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6)
- 2023(6907)
- 2022(5723)
- 2021(5535)
- 2020(4471)
- 2019(9877)
- 2018(9790)
- 2017(17670)
- 2016(9520)
- 2015(10690)
- 2014(9964)
- 2013(9730)
- 2012(8704)
- 2011(7787)
- 2010(8184)
- 2009(7619)
- 2008(7762)
- 2007(7542)
- 2006(6768)
- 2005(5891)
- 学科
- 管理(44557)
- 业(38508)
- 企(36294)
- 企业(36294)
- 济(29316)
- 经济(29287)
- 技术(15127)
- 财(12413)
- 技术管理(11860)
- 方法(10142)
- 中国(9976)
- 业经(9922)
- 制(8723)
- 农(8678)
- 务(8660)
- 财务(8636)
- 财务管理(8613)
- 划(8221)
- 企业财务(8172)
- 理论(7787)
- 策(7479)
- 银(7386)
- 银行(7381)
- 行(6939)
- 数学(6887)
- 数学方法(6806)
- 地方(6771)
- 和(6395)
- 学(6349)
- 经营(6247)
- 机构
- 学院(124412)
- 大学(121309)
- 管理(54341)
- 济(46491)
- 经济(45180)
- 理学(44168)
- 理学院(43679)
- 管理学(43205)
- 管理学院(42929)
- 研究(38287)
- 中国(33619)
- 京(26488)
- 财(25380)
- 科学(23045)
- 江(21515)
- 中心(19295)
- 所(18364)
- 财经(17950)
- 州(17349)
- 农(16754)
- 北京(16742)
- 研究所(16258)
- 业大(16230)
- 经(16145)
- 范(15583)
- 师范(15465)
- 技术(14710)
- 省(14564)
- 院(14373)
- 商学(14155)
- 基金
- 项目(78945)
- 科学(63464)
- 研究(61047)
- 基金(55498)
- 家(47538)
- 国家(47085)
- 科学基金(42021)
- 社会(38238)
- 社会科(36292)
- 社会科学(36279)
- 省(33455)
- 基金项目(29836)
- 教育(28181)
- 划(26779)
- 自然(26505)
- 自然科(25851)
- 自然科学(25845)
- 自然科学基金(25420)
- 编号(25249)
- 创(22918)
- 成果(20505)
- 资助(20373)
- 创新(20261)
- 课题(18213)
- 重点(17524)
- 发(16756)
- 部(16265)
- 项目编号(15915)
- 业(15725)
- 制(15692)
共检索到20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粮食安全、粮食危机一直是热门话题。当前,受反常气候、国际形势等影响,全球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世界粮食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在加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一定程度上就是保障国家安全。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是稳定粮食产量乃至增产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且通过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用实际行动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中低产田占比高、优质耕地流失、种粮收益下降、粮食供求紧平衡等现状仍未彻底改变。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保护耕地 粮食产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高艳梅 李景刚
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不仅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和耕地质量下降,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也是引起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关键词:
耕地保护 产权 区域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漆信贤 张志宏 黄贤金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进,结合新时代耕地保护所面临的美好生活高要求、贸易争端复杂性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揭示中国耕地保护在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全球耕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研究结论: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短缺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耕地资源要素对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格局优化统筹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新空间;以耕地生态健康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以海外耕地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随臣 谭丽萍 樊笑英
本文根据"耕地保护监管政策和机制专题"调研情况及相关研究,结合当前实际,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2007年6月,成都市被批准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耕地保护基金,探索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和契约式管理新机制,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实现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稳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锦江分局通过改革和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构建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使各种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得以釜底抽薪。2009年9月,锦江区在成都市被抽查的10个区(市)县"2008年度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中,唯一一个受到了国家土地督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艳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实施跨地区补充耕地占补平衡,这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创新,也是在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生态保护压力日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叶艳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保护,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实施跨地区补充耕地占补平衡,这是对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创新,也是在耕地后备资源持续减少、生态保护压力日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钟太洋 张兴榆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共同责任 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沈子梁
耕地保护成了专业咨询评价准则之一近年来,做为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的一员,本人先后赴七个省市、参加了近二十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用地论证。论证的目的就是,在保证产能和安全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柯新利
<正>核心提示本文总结了当前耕地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新要求,并结合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在权衡粮食与生态“双安全”的耕地空间优化布局、面向“大食物观”需求的耕地用途管制、面向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耕地集中连片经营、面向绿色发展需求的耕地可持续集约利用,以及面向城乡发展需求的大城市郊区耕地多功能利用等五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乔陆印
中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与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耕地持续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的问题日益严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中国耕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全面评判耕地资源新价值,形成耕地保护新认知,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保护政策与措施。本文对耕地的要素构成及功能价值进行了评判与分析,解析了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综合耕地的属性、价值、保护导向,形成了耕地资源"432"认知范式。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确立"全要素"耕地保护体系,创新形成耕地保护价值补偿制度,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中央政府应加快制定耕地有效保护激励政策,创新管控机制和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对地方耕地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改革现有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稳定提高对农民保护耕地经济补偿与资产权利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立辉
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较为接近的资源禀赋结构,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资源拥有量等。在极为稀缺的耕地资源要素约束下,日本农业实现了集约、高效发展。这个过程中,日本完善的土地法律体系、灵活的土地管理手段、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的土地管理政策等一整套土地管理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基于类似的人地关系背景下的日本土地制度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龚悟云
益阳市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该市通过建立“黄橙红三色预警机制”、打造行政执法四种模式等,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动全市耕地保护各项工作提档升级。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创新工作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