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
2023(112)
2022(70)
2021(66)
2020(53)
2019(120)
2018(115)
2017(268)
2016(167)
2015(161)
2014(135)
2013(144)
2012(147)
2011(137)
2010(115)
2009(120)
2008(103)
2007(97)
2006(94)
2005(82)
作者
(403)
(371)
(370)
(349)
(207)
(161)
(150)
(145)
(145)
(136)
(134)
(124)
(124)
(114)
(113)
(106)
(100)
(99)
(92)
(89)
(86)
(83)
(79)
(77)
(73)
(73)
(73)
(71)
(70)
(67)
学科
管理(626)
(358)
(353)
经济(352)
(281)
土地(277)
资源(274)
生产(269)
行业(245)
行业管理(245)
(238)
(234)
耕地(234)
农业(213)
业经(143)
产品(125)
(123)
方法(116)
(115)
企业(115)
农产(104)
农产品(104)
(103)
市场(99)
数学(99)
数学方法(99)
价格(96)
计划(95)
产品价格(93)
(93)
机构
学院(1996)
大学(1847)
(877)
经济(869)
(823)
管理(794)
研究(790)
理学(692)
理学院(685)
管理学(669)
管理学院(665)
农业(658)
中国(656)
业大(523)
科学(481)
(440)
农业大学(408)
(408)
(389)
研究所(378)
中心(374)
(333)
(332)
财经(301)
经济管理(290)
(285)
科学院(283)
(271)
(268)
(264)
基金
项目(1487)
科学(1183)
基金(1101)
研究(1068)
(1038)
国家(1034)
科学基金(866)
社会(693)
社会科(656)
社会科学(656)
基金项目(624)
(586)
自然(575)
自然科(557)
自然科学(556)
自然科学基金(548)
(482)
编号(460)
教育(453)
(406)
资助(394)
(366)
(345)
重点(339)
安全(337)
成果(328)
国家社会(313)
课题(308)
(291)
(287)
期刊
(1021)
经济(1021)
(817)
农业(606)
中国(554)
研究(385)
科学(368)
学报(357)
(327)
大学(267)
学学(266)
管理(263)
业经(236)
(214)
资源(209)
世界(178)
技术(177)
农业经济(163)
问题(156)
农村(152)
(152)
(141)
农村经济(139)
业大(136)
农业大学(133)
经济问题(125)
现代(116)
社会(114)
中国农业(113)
经济研究(112)
共检索到2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正>农业是社会发展的根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并通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保障了自身的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同时,还要求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卫东  杜志雄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涉及面广,但耕地和种子是“两个要害”。本文基于保障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视角,阐释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的重要性,分析粮食安全下耕地保护和种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筑牢农业强国的基础。目前,夯实粮食安全的“耕地”根基面临耕地总量少、优质耕地占比低,耕地基础地力退化趋势难扭转、质量仍趋下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遏制,以及可动员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等现实问题;夯实粮食安全“种子”根基面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足,育种创新能力不强,种业企业“山多峰少”和研发投入不足,种业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等现实问题。由此,抓住耕地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守耕地红线、提等升级耕地质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合理有序开发后备耕地资源。抓住种子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掌控核心种源、攥牢当家品种,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艺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近年来,云南省永胜县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贵林  
完善储备调节制度强化粮食安全体系国家粮食储备局王贵林粮食流通体制要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和调整,最终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化,即主要依靠市场形成粮食价格,调节供需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为了实现这个转变,中...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正山  
一些学者认为,粮食产量低于一定的数量,就意味着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或者存在粮食危机;播种面积低于一定的数量,意味着中国出现了粮食安全问题。但本文认为,建国以来的数次粮食价格上涨,与耕地面积没有直接关系。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价格、政策、投入等因素,而非耕地面积。不能简单地将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或者耕地面积挂钩,不能认为保有了一定的耕地面积或保证了一定的播种面积就必然保障一定数量的粮食产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洋  董雨瑞  李姿莹  
耕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要素,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兼具储碳固碳等生态服务功能,是重要的生态产品供给载体。协调好耕地碳汇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厘清耕地碳汇与粮食安全关系的基础上,论证耕地碳汇与粮食安全协同推进的制度可行性,明确二者间制度协同具有助力双碳目标高质量完成、防范粮食风险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价值。研究表明,现有制度安排在政策法律、市场机制、管理体制等领域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将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进行整体性制度统筹。在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前提下,科学提升耕地质量,以耕地碳汇市场交易为抓手,通过立法补足耕地非粮化和耕地碳汇交易规则,构建耕地碳汇多元化市场实现机制,完善耕地规划和用途管制、财政补贴、投融资等制度配套来推动二者间协同,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耕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庆  
我国粮食行政系统内一系列频发的大案显示粮食安全责任机制正处在失灵的边缘。问责对象不加区分、问责内容刚性不足、发现违法行为的触发机制失效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现行粮食安全责任制效能的发挥。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推进,迫切需要建立起与其相匹配的粮食安全问责制度。粮食安全的考核问责,将依法行政和政府绩效的科学性评价融为一体,是矫正我国粮食安全问责失灵的制度性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卜伟  曲彤  朱晨萌  
2010年我国实现了粮食和谷物的七连增,但依然没有实现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而在《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设定的2010年粮食和谷物自给率目标。综合考虑我国要素禀赋特点、粮食安全风险、一些保障实现既定目标的政策措施的影响,本文认为调整目标及相应政策措施可以使我国避免付出不必要的高昂代价,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凤羽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长期以来粮食生产供需矛盾突出。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如何实现粮食生产需求动态平衡,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保护和涵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建仿   黄世成  
采用熵权法测度数字技术,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粮食单产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以考察数字技术何以影响粮食单产。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从异质性来看,数字技术在粮食非主产区对粮食单产的促进作用更强。从作用机制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田间管理水平与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渠道,农业经营规模在数字技术赋能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技术作用于粮食单产的过程中存在农村教育水平门槛。拓展分析表明,农业现代化政策有助于数字技术提高粮食单产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吕永健  
中国石化在实践中创新建立了岗位练兵制、健康安全环保生产制、文明清洁生产制和思想政治工作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项基层制度体系,总称为基层"岗位责任制"。中国石化以强化"十项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总结形成了一套成功做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吕永健  
中国石化在实践中创新建立了岗位练兵制、健康安全环保生产制、文明清洁生产制和思想政治工作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项基层制度体系,总称为基层"岗位责任制"。中国石化以强化"十项制度"建设为主线,全面夯实基层基础管理,总结形成了一套成功做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晋财  
制度、技术与民族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庄晋财一我国目前尚有5800万贫困人口,很大一部分处于极端贫困状态,而且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处西南、西北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等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民族贫困地区人口的粮食供给状况,严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韩耀  
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过分的政府干预将增大粮食安全成本 ,导致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浪费。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粮食安全制度和粮食流通体制的弊端 ,并就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中小银行是我国多元化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深化金融体系改革、激发金融市场活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本充足是银行抵御内外部风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监管部门开展银行审慎监管的重点。当前,受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银行业利差收窄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小银行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有待改善,资本充足率持续承压,如何有效补充资本已成为中小银行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