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9)
2023(6720)
2022(5488)
2021(5073)
2020(3977)
2019(9043)
2018(8908)
2017(16790)
2016(9260)
2015(10397)
2014(10628)
2013(10332)
2012(9491)
2011(8187)
2010(8895)
2009(8331)
2008(7988)
2007(7378)
2006(6521)
2005(6054)
作者
(25836)
(21004)
(20801)
(20271)
(13683)
(9919)
(9718)
(8157)
(8031)
(7827)
(7211)
(7173)
(6859)
(6644)
(6639)
(6375)
(6236)
(6160)
(6112)
(5998)
(5336)
(5177)
(5140)
(4992)
(4823)
(4810)
(4739)
(4720)
(4328)
(4214)
学科
(35420)
经济(35381)
管理(27468)
(24974)
(20967)
企业(20967)
方法(13856)
审计(12156)
(11198)
(10959)
中国(10872)
数学(10365)
数学方法(10254)
(9843)
业经(9662)
地方(8554)
(8195)
(8193)
银行(8178)
农业(7928)
(7757)
理论(7609)
(7513)
金融(7511)
(7362)
财务(7347)
财务管理(7273)
(7044)
企业财务(6853)
(5957)
机构
学院(127595)
大学(122893)
(47076)
经济(45812)
管理(45142)
研究(38744)
理学(37678)
理学院(37296)
管理学(36712)
管理学院(36476)
中国(33459)
(27226)
(27011)
科学(23103)
(22079)
财经(20718)
(19765)
中心(19150)
(18646)
(18202)
(17819)
研究所(16869)
(16700)
北京(16674)
师范(16527)
业大(16129)
技术(15183)
财经大学(15138)
(14678)
(14572)
基金
项目(77126)
研究(60555)
科学(59580)
基金(52995)
(45386)
国家(44951)
科学基金(38188)
社会(37085)
社会科(34960)
社会科学(34950)
(31849)
教育(29055)
基金项目(27526)
编号(26598)
(25516)
自然(23204)
成果(22729)
自然科(22534)
自然科学(22532)
自然科学基金(22109)
资助(21410)
课题(19252)
重点(17813)
(17130)
(16868)
(16661)
项目编号(16494)
(16406)
(16242)
(15056)
期刊
(59180)
经济(59180)
研究(40191)
中国(34091)
(24982)
教育(18740)
管理(17689)
学报(17562)
(17318)
科学(15710)
大学(13752)
(13732)
金融(13732)
学学(12826)
技术(11869)
农业(11487)
业经(10784)
财经(9915)
经济研究(9760)
审计(9576)
财会(9286)
(8578)
会计(8310)
问题(7508)
职业(6488)
(6363)
图书(6311)
通讯(6199)
会通(6175)
商业(5927)
共检索到20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南京分局课题组  初苏华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内部审计职能的深化,内部审计不断创新审计模式与方法。本文立足于工商银行创新开展的持续监测审计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阐述持续监测审计的内涵、特征和意义,探讨持续监测审计在增加组织价值中的途径和作用,分析持续监测审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完善持续监测审计的构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萍  
内部审计如何更好地通过增加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及实践层关注的一大课题。文章从分析制约内部审计增值服务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着眼,提出实现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目标的实现方式,最后针对性地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实务角度提出开展增值性服务活动的途径及方法,对内部审计如何增加组织价值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内审部课题组  罗育全  饶艳  
随着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其职能不断拓展,加强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趋势。内部审计如何发挥自身更大作用为组织增加价值、增加的价值如何衡量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基于央行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探究增加组织价值的实现路径。通过专家调查法、格拉布斯(Grubbs)法对评价指标权重的测量值进行合理判断,尝试构建央行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评价标准。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钱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随着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改革的推进,以及以章程建设为突破口的现代大学制度的逐步建立,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变得日益重要。内部审计作为高校治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和基石之一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高校不断曝光的各种案件已让昔日的"象牙塔"不再宁静,基建、采购、财务等领域已成为高校腐败案件频发的高风险领域,这从一个侧面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石芳  
内部审计已经进入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新时代。如何发挥内部审计价值,如何为组织增加价值,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卢俊峰  
增加组织价值是内部审计的目标,也是内部审计的落脚点和宗旨所在,直接关系内部审计在组织治理中的地位和发展。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不确定性、信息商品价值及信息搜寻理论,分析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路径及价值衡量,探讨内部审计活动边界,提出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仇海红  樊晓晶  
构建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使审计职业团体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对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审计人员坚定审计信念。核心价值观不仅作用于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而且直接作用于行为本身。构建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确立旗帜鲜明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坚定审计人员的审计信念,成为保持审计队伍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其次,构建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审计文化大繁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存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万文钢  余天京  刘文汉  邓仁杰  王劲  肖圣喜  杨爱丽  朱永明  
在吸收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的评价指标与方法,提出构建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价体系的设想;通过审计案例分析,探索研究内部审计突破传统领域,转变审计视角,多维度拓展价值增值空间的途径,对提高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永春  陈艳娇  邵尹  黄海  黄兆勇  吴雨晴  江苏省公安厅审计处课题组  
本文在对大数据、内部审计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以江苏公安审计部门为例,论述了在大数据背景下公安审计部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进一步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公安审计部门实现增值功能的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荆克晶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已经基本遍及各个研究领域,但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是对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提出的重大考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淑娟  王彦佳  施祖麟  
本文从大规模发展风能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借鉴石油和天然气的经验,提出了以租赁方式发展风能的设想,并对我国利用租赁方式发展风能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侯兴政   王福胜  
在当今世界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从营造学习氛围、塑造学习型的企业家、改革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制订制度督促学习、注重成本和质量等五个方面下功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仇明  
面对“入关”的机遇与挑战,我国企业如何在更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在未来的知识管理中,建立学习型组织十分必要。企业应依据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借鉴国际著名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经验,以及考虑自身的实际与特点来创建学习型组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姚洁  喻亮  
传统思维认为企业可以用较高的成本,为顾客创造更大的价值,或用较低的成本,创造合理的价值。本文探讨依赖于低成本的品牌经营模式、以顾客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建构价值链与掌握核心能力、差异化、开发新顾客群等方式创造高价值的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窦尔翔  何炼成  
马克思的经典理论认为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人的活劳动 ,交换不是价值增殖的源泉。在现代市场条件下 ,区域、国家、企业及个人等不同的利益主体 ,其价值增殖的途径既包含了本主体劳动者的活劳动又包括与其他经济主体的交换活动。在市场条件下既强调“源泉”又要兼顾“途径”将更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这不但在理论上有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而且可以增强经典理论对我国现存分配制度的解释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