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41)
2023(7625)
2022(6455)
2021(5797)
2020(4665)
2019(10785)
2018(10642)
2017(19950)
2016(11184)
2015(12590)
2014(12747)
2013(12691)
2012(12430)
2011(11657)
2010(12182)
2009(10985)
2008(11109)
2007(10008)
2006(9232)
2005(8609)
作者
(34573)
(29068)
(28956)
(27154)
(18637)
(13864)
(12997)
(11242)
(11242)
(10682)
(10078)
(9757)
(9658)
(9452)
(9314)
(8712)
(8512)
(8482)
(8414)
(8392)
(7604)
(7300)
(7185)
(6807)
(6569)
(6556)
(6492)
(6489)
(5954)
(5929)
学科
(55299)
经济(55245)
(28526)
管理(27835)
(21294)
企业(21294)
地方(18934)
中国(18179)
方法(17248)
(15588)
数学(14471)
数学方法(14274)
业经(12791)
(11468)
农业(10939)
地方经济(10895)
(10320)
(9939)
金融(9938)
(9655)
(9652)
贸易(9643)
(9527)
银行(9503)
(9328)
(9131)
(9021)
环境(8824)
技术(7946)
(7826)
机构
学院(167589)
大学(166817)
(67565)
研究(66466)
经济(66014)
管理(57644)
中国(49203)
理学(48477)
理学院(47716)
管理学(46653)
管理学院(46348)
科学(41843)
(37796)
(35599)
研究所(32230)
(31401)
(31059)
中心(28509)
(28215)
师范(27964)
(27513)
北京(24860)
农业(24417)
业大(24363)
财经(23820)
(23732)
师范大学(22560)
(22336)
(21479)
(20849)
基金
项目(105182)
科学(82959)
研究(78035)
基金(73923)
(65179)
国家(64562)
科学基金(53732)
社会(48603)
社会科(45974)
社会科学(45962)
(42347)
基金项目(38506)
教育(36843)
(36528)
自然(33776)
自然科(32983)
自然科学(32972)
自然科学基金(32384)
编号(31473)
资助(30467)
(29277)
成果(27411)
重点(24748)
课题(24292)
发展(23593)
(23252)
(23164)
(21539)
创新(20154)
教育部(19575)
期刊
(85704)
经济(85704)
研究(55708)
中国(41665)
(30231)
学报(27188)
教育(26948)
科学(26633)
管理(23079)
(21922)
农业(20812)
大学(20191)
学学(18785)
(18313)
金融(18313)
业经(15091)
技术(14568)
经济研究(13557)
财经(11765)
问题(11126)
(10897)
(10178)
世界(8776)
(8753)
资源(8688)
(8565)
商业(8423)
国际(8348)
(8233)
论坛(8233)
共检索到27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良宏  
在教师职业的演变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两条互相对立的教师发展路线,即"实践经验"路线和"理论处方"路线。前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第一重要性作用,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推力。后者认为理论者及其创生的理论优于教师的实践,教师发展需要遵循教育理论的指引与规约。本文拟对实践经验与外部理论在教师发展中各自的作用和局限作进一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两种路线在当下教师发展中的应然关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宫敬才  
经济哲学认识论思想以自发的形式肇端于亚当·斯密,由于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倾向存在于同一思想体系而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李嘉图和奈特使两种经济哲学认识论路线得以成型,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是它们各自的后继者。前者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逻辑前提,后者则把经济哲学认识论建基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的基础之上。以人的认识能力无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离现实经济生活越来越远,学院化倾向愈演愈烈;以人的认识能力有限论为指导的经济学研究则日渐显示出经济生活智慧的气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怀宇  
本文提出了农地确权后农地的积聚式流转和集中式流转的两条路线,并对这两条路线发挥作用的条件、运行机理和作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后,农村土地流转的路线选择策略应该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采取非平行双轨路线的结论,以期为明确下一步农村产权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沈立人  
党的十五大把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良好机遇。民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因为目前投资渠道、管理人员水平、投资规模等种种内在外在的因素以及民营企业在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本刊从本期开始设立《企业管理》这个栏目,将陆续刊发一些有关民营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目的在于为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管理提供理论和实残经验的讲坛,为广大民营企业家提供一个探讨问题、交流经验的园地,为民营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前兵  
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农民中介组织的发育包括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条路径,农民中介组织诱致性变迁的特点是赢利性、自发性、规模小、风险大;农民中介组织的强制性变迁的特点是规模大、风险小、强制性、多重目标,并详细分析了具体的发育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桂林  师继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达  
