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1)
2023(13435)
2022(10826)
2021(9932)
2020(8172)
2019(18545)
2018(18457)
2017(35829)
2016(19086)
2015(21520)
2014(21444)
2013(21321)
2012(19612)
2011(17750)
2010(18425)
2009(17310)
2008(17269)
2007(15865)
2006(14421)
2005(13285)
作者
(55148)
(46252)
(45960)
(43236)
(29334)
(22151)
(20701)
(17982)
(17524)
(16610)
(15716)
(15451)
(14900)
(14732)
(14188)
(13917)
(13591)
(13374)
(13317)
(13179)
(11540)
(11536)
(11345)
(10842)
(10443)
(10386)
(10340)
(10283)
(9367)
(9101)
学科
(94248)
经济(94143)
(89161)
(71160)
企业(71160)
管理(65008)
(47040)
方法(36566)
业经(31790)
农业(31593)
数学(28567)
数学方法(28057)
中国(25840)
(24619)
地方(22091)
技术(18977)
(18534)
(17721)
财务(17675)
财务管理(17654)
企业财务(16660)
(16505)
理论(15905)
(15593)
贸易(15577)
(15439)
(15100)
(14575)
(14327)
(14043)
机构
学院(283950)
大学(272539)
(123442)
经济(121103)
管理(115895)
理学(99008)
理学院(98100)
管理学(96539)
管理学院(96032)
研究(91486)
中国(74667)
(57896)
(57460)
(54949)
科学(52893)
(45584)
(45555)
农业(43799)
业大(43700)
中心(43310)
财经(42653)
研究所(40574)
(38518)
北京(36165)
(36121)
经济学(35632)
(34533)
师范(34246)
经济管理(33589)
(32108)
基金
项目(179790)
科学(143798)
研究(136268)
基金(129759)
(110741)
国家(109607)
科学基金(96547)
社会(88782)
社会科(83970)
社会科学(83946)
(74134)
基金项目(68155)
教育(61117)
自然(60219)
(58996)
自然科(58901)
自然科学(58891)
自然科学基金(57856)
编号(57081)
资助(52678)
成果(44313)
(44201)
(40361)
重点(39539)
(39270)
(39252)
课题(38620)
创新(36869)
发展(36343)
国家社会(36183)
期刊
(151898)
经济(151898)
研究(82564)
中国(61963)
(60743)
管理(46804)
(43691)
农业(40935)
科学(38400)
学报(36365)
业经(32146)
(30805)
金融(30805)
大学(29755)
技术(29264)
教育(28581)
学学(28478)
经济研究(21955)
(21478)
财经(20933)
问题(19947)
(18065)
技术经济(17544)
世界(15292)
农村(15057)
(15057)
商业(14825)
农业经济(14772)
统计(14462)
现代(14182)
共检索到441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简小鹰  
本文首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影响持续农业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一方面有赖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取决于微观的运行。在持续农业发展的运行模式中,以市场为导向是持续农业发展决策形成的关键,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健全农村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按市场规范加强农民组织建设以及发育农村金融信贷机制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持续农业发展的整体运行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房宏琳  单吉堃  
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古巴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由工业化农业向可持续农业的转变。本文分析了这次转变的背景,总结了实现转变的经验,即以适用技术替代过去的高技术,实施有害物综合控制,推行土壤生态管理和种养一体化,大力发展间作和轮作等,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关键作用。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社会公平的可持续农业模式是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古巴的实践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例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昌发  谭树义  
本文结合海南特区经济的实际,着重阐述了“公司十农民”模式的涵义与意义、作法与效果,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即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制定扶持“公司十农民”模式健康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高科技投入.以促进特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弗农·W·拉坦   房丽娜  
本世纪前,几乎所有粮食产量的增加都是靠开发新土地获得的。只有东亚、中东和西欧例外,因为它们的土地面积有限。到本世纪末,要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定要提高每公顷产量。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农业从资源为基础向科学为基础转变仅发生在一个世纪之内。在少数几个国家里,这种转变始于19世纪。目前的多数发达国家,直到本世纪上半叶,才开始这种转变。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只是在本世纪中期才开始这种转变。科学技术支持了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伟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农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已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起步较早,已取得良好进展,尤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韩国及以色列等国家的绩效最为突出。本文分析了上述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主要特点,挖掘出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以期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江  
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不同的是 ,持续性农业发展战略追求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供应数量的维护。这里 ,农业自然资源范畴强调的是其总量及其固有质量方面 ,其具体范围不仅含有生物资源 ,更重要的是非生物资源 ;不仅含有农业可再生资源 ,而且含有农业不可再生资源。二是农业技术进步的维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继承  游保全  汪立刚  
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背景和技术基础分析 ,根据我国区域光热、水土资源特点 ,以提高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目的 ,以提高土地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研究提出了抗旱型、立体型、设施型、复合型、免耕型和集水型等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模式 ,为今后建立我国不同特色的集约高效节水型农业提供可供借鉴的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Marco FERRONI  Paul CASTLE  崔计顺  
由于投资不足,尤其是在农产品市场发展、农作物改良和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方面投资乏力,造成非洲粮食平均产量几十年停滞不前,导致非洲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公共部门用于农业研究的资金少,而私营部门在无市场领域经营的动力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许多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产量出现缺口。然而,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能够通过有效方法进行合作,共同提高贫穷国家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共部门可为农产品市场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当地商业发展,并为当地的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而私营部门则可在产品开发和配置方面提供专业知识。本文展示了在极具挑战的环境中,新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发生作用,促进农业发展。本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钰  王莉  
[目的]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加快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近年来各地区开展了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分区分类总结这些模式并提炼模式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法]文章首先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梳理全国6个可持续农业发展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各区共18项常见的典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特征。进一步分析各区可持续农业模式形成因素及发展方向,提炼各区的代表模式。[结果]比较和总结各区模式发展的区别因素,将模式总体分为效益导向和主体导向两个方向,其中,地域气候和经济条件的差异,决定了效益导向;模式经营分工决定了主体导向。[结论]从生态保护、经济高效、内部循环、多方联合等4个方向提供了可持续农业模式选择建议,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陈保东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农牧业区之一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北地区问题。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工业的污染 ,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破坏。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必须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当地农民的脱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采取适应地区特点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西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和重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佩钦  仇少君  
围湖垦殖形成了洞庭湖区湖垸农业形式,湖垸农业的形成加速了湖区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压力也促进了围垦。不断的围湖垦殖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由于湖泊面积减少,湖垸农业处于外洪内涝的环境中。归纳了洞庭湖区的农业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大;水面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土壤退化和潜育化严重;血吸虫病死灰复燃等。结合已有经验,提出了湖垸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认真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减少泥沙淤积;调整湖垸农业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避灾、减灾模式、水生经济植物模式、工业原料作物模式、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湖洲草地草食畜禽模式、麻基(油菜)渔塘农业模式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阴玥  徐衍  
现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发展模式,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从模式结构、功能和效益角度提出优化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玉华  陈阜  龚元石  
通过对云南红河州区域农业发展科技需求的分析 ,阐明了红河园区成为当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辐射源头的现代农业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即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将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业“硅谷” ,形成科技促进产业和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红河模式”的建设目标 ,即技术上依托高等院校与国家级科研院所 ,运行机制上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 ,产品开发上结合“立体气候”和多样性特征 ,市场开拓上面向东南亚国际市场 ;将园区建设划分为 3个发展阶段即开创探索阶段、协同整合阶段和创新提升阶段 ,探讨了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 ;讨论了园区的土地利用和科技与人才支撑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