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3)
- 2023(5520)
- 2022(4577)
- 2021(3988)
- 2020(3011)
- 2019(6912)
- 2018(6718)
- 2017(12512)
- 2016(6703)
- 2015(7505)
- 2014(7552)
- 2013(7612)
- 2012(7537)
- 2011(7103)
- 2010(7347)
- 2009(6664)
- 2008(6594)
- 2007(6008)
- 2006(5706)
- 2005(5448)
- 学科
- 济(37181)
- 经济(37150)
- 业(17219)
- 地方(16174)
- 管理(15844)
- 中国(14422)
- 农(11691)
- 企(11301)
- 企业(11301)
- 业经(9701)
- 地方经济(9361)
- 发(8787)
- 农业(8435)
- 融(7567)
- 金融(7567)
- 方法(7459)
- 银(7294)
- 银行(7286)
- 行(7221)
- 发展(6507)
- 展(6488)
- 环境(6448)
- 贸(6262)
- 贸易(6252)
- 学(5996)
- 数学(5985)
- 易(5944)
- 数学方法(5943)
- 制(5923)
- 技术(5780)
- 机构
- 学院(100228)
- 大学(96750)
- 济(43503)
- 经济(42530)
- 研究(41231)
- 管理(34462)
- 中国(31935)
- 理学(27947)
- 理学院(27549)
- 管理学(27157)
- 管理学院(26963)
- 科学(24489)
- 京(22577)
- 所(21671)
- 财(19573)
- 研究所(19281)
- 农(18343)
- 中心(18183)
- 江(17064)
- 范(15733)
- 师范(15585)
- 北京(15187)
- 院(14862)
- 财经(14384)
- 州(14241)
- 农业(13941)
- 省(13811)
- 业大(13426)
- 经济学(12943)
- 经(12911)
- 基金
- 项目(59956)
- 科学(46964)
- 研究(46695)
- 基金(40614)
- 家(35038)
- 国家(34663)
- 社会(29406)
- 科学基金(29075)
- 社会科(27884)
- 社会科学(27879)
- 省(25282)
- 基金项目(20943)
- 划(20581)
- 教育(20380)
- 发(20334)
- 编号(19516)
- 发展(16800)
- 自然(16588)
- 展(16481)
- 资助(16325)
- 成果(16294)
- 自然科(16158)
- 自然科学(16156)
- 自然科学基金(15838)
- 课题(14860)
- 重点(13896)
- 创(12584)
- 部(12393)
- 年(12047)
- 国家社会(11843)
共检索到174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现林
既有文献并没有对环境退化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其原因在于研究者忽视人在经济社会中的不平等的性质。人的这种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他们所拥有的经济性权利与非经济性权利占有量的差距和由此决定的按权力加权的社会决策规则。不平等的双方因由他们所造成的外部性成本的贴现人均值小于自身所应当承担这种外部性成本的现实,促使外部性的持续存在和环境退化得不到根本性约束。因此,实现可持发展的根本思路在于不同范围和不同形式的反不平等。
关键词:
不平等 外部性 可持续发展 政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俞
文章结合人类全面发展的相关定义,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所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认为通过加入环境因素和社会分配因素,从而构建出进行了不平等调整后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有助于使现有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将这一新指标用于度量人类全面发展的程度具有合理性。文章对这一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德发
可持续发展与统计黄德发改革新思维可持续发展与统计,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直接关联,其实大谬不然。本文试图在阐述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揭示现有统计核算体系的偏失与改进办法。一、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抉择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破坏似乎结成了孪生兄弟,它们正在这"二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德发
可持续发展与统计(续上期)四、"绿色帐户"挑战传统经济帐户"绿色帐户"是对经济、生态、社会等诸种环境的统计核算的形象化说法。"绿色帐户"是针对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缺点,由世界银行于80年代初提出来。80年代末确立并试行的新型帐户,代表着经济帐户的发展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本文从人地关系的高度出发 ,论述了人口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
关键词:
人口 可持续发展 总体协调战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目前,“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在国际社会已有广泛的认同。但人们也发现,“发展”(development)这一概念似乎是过于多义化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以致于显得有点儿难以把握。事实上,在现今所有试图阐明人口问题本质的最新人口理论中,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对“人口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这一论断展开充分的论证和诠释。在这个意义上,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提出或许应该认为是一件幸事,虽然对此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之间依然有不少歧见。 我们知道,“可持续发展”最初是针对环境资源问题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特别是,作为一种发展目标及模式,“可持续发展”在1992—06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而我国政府制订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则是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作为一种优良的理论构架,“可持续发展”也在广阔的社会经济领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样,所谓可持续发展实质上要揭示的就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资源诸系统、各要素协同并进的整体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是可以持续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坤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移贻 张祥云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杨移贻张祥云1992年7月,在标志可持续发展由理论推向实践的《里约宣言》发表不久,中国政府就组织一个庞大的专家组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江泽民主席在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推动企业工作场所性别平等,不仅有助于营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敬业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能,企业将性别视角纳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男女员工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生育保护以及帮助员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等制度,采取良好举措和有效实践,共同推进性别平等,不断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人才,而且能够助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性别平等 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存德
尽管"可持续发展"已被确立为人类未来新的发展模式,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仍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本文在给出"发展"和"可持续性"概念明确定义的基础上,从可持续性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对发展效应的限定出发,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做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可持续性在时空尺度上对发展负效应的限定实际上是对实践主体行为公平性、协同性和高效性的规范.
关键词:
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