20世纪3、40年代,梁漱溟和费孝通相继对中国农村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梁漱溟从文化改造着手,试图通过建立新礼俗、乡学和村学来教育民众,以最终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费孝通则从经济建设出发,通过发展分散的乡土工业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准,以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两者的视角一个是"由外而内",一个是"自内而外",对中国农村问题的认识既有相似又有明显差异,代表了近代中国"乡村改造"的两条路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世平  
本文分析了电子商务的涵义和竞争优势,指出了发展电子商务可通过传统企业转型和企业创新模式两条途径来实现,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论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江涌  
构建具有高技术进步率和高技术扩散效应的发达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一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一国实现繁荣的关键,并能增进国民福祉。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发展,对社会财富的增进具有良好的引致增长效应,但超越发展阶段的过度的金融化会弱化其经济增长效应,并可能引发价值分配的引致贫困效应,甚至导致后发或转型国家丧失在实体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壮大实体经济的基础上适度地促进金融发展,推行包容性的金融发展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国民财富的增进和人民福祉的提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刘军辉  
文章通过对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拓展,纳入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作为约束,研究我国劳动力钟摆式流动模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研究表明,当技术进步率达到能够释放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时,将发生剩余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转移,这种劳动力流动会加剧区际发展的差距;当技术进步率达到欠发达地区也能够承接产业转移时,原先在发达地区务工的劳动力将反向流动,劳动力反向流动会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的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毅  
作为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缺一不可。为了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文章提出两条路径。一是框架路径,即从国情入手,根据比较优势对服务业发展作结构上的规划和调整;二是内容路径,即利用竞争优势论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角度寻求提高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具体方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达  
大量电子书刊、数据库和网上信息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主要资源,使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出现危机。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核心,是信息增值服务和人本服务。未来的图书馆员是实施人本服务的信息专家。这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出路。参考文献3。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盈盈  
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题,学生评价改革关系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高职教育领域,学生评价的目标、手段与内容仍处在及时就业与自主发展、资格考试与能力测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之间互相抵牾,钟摆式两极回荡的状态。这种钟摆现象根源于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取向博弈,映射了教育改革在职业性、教育性、高等性的属性定位过程中的"过犹不及"和"矫枉过正"。以开放、整合的思维,探索即时维度与续时维度线性延展、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弹性共生、技艺层面与德行层面相融互构的学生评价范式,实现对钟摆现象的理性超越,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人成才和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萍  李琼  
本文是两位中国学者就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副主任林·古德温(A.Lin Goodwin)展开的学术对话。在对话中,古德温教授畅谈了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驻校教师培养项目的设计理念、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古德温教授认为,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不应以牺牲教育理论的学习为代价,而应以"整合性"和"基于实践的问题导向"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和组织的核心原则,帮助师范生形成"关于实践的理论"。古德温教授还分析了当前美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对以大学为主的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认为大学专业教育的模式应该超越"学术性"和"实践性"之争,更好地发挥教师培养的主体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园园  苏柱华  
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S村家庭成员关系,发现在集体经济分配制度与宗族文化伦理的双重影响下,家庭发展呈现以父子、婆媳关系为主轴,以夫妻、兄弟关系为辅轴,指针摆向父子关系轴的钟摆式特点。“股份量化到人、固化到户、户内继承”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为原本以父权为主的宗族社会伦理提供了经济支撑,强化了父权的家庭伦理秩序。集体分配制度让父母掌握了具有较高价值的宅基地、房屋以及集体经济股权,子女在经济上依附父母,难以获得独立成长的机会,家庭发展面临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集体经济发达地区的产权制度深化改革,应强调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协调机制,侧重通过集体再分配保证家庭成员平等享受集体收益,以利于家庭良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