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2)
2023(3006)
2022(2691)
2021(2669)
2020(2423)
2019(5891)
2018(5988)
2017(12435)
2016(6546)
2015(7456)
2014(7469)
2013(7173)
2012(6264)
2011(5456)
2010(5850)
2009(5479)
2008(5294)
2007(4704)
2006(4082)
2005(3612)
作者
(17833)
(14652)
(14610)
(14082)
(9439)
(6998)
(6738)
(5631)
(5468)
(5319)
(5012)
(4786)
(4750)
(4589)
(4546)
(4429)
(4378)
(4280)
(4126)
(4095)
(3764)
(3521)
(3488)
(3402)
(3337)
(3285)
(3256)
(3076)
(2900)
(2865)
学科
(31624)
经济(31607)
管理(20164)
(19916)
方法(19542)
数学(18340)
数学方法(17865)
(17616)
企业(17616)
(8249)
(6413)
财务(6384)
财务管理(6379)
企业财务(6123)
(5607)
中国(5465)
理论(5448)
业经(4885)
(4576)
贸易(4573)
(4456)
技术(4147)
(3937)
(3850)
(3734)
金融(3734)
教学(3671)
农业(3631)
地方(3621)
(3444)
机构
学院(92059)
大学(91407)
管理(39380)
(38918)
经济(38185)
理学(34614)
理学院(34340)
管理学(33417)
管理学院(33276)
研究(25367)
中国(19748)
(18531)
(17646)
科学(14858)
财经(14413)
(13053)
(12581)
业大(12312)
(12240)
中心(11846)
北京(11741)
经济学(11534)
研究所(11015)
(10859)
财经大学(10831)
商学(10598)
商学院(10510)
(10422)
经济学院(10412)
经济管理(10132)
基金
项目(61355)
科学(49088)
基金(45622)
研究(43485)
(39203)
国家(38935)
科学基金(34807)
社会(27377)
社会科(26199)
社会科学(26190)
自然(24095)
(23817)
基金项目(23657)
自然科(23637)
自然科学(23634)
自然科学基金(23200)
教育(21592)
资助(20787)
(19951)
编号(17893)
(13706)
重点(13542)
成果(13480)
(12856)
教育部(12174)
科研(11973)
人文(11969)
创新(11968)
大学(11942)
课题(11839)
期刊
(38305)
经济(38305)
研究(24552)
管理(15158)
中国(14684)
(14368)
科学(11321)
学报(11146)
技术(10598)
大学(9182)
教育(8978)
(8951)
学学(8755)
统计(7969)
(7755)
金融(7755)
(7109)
财经(7068)
经济研究(6836)
决策(6603)
农业(6145)
(6008)
业经(5862)
技术经济(5860)
问题(4844)
国际(4585)
(4574)
财会(4469)
商业(4429)
理论(3971)
共检索到12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学武  
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的核算引入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在收益计算时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两大难点,其数据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给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处理此类业务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Excel的财务建模建立计算模型,实现数据计算的自动化,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曜  桂婉璐  
为什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可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这一问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教学与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数学推理对该问题作了解释,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方法——复利方式。较之现行方法,这种方式在原理上更清晰易懂,且方便计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增慧  
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一项金融资产,核算过程较为复杂,而运用EXCEL软件中的财务函数可以简化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的核算,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秀南  
一、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折价购入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实际支付的金额)"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期末计息时,首先要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一般教材采用列表的方法计算摊余成本,如果根据教材的说法解释,学生不仅很难理解和掌握"摊余成本"这个概念,而且容易遗忘各列数字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通过"T型账户"很容易计算其摊余成本。如果不存在减值的情况下,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余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荷青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模拟贷款法"这一简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记:"银行存款"等。(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的一个类别,主要用来核算债权性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会计核算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来核算。其中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延红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以及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建华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具体指南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务中,还是难以把握。本文采取分层讲解、步步逼近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彦  
应付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都基于实际利率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为例,对发行方与收购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大家理解透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内容时,对于其持有期间每年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对摊余成本及实际利率的含义、投资收益的计算、溢价折价的摊销等都深感困惑、一知半解,在做账时只能"比葫芦画瓢"。基于此,从经济实质视角,利用"年投资收益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戴华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核算,并根据其核算内容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延珍  徐雨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核算,实际利率法作为对财务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应是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问题的工具。本文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出发,分别对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两种债券进行探讨,同时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作为货币时间价值复利计息的典型情况,给出了核算的简便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