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7)
- 2023(13501)
- 2022(11788)
- 2021(11229)
- 2020(9394)
- 2019(21513)
- 2018(21370)
- 2017(41784)
- 2016(22576)
- 2015(25065)
- 2014(24580)
- 2013(24067)
- 2012(22117)
- 2011(19810)
- 2010(20087)
- 2009(18457)
- 2008(18016)
- 2007(15821)
- 2006(14135)
- 2005(12306)
- 学科
- 济(86491)
- 经济(86400)
- 管理(71465)
- 业(69151)
- 企(59269)
- 企业(59269)
- 方法(38676)
- 数学(33060)
- 数学方法(32642)
- 财(24455)
- 农(23693)
- 中国(23358)
- 业经(20252)
- 技术(19993)
- 地方(17980)
- 学(17559)
- 制(16129)
- 务(15957)
- 财务(15893)
- 财务管理(15872)
- 农业(15853)
- 贸(15737)
- 贸易(15728)
- 理论(15572)
- 易(15285)
- 企业财务(15132)
- 策(14534)
- 环境(14047)
- 和(14027)
- 银(13922)
- 机构
- 大学(311340)
- 学院(311171)
- 管理(129483)
- 济(125582)
- 经济(122770)
- 理学(112070)
- 理学院(110928)
- 管理学(109242)
- 管理学院(108670)
- 研究(101654)
- 中国(76240)
- 京(65729)
- 科学(61074)
- 财(58792)
- 所(49599)
- 财经(46536)
- 中心(46102)
- 江(45632)
- 研究所(44899)
- 农(44562)
- 业大(43737)
- 经(42315)
- 北京(41852)
- 范(40736)
- 师范(40442)
- 院(37360)
- 州(37259)
- 经济学(36106)
- 农业(34546)
- 财经大学(34526)
- 基金
- 项目(211502)
- 科学(167805)
- 研究(159147)
- 基金(153179)
- 家(131501)
- 国家(130348)
- 科学基金(113640)
- 社会(99557)
- 社会科(94378)
- 社会科学(94353)
- 省(82946)
- 基金项目(81521)
- 自然(73642)
- 教育(73020)
- 自然科(71949)
- 自然科学(71934)
- 自然科学基金(70660)
- 划(69130)
- 编号(65864)
- 资助(62652)
- 成果(53652)
- 创(47620)
- 部(46629)
- 重点(46438)
- 课题(45069)
- 发(44916)
- 创新(43634)
- 项目编号(41208)
- 教育部(40448)
- 人文(40010)
- 期刊
- 济(138478)
- 经济(138478)
- 研究(94531)
- 中国(59220)
- 管理(49280)
- 财(43788)
- 学报(43241)
- 科学(41842)
- 农(40067)
- 教育(38066)
- 大学(33455)
- 学学(31260)
- 融(28996)
- 金融(28996)
- 农业(28113)
- 技术(28061)
- 业经(23015)
- 财经(21918)
- 经济研究(21768)
- 经(18646)
- 问题(17492)
- 图书(16825)
- 科技(16659)
- 技术经济(16291)
- 理论(15688)
- 现代(14810)
- 业(14626)
- 实践(14482)
- 践(14482)
- 贸(13687)
共检索到458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光军 曾勇
本文对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的创新行为采用实物期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不确定性和研发成功的不确定性会促使企业进行储备投资;两因素的相对变化———新产品对旧产品市场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新产品对旧产品生产成本的差距,影响着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选择。
关键词:
R&D 实物期权 技术创新 持续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勇 周勤
实物期权理论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准确的数据,因此决策的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基于此,文章结合模糊集合理论和BS模型,提出评价技术创新项目投资的模糊数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并给出应用该模型的步骤,最后,数值案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商业环境中的适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亚楠 张信东 郝盼盼
基于当前市场竞争新特征与新形式,通过构建技术竞争指标,将市场竞争的视角由单一的产品层面拓展到产品、技术双重角度,探讨这两类竞争对我国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对企业R&D投资都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控制产品竞争后,技术竞争的作用依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一般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中产品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技术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会加强。同时,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由于资金不足,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对R&D投资的促进作用均会减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焯华 秦佳良
将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方式运用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并建立决策原则,一方面扩展了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项目评估价值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是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还是外购技术的难题。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晓春
本文专门考察资本结构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投资产生影响 ,这对探寻企业融资与企业产品市场表现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 ,论文以一个两阶段的最优化模型为分析工具 ,结果表明 :高负债的企业将会做出相对谨慎的创新投资决策 ,而这会导致它在与对手的“产品差别化”竞争中居于劣势。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两个前提 :一是当企业的经营环境较好时 ,创新投资的边际收益较低 ;二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下公司对其负债承担有限清偿责任。模型的分析结果与该领域内的经验研究结论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差异性 创新投资 资本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强 袁媛 王丽平
投资决策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传统投资决策方法往往只关注短期和现实收益,忽视了长期和潜在效果,而破坏性创新对提高企业长期和潜在收益具有重大影响。文章通过整合现有投资决策方法与破坏性创新理论,构建了一套基于破坏性创新的项目投资决策指标体系,并采用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问题的理想点法对其可行性、科学性进行了验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投资决策方法。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投资决策 三角模糊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希为
