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0)
- 2023(15787)
- 2022(13066)
- 2021(12108)
- 2020(10416)
- 2019(23642)
- 2018(22773)
- 2017(44203)
- 2016(23761)
- 2015(26506)
- 2014(25898)
- 2013(25604)
- 2012(23291)
- 2011(20005)
- 2010(20423)
- 2009(19145)
- 2008(19036)
- 2007(16611)
- 2006(14407)
- 2005(12977)
- 学科
- 济(102405)
- 经济(102291)
- 业(101732)
- 企(92353)
- 企业(92353)
- 管理(89102)
- 方法(51634)
- 财(46210)
- 数学(42098)
- 数学方法(41704)
- 农(32156)
- 业经(31743)
- 务(29704)
- 财务(29669)
- 财务管理(29586)
- 企业财务(28271)
- 中国(24708)
- 农业(22759)
- 制(22707)
- 技术(19778)
- 策(18427)
- 体(17368)
- 理论(17318)
- 划(17231)
- 和(17039)
- 地方(16954)
- 贸(16858)
- 贸易(16845)
- 易(16407)
- 体制(14885)
- 机构
- 学院(332618)
- 大学(327126)
- 济(141655)
- 经济(139150)
- 管理(138026)
- 理学(119497)
- 理学院(118505)
- 管理学(116949)
- 管理学院(116354)
- 研究(98464)
- 中国(81561)
- 财(77062)
- 京(67021)
- 财经(58213)
- 科学(56439)
- 经(53008)
- 农(52432)
- 江(50571)
- 所(47792)
- 中心(47016)
- 业大(45906)
- 经济学(43609)
- 财经大学(43068)
- 研究所(42022)
- 农业(40968)
- 北京(40796)
- 经济学院(39643)
- 商学(39467)
- 州(39351)
- 商学院(39156)
- 基金
- 项目(219632)
- 科学(176179)
- 基金(163872)
- 研究(162074)
- 家(140831)
- 国家(139577)
- 科学基金(123372)
- 社会(106874)
- 社会科(101498)
- 社会科学(101469)
- 基金项目(86182)
- 省(85684)
- 自然(79408)
- 自然科(77593)
- 自然科学(77573)
- 自然科学基金(76267)
- 教育(74583)
- 划(70572)
- 资助(67140)
- 编号(64182)
- 成果(50776)
- 部(49879)
- 重点(48929)
- 创(48715)
- 发(46060)
- 国家社会(44937)
- 创新(44838)
- 业(44567)
- 教育部(43907)
- 人文(43274)
- 期刊
- 济(155497)
- 经济(155497)
- 研究(97342)
- 财(70108)
- 中国(64760)
- 管理(55407)
- 农(47761)
- 学报(44601)
- 科学(43795)
- 大学(36131)
- 学学(34820)
- 农业(32604)
- 融(31632)
- 金融(31632)
- 技术(30207)
- 财经(29948)
- 业经(26996)
- 经(25590)
- 经济研究(25539)
- 教育(25481)
- 财会(21299)
- 问题(20249)
- 业(19836)
- 会计(19422)
- 技术经济(18392)
- 贸(15988)
- 商业(15815)
- 版(15711)
- 现代(15662)
- 统计(15482)
共检索到495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李琰
以2003—2013年沪深A股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负相关;然而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时,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明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立民 李琰
以2003—2013年沪深A股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未来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负相关;然而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会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价值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为非国有时,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缓解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负面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更明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康华 赵玉洁
股改完成后内部人交易日益常态化,内部人交易受到监管层和市场各方的关注。为了降低事后被查处的可能性,发生内部人交易的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可能会要求审计师签发更好的审计意见。基于2007至2013年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研究发现: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依赖的程度越高,内部人卖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关系越显著。更进一步地,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股权制衡度较低、分析师跟进数量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表明上述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地遏制了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发生内部人交易后胁迫审计师签发干净审计报告的行...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持续经营 财务困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厉国威 廖义刚 韩洪灵
与国外证券市场不同,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拥有相互补充的两个关于公司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信息源:ST(特别处理)与GCO(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998—2003年间处于财务困境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采用价格模型和回报模型对GCO的价值相关性和被出具GCO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不论公司是否已经被ST,GCO都会促使投资者进一步降低对公司的价值认定和导致公司更低的盈余价值相关性。这一经验结果意味着,GCO能在我国所特有的ST风险警示制度的基础上提供增量的决策有用性,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持续改进将有利于提升审计师对公司持续经营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廖义刚
以2009-2012年我国A股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环境不确定性及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师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环境不确定性越高则更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高质量内部控制将有助于缓解其持续经营疑虑,但上述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存在;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在高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高质量内部控制缓解持续经营疑虑主要源于良好的风险评估机制。上述研究发现一方面证实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处于较高不确定性环境中财务困境公司的持续经营问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政府的隐性担保和天然政治联系使得国有财务困境公司不需要凭借高质量内部控制也能够缓解持续经营危机。
关键词:
环境不确定性 内部控制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以2003~2005年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79家公司为对象,从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和投资战略的调整两方面对财务困境企业的资本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困境后的企业因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遭受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与缩减投资规模相比,财务困境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其走出困境。
关键词:
财务困境 资本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国柳 彭远怀
