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
2023(2206)
2022(1687)
2021(1645)
2020(1264)
2019(2903)
2018(2876)
2017(5267)
2016(2997)
2015(3403)
2014(3387)
2013(3520)
2012(3310)
2011(3228)
2010(3392)
2009(3176)
2008(3136)
2007(2751)
2006(2728)
2005(2384)
作者
(9956)
(8630)
(8208)
(7770)
(5385)
(4192)
(3821)
(3455)
(3207)
(3062)
(3007)
(3004)
(2935)
(2913)
(2639)
(2510)
(2505)
(2455)
(2386)
(2319)
(2120)
(2097)
(1986)
(1954)
(1909)
(1865)
(1821)
(1820)
(1798)
(1711)
学科
(12160)
经济(12147)
管理(10210)
资源(6893)
(6671)
土地(5200)
(4953)
环境(4743)
(4634)
企业(4634)
(4501)
(4034)
中国(3686)
农业(3685)
(3647)
地方(3647)
方法(3443)
业经(2885)
生态(2770)
数学(2555)
数学方法(2530)
人事(2366)
人事管理(2366)
经济学(2321)
(2277)
(2267)
问题(2224)
发展(2139)
(2131)
(2123)
机构
学院(45130)
大学(44904)
研究(18184)
管理(17204)
(15922)
经济(15417)
中国(14712)
理学(14047)
理学院(13876)
管理学(13638)
管理学院(13569)
科学(13083)
(11098)
(11025)
(10090)
研究所(9284)
业大(8645)
农业(8639)
中心(8353)
(7608)
(7568)
北京(7219)
(7016)
(6983)
师范(6977)
资源(6860)
(6707)
科学院(6689)
(6104)
师范大学(5669)
基金
项目(31344)
科学(24105)
基金(22341)
研究(21657)
(20745)
国家(20596)
科学基金(16781)
社会(13158)
社会科(12405)
社会科学(12397)
基金项目(11992)
(11896)
自然(11634)
自然科(11067)
自然科学(11061)
自然科学基金(10869)
(10192)
编号(9259)
教育(8939)
资助(8816)
(7433)
成果(7284)
重点(7232)
(6800)
计划(5952)
课题(5952)
科研(5741)
科技(5688)
国家社会(5672)
(5644)
期刊
(20506)
经济(20506)
中国(14894)
研究(10639)
(9704)
学报(9122)
科学(9119)
资源(7891)
农业(6759)
大学(5794)
管理(5396)
学学(5309)
(5173)
图书(4691)
(4159)
教育(3859)
业经(3739)
书馆(3553)
图书馆(3553)
问题(2924)
技术(2837)
中国人(2741)
国人(2741)
(2720)
金融(2720)
国土(2697)
林业(2683)
(2653)
环境(2615)
土地(2417)
共检索到73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耕地保护是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战略性的根本性问题,其关系十几亿人的口粮安全,是“国之大者”。围绕耕地保护,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用实际行动守住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把饭碗牢牢端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然而,我国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差,要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1/5的人口,加上耕地的高强度利用、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耕地布局的变化以及未来建设占用等问题,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毛春晖  
湖南省石门县是个"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庄园"的山区县,其耕地资源十分匮乏。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全县可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势在必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栾敬东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理应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特征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司振中  李貌  邱维理  郧文聚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蒙吉军  傅在毅  
通过论述我国耕地态势及实现持续利用的意义,分析耕地损失和退化的各种类型,探讨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我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晓华,杨秀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殷卫平  
切实保护耕地国家土地管理局综合计划处处长殷卫平实现总量控制,切实保护耕地是"全国土地利用九五计划"的首要任务。为实现"九五"期间和2010年耕地保护的目标,保证"九五"期末全国粮食总产达到4500─5000亿公斤,土地利用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雨濛  吴娟  张安录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且其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然呈惯性下降。耕地的减少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也引发了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三农"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对土地的需求增加,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消费升级、基本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偏差有关。提出要充分利用补偿机制,真正实现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并对耕地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功能、补偿标准及实施办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粮食安全、粮食危机一直是热门话题。当前,受反常气候、国际形势等影响,全球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世界粮食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在加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障国家安全。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是稳定粮食产量乃至增产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且通过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用实际行动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中低产田占比高、优质耕地流失、种粮收益下降、粮食供求紧平衡等现状仍未彻底改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铃  
时下,刺激内需成为经济热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扩大投资是刺激内需的一种最容易见效的方式,也是各级政府最乐于采用的方式。但扩大投资容易提高当地的“产值”,也很容易造成扩大占用土地的结果。我国去年在“耕地冻结”期间还减少耕地392万亩,那么,今年各级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应中,毕于运,杨瑞珍,梁佩谦  
本文论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状况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是“总体变好,局部变坏”,耕地数量的锐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博  
耕地资源安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总体上二者呈现正相关性。一方面耕地资源对粮食安全起着根本性的保障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粮食安全对耕地资源具有反作用,当粮食供给不足时耕地资源的各种压力增大,出现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资源进入非安全状态。耕地资源和粮食安全的耦合主要表现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晓黎  
要实现国务院提出的18亿亩耕地底线保护的目标,必须要有具体的配套保护政策,其中首要的是城市化和工业化中的耕地占用问题如何解决。我国东部地区面临的土地指标紧缺问题,与其说是指标的增量问题,倒不如说是土地占用的存量调整问题。如果国家能够在土地政策上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则耕地保护目标有希望实现。中国应向西部布局城市和工业建设用地,应提出在中国西部建立若干个"洛杉矶"的战略性大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