540)
- 发(21015)
- 国家社会(20543)
- 课题(19824)
- 教育部(19015)
- 创(18408)
- 人文(18145)
- 性(18125)
共检索到26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鹏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10日宣布,将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罗伯特·奥曼(Robert J.Aumann)和美国人托马斯·谢林 (Thomas C.Schelling),以表彰他们在博弈论领域做出的贡献。这是继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豪尔绍尼(John Harsanyi),约翰·纳什(John Nash) 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之后,又两位因博弈论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陶春生 虞彤
因在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法马、汉森和希勒被授予了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法马是有效市场假说的集大成者和主要创立者,他确立了事件研究的范式,还与弗伦奇一道提出了三因素定价模型。希勒揭示了证券价格存在的过度波动特性和长期收益率的可测成分,并提出了希勒方差不等式,还把社会潮流等行为因素引入了资产定价模型中。汉森则创立了在资产价格实证研究中有着广泛运用的广义矩估计法(GMM),还与合作者一道提出了随机折现因子波动的汉森一贾根内森边界。三位获奖者对经典金融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实证金融研究的计量分析方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此大大地影响了投资实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倪娟
奥利弗·哈特由于对契约理论的杰出贡献而与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一起分享了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哈特与格罗斯曼、穆尔的重要研究成果奠定了企业契约理论的基础,确立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成为现代企业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针对传统企业契约理论无法解释现实世界企业缔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哈特采用"剩余控制权"取代之前的"剩余索取权"解释了企业契约的不完全性。从不完全契约理论分析框架基本确立以来,哈特围绕企业债务偿付、破产程序、治理结构以及契约参照点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拓展。自此,不完全契约理论引起了主流经济学的更多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各个分支,并成为组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勇 张英晨
美国经济学家沙普利与罗思因对匹配机制理论框架的构建和市场设计的实践做出的突出贡献,共同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相比于沙普利主要在理论方面的贡献,罗思的工作侧重于对现实世界中的市场进行经验性研究和机制设计。通过一系列研究,他发现沙普利所定义的"稳定匹配"是特定市场机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后他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于实验,并且重新设计了一些市场的匹配机制,解决了这些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纪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昆
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于1943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克莱,196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6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7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斯彭斯首先任教于哈佛大学,1973-1976年间转任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副教授,1976年重返哈佛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976-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培志 杨依山
凭借对稳定匹配和市场机制设计的理论贡献,沙普利与罗思分享了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了解决市场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资源配置难题,沙普利研究了双边匹配和单边匹配问题,分别创建了盖尔-沙普利法则和最大交易循环法则,并找到了不同条件下的稳定匹配解。此外,他早期对沙普利值的研究和对非合作博弈理论的贡献也对经济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沙普利 匹配 机制设计 稳定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乔治·阿克尔洛夫、斯坦福大学的迈可尔·斯彭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经济学家,因其在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01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光辉 杨咸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亚柯
芬·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考特因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介绍分析了获奖者在这两个方面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实际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夏业良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理论贡献夏业良[关键词:股票期权交易衍生品市场布克莱—斯科尔斯模型][夏业良,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7]1997年10月14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义圣 张亚光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以表彰他对市场势力与规制领域研究的贡献。梯若尔的理论为在现实中打破市场垄断提供了支持,这种理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规制经济学中。基于机制设计、博弈论等工具性研究的重大突破成果,梯若尔从产业组织理论入手对新规制经济学做了开创性的贡献。梯若尔与拉丰合作首次将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引入到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规制研究中,建立了新的范式标准,搭建了统一的逻辑框架,打开了规制供给方的"黑箱",将西方规制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从为什么规制转移到了怎样规制,为规制政策分析提供了锐利的工具。本文简要回顾了梯若尔的学术经历以及新规制经济学的产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一、引言 199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A.Mir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教授,以表彰他们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经济理论做出的开拓性和基础性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道文
罗伊·拉德纳(Roy Radner)192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纽约大学斯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拉德纳早年求学于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得数学专业学士学位,翌年又获得硕士学位,1956年获数理统计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57年毕业后,转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至1979年,先后担任经济学和统计学副教授、教授和经济学系主任等职。1977—1979年兼任哈佛大学陶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克虎 李卫
沃尔特·奥伊(Walter Y.Oi)1929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先后于1950年和1954年分获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理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61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2年起执教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先后担任经济学副教授和教授;1967年起执教于罗彻斯特大学,先后担任管理系研究生院教授、经济学系教授。现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经济系主任、埃尔默·米利曼讲座经济学教授。199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及其在经济理论上的主要贡献
资产定价理论实证研究的扩展与应用——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
迈克尔·克雷默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稳定匹配和市场设计——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贡献
公共资源和企业边界的经济治理之道——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经济理论贡献述评
阿诺德·哈伯格社会项目评估理论评介——潜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系列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及其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之一
克劳迪娅·戈尔丁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差距研究的贡献——202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班纳吉和迪弗洛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学术贡献评介
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及其对国际经济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