以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困境风险,保险公司的监督作用是企业财务困境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或较多的分析师跟踪能减弱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治理效用;产权性质则未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弘知 樊耀骏
本文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媒体关注、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媒体关注程度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概率越大;公司治理机制越完善的公司,审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大;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水平下,媒体报道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大小也不同。
关键词:
媒体关注 公司治理 审计意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永明 赵少霞
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社会责任的缺失而给其声誉和效益带来了严重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了企业财务绩效。在分析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社会责任因素,以509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能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过高会降低其财务绩效;进一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削弱企业经营风险对财务绩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营风险 财务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永明 赵少霞
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社会责任的缺失而给其声誉和效益带来了严重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了企业财务绩效。在分析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社会责任因素,以509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能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过高会降低其财务绩效;进一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削弱企业经营风险对财务绩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营风险 财务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永明 赵少霞
近年来,一些企业由于社会责任的缺失而给其声誉和效益带来了严重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影响了企业财务绩效。在分析企业经营风险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加入企业社会责任因素,以509家上市公司2012—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对经营风险和财务绩效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企业能降低经营风险;企业经营风险过高会降低其财务绩效;进一步,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削弱企业经营风险对财务绩效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经营风险 财务绩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正德 顾晓青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趋恶,采取有效财务策略提升企业价值是当务之急。以2012—2018年数字创意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调节路径分析方法探究财务柔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构建并验证"财务柔性→投资效率→企业价值"的作用路径,同时考虑企业所处外部融资环境,探讨不同金融发展水平下财务柔性作用价值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创意企业整体财务柔性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非效率投资特别是投资不足问题;财务柔性有助于应对不确定情况下的资金需求,提升企业价值,但需要注意其应用价值的边界,过度储备会产生负向影响;财务柔性与数字创意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投资效率在其间发挥中介作用;财务柔性的作用价值受外部融资环境影响,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财务柔性对数字创意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加明显。面对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应适度储备财务柔性,加强内部控制,避免过度投资减损企业价值;对政府和金融行业而言,应扎实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改善数字创意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融资环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李财喜
本文以2002-2007年沪深两市的ST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企业的政治关联对财务困境公司获取政府补助的影响。结果显示:(1)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获取政府补助有显著影响,但对国有企业作用不显著。(2)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环境差异之后,本文发现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优势受到地区财政富余程度的显著影响,而地方政府干预要起作用也受到地区财政状况的制约。只有在地方财政有充足财力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才可能利用政治关联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3)从政府补助的效果来看,政府补助虽然可以在救助当年明显改善公司业绩,但对公司长期业绩的提升作用却因企业政治关联程度和企业性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政治关联较弱的...
关键词:
政府补助 政治关联 财务困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玉莲
笔者以2002年~2005年获得非标审计意见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上市公司各年度银行贷款占资产总额比例以及贷款的自然对数作为银行贷款决策的替代变量,考察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民营上市公司在持续经营不确定情况下,银行贷款决策更加严格,而国有上市公司没有因此受到明显影响,但持续经营不确定的国有上市公司债务违约现象比该类民营上市公司更严重。这说明政治关系、政府干预影响了银行向国有上市公司的贷款决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游家兴 徐盼盼 陈淑敏
本文以高管变更为研究切入点,从公司治理效率的角度对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作了崭新的诠释。通过对1998~2008年我国388家被特别处理公司中842位高层管理人员变更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的政治关联越密切,因业绩低劣而被迫离职的可能性越小。换言之,高管所拥有的政治资源成为其构筑职位壕沟的资本,弱化了公司治理对高管应有的监管和约束机制。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时离职的公司未来业绩表现要明显好于两职都不变更的公司;而在两职都留任的公司,如果高管与政府关系越紧密,公司未来业绩提升的幅度越小甚至可能继续恶化。上述结果再次说明了高管所拥有的政治关联对公司而言,非但不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
政治关联 高管变更 职位壕沟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财务困境风险、资产定价效率与动量效应——来自我国科技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独立审计与银行贷款——来自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多元化经营是否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产权、财务重述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来自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对财务困境的预测效用——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经验数据
ESG表现会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效应——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内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基于财务风险的企业可持续增长分析——来自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