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4)
- 2023(16028)
- 2022(13967)
- 2021(13042)
- 2020(10824)
- 2019(24535)
- 2018(24387)
- 2017(46963)
- 2016(25559)
- 2015(28319)
- 2014(27942)
- 2013(27373)
- 2012(24805)
- 2011(22308)
- 2010(22202)
- 2009(20795)
- 2008(19948)
- 2007(17444)
- 2006(15212)
- 2005(13442)
- 学科
- 济(94193)
- 经济(94051)
- 管理(77642)
- 业(72746)
- 企(61140)
- 企业(61140)
- 方法(42134)
- 数学(35806)
- 数学方法(35363)
- 财(28326)
- 农(27769)
- 中国(24900)
- 业经(23083)
- 制(22866)
- 学(21313)
- 农业(18565)
- 务(18168)
- 财务(18094)
- 财务管理(18053)
- 地方(17938)
- 理论(17189)
- 企业财务(17125)
- 贸(17012)
- 贸易(17003)
- 易(16554)
- 银(16349)
- 银行(16306)
- 环境(16043)
- 技术(15892)
- 和(15740)
- 机构
- 大学(355406)
- 学院(354389)
- 管理(140369)
- 济(137773)
- 经济(134658)
- 理学(121828)
- 理学院(120487)
- 管理学(118425)
- 管理学院(117764)
- 研究(116333)
- 中国(86387)
- 京(74818)
- 科学(71996)
- 财(66771)
- 所(57588)
- 农(57521)
- 业大(53465)
- 财经(53183)
- 中心(53063)
- 研究所(52366)
- 江(51497)
- 经(48354)
- 范(46878)
- 北京(46607)
- 师范(46432)
- 农业(44880)
- 院(42345)
- 州(41813)
- 经济学(41241)
- 财经大学(39711)
- 基金
- 项目(245324)
- 科学(193491)
- 研究(181110)
- 基金(178422)
- 家(155255)
- 国家(153982)
- 科学基金(132663)
- 社会(114041)
- 社会科(107950)
- 社会科学(107925)
- 省(95557)
- 基金项目(94646)
- 自然(86099)
- 自然科(84069)
- 自然科学(84050)
- 教育(83325)
- 自然科学基金(82541)
- 划(80383)
- 编号(74745)
- 资助(72379)
- 成果(60952)
- 重点(54656)
- 部(54144)
- 发(51467)
- 创(51420)
- 课题(50634)
- 制(47954)
- 创新(47923)
- 国家社会(46832)
- 教育部(46777)
- 期刊
- 济(150735)
- 经济(150735)
- 研究(103768)
- 中国(68058)
- 学报(56821)
- 农(52804)
- 财(52021)
- 科学(51696)
- 管理(50939)
- 大学(43297)
- 教育(41341)
- 学学(40732)
- 农业(36127)
- 融(30551)
- 金融(30551)
- 技术(29596)
- 财经(25770)
- 业经(25736)
- 经济研究(23796)
- 经(21990)
- 问题(19306)
- 图书(18366)
- 业(17947)
- 版(17266)
- 理论(17261)
- 科技(17099)
- 技术经济(15992)
- 实践(15822)
- 践(15822)
- 现代(15813)
共检索到512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钱金芳 王之澜
持续的用户生成内容是平台获取竞争优势和实现长期发展的基础。现有文献多采用因素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而对多重因素“如何”系统地发挥作用、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这一过程性问题尚不清晰。本文基于可供性—实现理论视角,通过对B i l i b i l i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的A IGA模型,揭示了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的过程。研究发现:内容平台为内容生成提供信息可供性和社交可供性(A),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在两种可供性的基础上进行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I),平台企业设计包括用户筛选、内容生产者激励、内容生产者教育、内容消费者自监管及活动组织等治理机制(G),它们被用来促进互动过程,最终内容生产者获取经济资源、机会资源、社会声誉、情感依恋,两类可供性实现结果协同作用,共同促进内容平台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A)。这一研究有助于完善用户生成内容理论体系,并推动持续用户生成内容理论研究从因素观向过程观发展,对内容平台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持续用户生成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同时,本文将可供性实现过程研究从单一的技术使用者视角,拓展至技术使用者和技术提供者双重视角,对可供性实现理论形成有益补充。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秦芬 李扬
用户生成内容指用户在社交媒体、电商网站、在线问答社区等平台上发表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内容。用户生成内容对消费者决策、平台定位等都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平台面临用户生成内容不足或贡献不大的局面,为了激励用户创造内容,平台或企业采用了多种激励方式,各激励方式的效果成为学术界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本文对现有的用户生成内容激励机制文献进行了梳理,首先概述了用户生成内容的概念及分类;然后从经济激励、非经济激励和联合激励三个维度对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影响激励效果的因素及各种激励方式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从经济激励形式的拓展、引入惩罚机制和多平台联合激励等角度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希望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新思路,并帮助企业和平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
关键词:
用户生成内容 社交媒体 激励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毕达宇 张苗苗 熊青
