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89)
- 2023(4151)
- 2022(3676)
- 2021(3733)
- 2020(3347)
- 2019(7934)
- 2018(8037)
- 2017(16140)
- 2016(8761)
- 2015(10180)
- 2014(10267)
- 2013(9756)
- 2012(8605)
- 2011(7552)
- 2010(8099)
- 2009(7691)
- 2008(7452)
- 2007(6673)
- 2006(5712)
- 2005(5195)
- 学科
- 济(36622)
- 经济(36604)
- 管理(24223)
- 业(23445)
- 方法(21946)
- 企(20777)
- 企业(20777)
- 数学(20568)
- 数学方法(19966)
- 财(10012)
- 教学(9837)
- 理论(8777)
- 务(7708)
- 财务(7679)
- 财务管理(7672)
- 企业财务(7283)
- 中国(6769)
- 农(6459)
- 学法(6205)
- 教学法(6205)
- 业经(5956)
- 贸(5947)
- 贸易(5944)
- 易(5802)
- 融(5438)
- 金融(5438)
- 制(5348)
- 银(5191)
- 银行(5187)
- 学(5064)
- 机构
- 学院(120382)
- 大学(119684)
- 管理(47126)
- 济(47091)
- 经济(46042)
- 理学(40775)
- 理学院(40393)
- 管理学(39176)
- 管理学院(38981)
- 研究(32582)
- 中国(28209)
- 京(24425)
- 财(22693)
- 科学(19400)
- 财经(18321)
- 江(17965)
- 中心(16771)
- 经(16575)
- 所(15933)
- 业大(15756)
- 北京(15620)
- 农(15609)
- 范(15331)
- 师范(15140)
- 州(14932)
- 研究所(14161)
- 经济学(14077)
- 技术(13813)
- 财经大学(13683)
- 经济学院(12700)
- 基金
- 项目(76876)
- 科学(59926)
- 研究(56271)
- 基金(55022)
- 家(46915)
- 国家(46565)
- 科学基金(41106)
- 社会(33638)
- 社会科(32092)
- 社会科学(32082)
- 省(30533)
- 教育(29527)
- 基金项目(28549)
- 自然(27934)
- 自然科(27390)
- 自然科学(27387)
- 自然科学基金(26872)
- 划(25232)
- 资助(25013)
- 编号(23943)
- 成果(19074)
- 部(17204)
- 重点(17121)
- 课题(16584)
- 创(15954)
- 大学(15854)
- 教育部(15377)
- 项目编号(15022)
- 科研(14874)
- 创新(14841)
共检索到178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荷青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一直是会计教学的难点,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模拟贷款法"这一简化的会计核算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模拟贷款法 会计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学武
企业会计准则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的核算引入了摊余成本的概念,并在收益计算时要求采用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两大难点,其数据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给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处理此类业务带来了困难。本文利用Excel的财务建模建立计算模型,实现数据计算的自动化,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工作。
关键词:
Excel 持有至到期投资 计算模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张强 赵晓飞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何彦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丁琨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情况下,计算摊余成本时要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从而会影响利息收入。笔者认为,以上规定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结合实例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减值 摊余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曜 桂婉璐
为什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可以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这一问题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教学与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数学推理对该问题作了解释,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方法——复利方式。较之现行方法,这种方式在原理上更清晰易懂,且方便计算。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复利 投资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记:"银行存款"等。(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计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延红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以及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的一个类别,主要用来核算债权性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会计核算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来核算。其中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彦
应付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都基于实际利率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为例,对发行方与收购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大家理解透彻。
关键词:
应付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建华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具体指南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务中,还是难以把握。本文采取分层讲解、步步逼近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鑫
逆抵押贷款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障服务提供模式,旨在通过"以房养老"的形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通过住房逆抵押贷款老年人可以将房产抵押,由相关运作机构根据房产价值定期给付年金,实现资产现金的转换,而申请人则可以继续保留房产的居住权。本文通过借助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模型,综合运用精算分析方法,对逆抵押贷款进行了精算模拟,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推行逆抵押贷款的可行方案。文章指出在我国应由政府作为政策引导者,充分发挥商业银行作为住房逆抵押贷款项目的主体作用,借助保险机构、房产中介机构及专业信托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共同支撑住房逆抵押贷款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推行。
关键词:
逆抵押贷款 养老保险 补充养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