电网企业具有资金、资产密集型的特点,其固定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80%以上,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状况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家逐年加大了对电力行业的投资力度,面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和日益复杂的投资环境,如何提高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产出效益,实行科学投资决策,已成为电网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新民 宋红汝 范柳
基于信号理论,从内外部信号视角出发,以2012-2018年中国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动态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聚类稳健双向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政府补助、企业创新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外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能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外部投资;高风险的企业创新会抑制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向外部投资者传递消极信号。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的交互作用方面:政府直接补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创新对投资者投资决策带来的消极影响,而间接补助则正向调节企业创新产出向投资者传递的消极信号。最后,提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长彬 张一纯 刘霞辉
市场竞争优势获取的重要因素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投资则决定了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本文在结合技术创新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和竞争性,利用期权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资助下的双寡头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模型。考虑到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根据不同投资时机企业得到的政府资助差异,指出政府资助使企业技术创新投资临界值降低,且资助额越大,投资临界值越低。然后通过不同投资策略投资临界值的分析,得出不存在政府资助及存在政府资助两种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的变化,即:由于政府对不同技术创新投资时机的企业资助额不同,使得企业在到达领先者投资临界值之后和到达追随者投资临界值之前都有可能做出投资决策,而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理性的企业不可能选择在此区间内同时进行投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期权博弈 政府资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向华
文章运用期权博弈方法提出一个关于技术采用的简化的成本不对称双头连续时间模型。模型中,企业采用当前新技术的不可逆投资是在策略竞争环境中;并且,在竞争局面建立后,面临一项更新技术的威胁。重点考察了技术替代效应和成本不对称程度对企业策略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双头垄断 期权博弈 实物期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海兵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与实物期权方法,建立了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重点分析市场双方的各自投资收益函数,兼顾产量和投资时机两种策略选择的博弈均衡,为企业寻求更优的技术创新评价方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
期权博弈 不完全信息 技术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杰
鉴于突破性创新无论是在创新本身特性还是在机会识别以及技术发展过程等方面均与传统的渐进性创新截然不同,导致其投资决策分析所采用传统的DCF法和NPV判断规则将不能完全反映整个创新过程中投资者所面临诸多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以及由此带来项目价值的改变。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决策方法来准确估算投资项目的价值,把握项目创新过程中最佳的投资机会,是众多投资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突破性创新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之一。通过剖析突破性创新的特点和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弊端,引入了以二项式或四项式为基础的实物期权模型来估计项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云岗 郭开仲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活动,高风险意味着面临获得高风险收益或遭受高风险损失的可能。因此,正确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有利于实现收益的最大化。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投资风险收益规律的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客观上存在最佳风险度和临界风险度,认为对于理性的技术创新投资决策者而言,应根据企业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经营战略,确定包括最佳风险度在内的风险容忍区间,作为判别技术创新投资决策错误的风险准则,并通过消错理论中的错误函数度量投资决策错误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最后通过错误投资决策的实例分析,说明了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投资决策 投资风险 风险准则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国华 谢忠 黄薇
文章运用不对称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需求不对称的两个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研发投资决策。研究表明,需求比较优势的大小对企业均衡策略有显著影响,存在三类均衡:抢先均衡、序列均衡和同时投资均衡。均衡的类型取决于企业作为追随者、领先者和同时投资者的相对收益,而需求不对称程度是影响企业收益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当需求的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存在明显的先动优势,从而导致抢先均衡;当需求的不对称程度足够大时,低需求冲击的企业没有动力成为领先者,从而产生序列投资均衡,当初始市场冲击大于低需求冲击企业的追随者策略投资临界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卫柏 李中
在引入企业项目投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泊松分布分析方法阐释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演变发展过程,进一步结合文献和决策实践,构建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期权博弈模型。旨在分析项目收益与投入成本受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影响产生的正向、负向跳跃及不确定三种情形,分别得出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机会价值、投资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项目价值跳跃与其实现的频率变化是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两个核心影响因素。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与障碍,进而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期权 博弈 投资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