[目的/意义]用户投入真情实感所撰写的评论更加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探究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机制,为提高用户生成内容质量提供新的理论思路,对从信息源视角实现用户评论信息与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管理具有借鉴指导意义。[方法/过程]结合依恋理论、用户生成理论等相关理论研究,以用户依恋作为内驱动力,探讨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动力来源与动力结构,分析依恋对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驱动方式、驱动过程以及影响用户生成在线评论信息的依恋驱动因素。[结果/结论]认为用户表达自我、实现自我、愉悦自我是生成在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浩伟 汪璠 王秉琰
[目的/意义]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革。以往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主的信息空间开始逐渐被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所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文章旨在从主题视角比较AIGC与UGC,揭示两者在内容与结构特征上的差异,并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提供创新参考。[方法/过程]收集了金融、法律、医疗和开放问答4个领域的多个在线平台上的问题和用户回答,并借助gpt-turbo-3.5模型生成每个问题的人工智能回答,最终构建了包含65260条问答数据的语料集,并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分别对AIGC与UGC进行主题提取,并从主题间关系、主题与文档关系以及主题与主题词关系3个角度对两者进行综合对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AIGC和UGC在主题分布、主题内文档一致性和主题词权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规律,并为AIGC的治理策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介绍用户生成内容的定义及特征,并根据用户参与和贡献程度将其划分为核心贡献者、参与和协作者、潜水者等三类。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扎根理论方法、荟萃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5种用户生成内容动因的研究方法,并将动因分成社会驱动、技术驱动、个体驱动3个维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1个调节集。在此基础上,笔者构建了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整合模型,并根据上述3个维度建立用户生成行为动因的实证模型,且基于实证模型提出了14种假设,便于今后的继续研究。表2。图2。参考文献2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柳瑶 郎宇洁 李凌
在文献分析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提取可能影响微博用户生成内容的三个层面的动机并建立模型,使用SPSS对数据样本预处理后,利用结构方程软件LISREL进行模型测量和模型构建及修正,验证相关假设,重构微博用户生成内容动机模型。为揭示微博用户生成内容行为的内在驱动规律、监控网络舆情、帮助服务商开发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和服务、引导微博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厚永 施靖娴 张蒙
“双创”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平台化转型以满足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断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创业。然而国内的可持续创业研究不足以支撑甚至落后于可持续创业的实践,因此本文基于注意力视角,选取盛隆群体老板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决策环境影响下企业通过平台赋能及管控进行平台化转型进而对可持续创业产生影响的关系模型。研究主要发现:受到内外部决策环境的影响,企业在平台化转型过程中会将注意力放到赋能及管控这两种协同互动的行为上,以确保创业平台构建与运行的良性发展;创业平台在赋能与管控的过程中使得资源、规则、社会关系等环境发生了变化,利益相关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创业平台将注意力配置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平衡上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创业。本研究对于平台化转型中赋能与管控行为及可持续创业的实现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陶厚永 施靖娴 张蒙
“双创”及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传统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平台化转型以满足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不断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可持续创业。然而国内的可持续创业研究不足以支撑甚至落后于可持续创业的实践,因此本文基于注意力视角,选取盛隆群体老板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决策环境影响下企业通过平台赋能及管控进行平台化转型进而对可持续创业产生影响的关系模型。研究主要发现:受到内外部决策环境的影响,企业在平台化转型过程中会将注意力放到赋能及管控这两种协同互动的行为上,以确保创业平台构建与运行的良性发展;创业平台在赋能与管控的过程中使得资源、规则、社会关系等环境发生了变化,利益相关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创业平台将注意力配置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平衡上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创业。本研究对于平台化转型中赋能与管控行为及可持续创业的实现都有着丰富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汪强兵 章成志
【目的】开发移动端的文献阅读系统,通过利用在移动端的用户手势行为数据及手势行为对应的内容,挖掘用户兴趣,构建用户兴趣画像。【应用背景】融合内容与用户行为的用户画像构建系统能够挖掘用户在阅读文献时的兴趣,并进行用户画像构建。【方法】以移动平台下的Web阅读系统为工具,通过收集用户在移动设备上浏览文献产生的用户手势行为(单击、双击、滑动、拖动、放大/缩小等)数据以及与用户手势行为相对应的文本内容,结合对应文本内容的浏览时间构建用户模型。【结果】用户在使用文献阅读系统时可以发现自己在阅读文献过程中的阅读兴趣,进
