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8)
- 2023(6864)
- 2022(5643)
- 2021(5462)
- 2020(4294)
- 2019(9903)
- 2018(10085)
- 2017(18615)
- 2016(10325)
- 2015(11073)
- 2014(11078)
- 2013(11238)
- 2012(10061)
- 2011(9342)
- 2010(9758)
- 2009(9105)
- 2008(8955)
- 2007(7786)
- 2006(7555)
- 2005(6723)
- 学科
- 农(48421)
- 济(43625)
- 经济(43569)
- 业(36606)
- 农业(32354)
- 管理(19348)
- 业经(17383)
- 制(14136)
- 中国(13264)
- 企(12647)
- 企业(12647)
- 农业经济(12369)
- 地方(12083)
- 发(11315)
- 方法(10728)
- 体(9944)
- 发展(9897)
- 展(9880)
- 村(9492)
- 数学(9484)
- 农村(9473)
- 服务(9396)
- 数学方法(9394)
- 工作(8595)
- 财(8156)
- 银(8113)
- 银行(8110)
- 贸(8089)
- 贸易(8083)
- 行(7921)
- 机构
- 学院(138098)
- 大学(132416)
- 济(60249)
- 经济(58854)
- 管理(52682)
- 研究(50576)
- 农(45046)
- 理学(44565)
- 理学院(44157)
- 管理学(43573)
- 管理学院(43316)
- 中国(42374)
- 农业(33525)
- 科学(29207)
- 京(28184)
- 财(26828)
- 业大(26559)
- 所(25452)
- 中心(24708)
- 江(23516)
- 研究所(22665)
- 农业大学(20182)
- 范(19588)
- 师范(19458)
- 财经(19168)
- 省(19012)
- 州(18189)
- 北京(17508)
- 发(17498)
- 经(17392)
- 基金
- 项目(88954)
- 研究(71298)
- 科学(69666)
- 基金(62484)
- 家(53774)
- 国家(53143)
- 社会(46199)
- 科学基金(44931)
- 社会科(43133)
- 社会科学(43118)
- 省(36591)
- 基金项目(33364)
- 编号(32214)
- 教育(30297)
- 划(28818)
- 农(27513)
- 成果(26444)
- 自然(25438)
- 自然科(24781)
- 自然科学(24778)
- 自然科学基金(24334)
- 资助(23321)
- 发(21817)
- 课题(20959)
- 部(19770)
- 重点(19479)
- 制(19035)
- 国家社会(19013)
- 性(18697)
- 发展(18473)
共检索到230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子扶
本文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中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风险承担、经营方式、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结构、规范发展的目标方向,同时,阐述了实现这些目标应该改革和完善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措施,提出了通过全面、持续、深入的改革、完善,使农村信用社能够真正适应市场,契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释放出更多改革"红利",服务"三农",做出贡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发展 服务“三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邱健 何霁
随着全国性大型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告一段落,地方性金融机构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简称农信社)改革则相对滞后,成为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薄弱环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义达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方秀丽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是与支农和服务"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服务"三农"作用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服务"三农"之间的关系及发展现状,并对农村信用社的下一步改革和服务"三农"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涂竞 孟建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决策,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渠道,理应发挥生力军的作用。但是,现实中农村信用社围绕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目标面临着历史和现实、内部和外部等多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它们大大地限制着农村信用社对“三农”支持、服务效用。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农信社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关键词:
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超
信用社最新一轮改革序幕自2003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方案》之日起正式拉开,短短几年,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石,按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对信用社所有权关系进一步理顺;以"省联社"等模式落实省政府负责职能,实现区域内分散、孤立的信用社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整合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富彦
一、有利于发挥信用社的“三性”。信用站代办员(简称:信用员)的产生,其本身就体现了信用社在组织方面的群众性。因为,信用员是农民群众自己推荐的政治可靠、办事公道、信用好、威信高的群众代表,他们参与信用社的经营是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的最好体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莉 罗新刚
服务"三农"既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根本条件。但是,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受利益驱使,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农村资金越来越多地流向城市地区,支农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农村信用社近几年的支农状况,深入分析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为更好发挥其支农服务功能、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产权模式 支农服务 改革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小苹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不容回避的巨大挑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区域协调发展,影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甚至会使整个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十一五”规划《建议》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裘有祟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经过近十年改革,取得很大发展。但其深层次体制问题,仍未解决,因而出现许多矛盾。只有深化信用社改革,理顺行社关系,恢复合作制,健全内部机制和完善外部条件,才能使信用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五十年代,我国合作制的信用社建立在小乡,一般三、五百户左右规模,几经风雨变迁,目前的信用社基本单位——乡信用社,已达几千户规模,乡以下信用分社、信用站,为乡社的派出机构,信用社的性质大都已衍化为职工集体管理的金融组织。在农业银行领导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因地制宜、加速推进──对浙江嘉兴、湖州农村信用社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分行金融研究所不久前,我们调查了嘉兴市与湖州市的农村信用社情况,结果表明,现行信用社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着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与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加速改革,同时,各地农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蔡则祥
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存在诸多缺陷 ;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 ,同时 ,也脱离了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因此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 ,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 ,因地制宜 ,不搞“一刀切”。从发展趋势看 ,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 (或农村商业银行 )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合作制 制度安排 股份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圣道
我国目前全面推开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带有明显的“路径信赖”痕迹。但任何制度变迁都具有进程的渐进性和历史的逻辑性,如果违背这一规律,就会引起混乱。我国目前推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及出台的一些措施,是受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金融体制的制度环境和农民素质及组织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所致。要克服路径依赖就应优化外部环境,并增大制度创新供给。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