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1)
2023(3145)
2022(2637)
2021(2390)
2020(2007)
2019(4496)
2018(4279)
2017(8439)
2016(4679)
2015(4888)
2014(5024)
2013(5134)
2012(4755)
2011(4352)
2010(4371)
2009(3971)
2008(3979)
2007(3605)
2006(3100)
2005(2984)
作者
(14629)
(12409)
(12099)
(11717)
(7908)
(6031)
(5474)
(4725)
(4634)
(4512)
(4311)
(4165)
(4072)
(3986)
(3979)
(3747)
(3638)
(3621)
(3588)
(3441)
(3119)
(3042)
(2960)
(2921)
(2773)
(2769)
(2710)
(2703)
(2577)
(2512)
学科
(18937)
经济(18915)
(14491)
管理(13507)
(11601)
企业(11601)
方法(9069)
数学(7867)
数学方法(7767)
(6074)
(5171)
(5086)
中国(5027)
(4308)
(3935)
财务(3931)
财务管理(3922)
企业财务(3835)
(3825)
业经(3820)
银行(3817)
技术(3660)
(3657)
(3584)
金融(3584)
农业(3563)
地方(3334)
理论(3187)
(3172)
贸易(3169)
机构
大学(69124)
学院(68555)
(27752)
经济(27113)
研究(25047)
管理(24613)
理学(21288)
理学院(21013)
管理学(20584)
管理学院(20456)
中国(18725)
科学(16407)
(14753)
(14151)
(14117)
(13295)
研究所(12206)
财经(11373)
业大(11372)
农业(11288)
中心(11173)
(10443)
(10436)
北京(9089)
经济学(9049)
(8993)
(8807)
财经大学(8685)
师范(8678)
(8352)
基金
项目(47397)
科学(37659)
基金(35887)
(32639)
国家(32414)
研究(31540)
科学基金(27401)
社会(20775)
社会科(19777)
社会科学(19768)
自然(18858)
基金项目(18749)
自然科(18489)
自然科学(18483)
自然科学基金(18178)
(18003)
(15529)
资助(14988)
教育(14666)
编号(11306)
重点(10980)
(10716)
(10047)
(9877)
(9715)
科研(9341)
计划(9275)
成果(9215)
创新(9133)
国家社会(9102)
期刊
(29383)
经济(29383)
研究(20006)
中国(14586)
学报(14042)
(12554)
科学(12091)
(11163)
大学(10214)
学学(9827)
管理(9288)
农业(8358)
(7487)
金融(7487)
教育(6740)
财经(5975)
经济研究(5145)
(5128)
技术(4941)
(4634)
业经(4276)
问题(3986)
(3729)
业大(3643)
资源(3538)
技术经济(3257)
科技(3238)
统计(3112)
(3059)
农业大学(2995)
共检索到101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新  
一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持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不能单靠增加投资,而必须进一步扩大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未来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仍然在于居民消费需求增长,这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必须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消费环境。一要加快发展服务消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乃学  
自从1998年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涨工资、放长假等形式不断扩大内需,保持了国民经济每年增长7%以上的良好局面。但也应该看到,在经济运行中,需求不可能离开供给而独立存在,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没有供给,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没有需求,供给就不能得到实现。只有供给和需求互相促进、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经过持续扩大内需以后,必须加快改善供给,否则就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内需外购”情况。而且,如果供给质量不改善,那么越是扩大需求,就越是保护和掩盖了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民书  
解决市场疲软,通常是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当需求不足部分原因是由于消费结构调整和无效供给造成的时候,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就应考虑从供给入手,通过刺激企业增加技术改造和生产结构调整的投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减少无效供给,达到供给与需求的良好互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元华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商品市场呈现出需求低迷状况,摆脱这一现状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开拓农村市场:一是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的社会流通体系;二要研究和开发对农村适销对路的产品;三要夯实和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四要维护农村居民的消费权益并提高对农村消费群体的服务质量;五要扶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增产增收提高购买力;六要以明确而科学的消费政策和消费观念引导消费合理增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顾纪瑞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如果消费需求上不去,投资也难于发挥效应。”朱钅容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在扩大投资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当前,扩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嘉文  
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通过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减税政策都是政府刺激消费、扩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明清  高文亮  
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在于以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形成要素为调控对象,以各形成要素的影响效应为制定调控政策的依据。基于假定条件的理论推导表明,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大小是其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素效应的实证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了居民消费总需求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及居民消费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费总需求的增长,因而,我国长期以来以国民收入增长为导向的扩大内需政策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春丽  
一、外需增长过快是内需率持续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关系可以分为3个阶段。1978年~1989年为外需不足阶段,年均净出口率为-0.6%;1981年、1982年、1983年、1987年出现小额顺差;其他年份均为逆差,外需总体不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京同  张斌  
解决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长期疲软的态势,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理论分析表明,在居民消费结构随收入增加快速升级的情况下,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会抑制居民消费增长。通过构建2002—2018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指数发现,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呈升级趋势,且在2014年以后升级趋势加速。消费升级的程度与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供给结构无法随升级的需求结构及时调整抑制了居民消费增长。故而供给结构调整迟缓导致的有效供给不足,已成为新时期抑制我国居民消费合理增长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供给结构调整依赖于投资流量的持续优化,因此,扩大有效投资是提升有效供给的关键动力,也是扩大内需的既有内容。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弱化投资趋同可以显著缓解消费升级引起的有效供给不足。提升政策调控的科学预期性、增强投资的有效性,有利于扩大内需战略的实现。
[期刊] 征信  [作者] 薛永洁  
对征信体系与消费需求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拉动消费需求是有效的。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失信惩戒机制缺乏等。应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健全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建立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征信效能宣传,发挥征信体系对消费信贷的作用力,快速建立信用产品的需求市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征信体系对内需扩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内需不足是当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产生有经济环境、体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消费市场的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欺骗性消费、强制性消费、伤害性消费等现象的存在,使居民产生了消费恐惧症或消费厌恶症,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心理。因此,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消费市场,确保消费安全,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梅  黄健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成为解决"内需"问题的良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能根治经济中内需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处地位的分析,得出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来自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如何 ,取决于投资乘数的大小 ,而投资乘数又与居民消费倾向有直接关系。 1 998年以来政府为扩大内需而采取的以扩大投资为重点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消费倾向降低从而使投资乘数变小所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建原  罗永明  
一、投资与扩大消费的关系 根据经济学原理,降低银行利率是可以扩大投资和提高消费需求的。但经济学提出这个“定理”,是将居民储蓄目的建立追求利率回报上,如果居民储蓄目的不是获利,则降低利率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就基本不起作用。根据近年来多次居民储蓄意愿调查,说明我国居民储蓄目的,获利性愿望所占比例很小。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供给主体,其扩大投资的最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