关键词:
手势行为 移动设备 文本挖掘 用户建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宁 姚青
[目的/意义]以Bilibili网站的弹幕与评论为研究对象,探究多元主题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与评论信息交互特征,具体包括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方法/过程]获取Bilibili网站中的科技、数码、生活三种栏目下9个热门视频的弹幕和评论信息,并对其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Dunnett T3检验以及可视化图示,分析不同场景下用户弹幕与评论在使用行为、情感倾向以及时间分布上的差异性。[结果/结论](1)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使用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数码类、科技类、生活类,而评论使用率不具有显著差异。(2)多元场景下用户的弹幕情感和评论情感倾向均具有显著差异,且弹幕情感总体呈现积极性、评论情感整体呈现中性。(3)多元场景下的用户弹幕/评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前期评论数量与弹幕数量的变化曲线幅度一致且上午的评论数量高于弹幕数量,后期评论数量到达峰值后,弹幕数量持续增高时而评论数量开始下降。相关研究结论能够为弹幕视频内容制作、信息组织以及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隽柏 吴国平 张童 谢明伟 王若佳 杜松星 郭凤英
[目的/意义]分析在线医疗场景中AIGC语言内容,为医生利用AIGC回复患者问题和患者自助问诊提供决策支持,为在线医疗平台有效利用AIGC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方法/过程]收集在线医疗平台内1264条医患对话数据,将患者咨询问题输入ChatGPT中生成回复文本,分析医生真实回复和AIGC生成回复在语篇、词汇、语义、情感的异同;采用TF-IDF模型进行文本相似性分析,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语义相似性分析,采用xmnlp工具包进行情感分析,采用BERTopic模型进行主题差异分析。[结果/结论]AIGC与医生真实回复内容语篇整体文本相似度与语义相似度均值分别为0.09与0.81,情感态度得分中位数分别为0.48和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GC与医生真实回复内容主题间存在空间、层次及相似度差异,主题内存在内容和表征效力差异。结果表明,AIGC具备一定语言理解和情景推理能力,能为在线医疗情境下的医生和患者提供一定决策支持,但在语言表达上的准确性、连贯性、可读性等方面仍需改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李慧
案例教学因其形象生动而广受学生喜欢。然而传统案例教学却存在案例选择难、难以扮演主角等局限,从而应用范围有限。生成性案例教学能够克服这些不足,特别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要点是案例并非既定,而是在发现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生成的,是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三者要求的有机融合,不仅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科研分离等老大难问题,而且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成为大学创新教学的有效实践形式。这种新型案例教学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黎邦群
文章针对当前图书馆OPAC网站的用户生成内容缺少优化而影响检索体验的现状,进行用户生成内容优化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策略的研究。通过探讨用户生成内容优化的用户、质量及价值等影响因素,研究用户培养、质量控制及价值挖掘等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影响用户的积极性、产生纠纷风险及加重工作人员负担等方面对优化的负面效果及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就用户生成内容的优化给出了合适的建议,呼吁图书馆重视优化工作,以期提高OPAC用户生成内容的质量,提升用户的检索体验,维护图书馆的良好形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宇翔 朱庆华
近几年随着Web2.0理念与相关技术的发展,视频类用户生成内容数量激增,影响日增,然而其整体的质量问题却有待改善。目前关于Web2.0环境下视频类用户生成内容质量测评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在相关研究综述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基于学术和实用的视角,提出一套多层次、多维度、多方法的质量测评框架,并就该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及亟待突破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周翔
2016年至2020年期间“直播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大量个人、企业和组织积极进入“直播电商”这一新兴创业生态中。探索多元化主体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机会共创,是揭示“直播电商”领域创业动态的关键,也是理解“直播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视角,以MCN机构为主要分析对象,归纳“直播电商”情境下数字机会共创模式和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可供性分为真实可供性(包括物理、功能两个维度)和感知可供性(包括知觉、认知两个为维度),分别影响机会集构建和机会共创阶段。(2)机会集构建阶段,以物理和功能可供性为基础,新兴MCN机构及相关参与者通过试验性机制,构建了“私域流量型机会集”,既有MCN机构及相关参与者通过组合性机制,构建了“公域流量型机会集”。(3)机会共创阶段,新兴MCN机构利用知觉可供性共享形成大规模可视和超长持续性效应,将私域流量型机会集转化成新兴组织间的机会共创模式。既有MCN机构利用认知可供性共享形成矩阵化编辑和大数据联结效应,将公域流量型机会集转化成既有机构间的机会共创模式。研究归纳了数字可供性的基本内涵、机制和效应,进而构建“数字可供性-数字机会集-数字机会共创”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出两种数字机会共创模式,丰富了数字创业、机会共创以及数字可供性的内容,为揭示直播经济的发展动力提供理论启示,对现有直播领域各类参与者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