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4)
- 2023(6991)
- 2022(6237)
- 2021(5802)
- 2020(5172)
- 2019(12337)
- 2018(12224)
- 2017(23601)
- 2016(13226)
- 2015(15264)
- 2014(15965)
- 2013(15941)
- 2012(14859)
- 2011(13227)
- 2010(13744)
- 2009(12907)
- 2008(13572)
- 2007(12456)
- 2006(10640)
- 2005(9705)
- 学科
- 济(55419)
- 经济(55371)
- 管理(40930)
- 业(39454)
- 企(32477)
- 企业(32477)
- 方法(27944)
- 数学(24842)
- 数学方法(24620)
- 财(20948)
- 务(15486)
- 财务(15464)
- 财务管理(15423)
- 农(14667)
- 企业财务(14448)
- 中国(12527)
- 学(12271)
- 制(10374)
- 贸(10273)
- 贸易(10268)
- 地方(10040)
- 业经(10000)
- 易(9957)
- 农业(9818)
- 理论(8859)
- 银(8539)
- 银行(8515)
- 和(8329)
- 环境(8168)
- 融(7908)
- 机构
- 学院(195718)
- 大学(194597)
- 济(78957)
- 经济(77080)
- 管理(72990)
- 理学(62099)
- 理学院(61435)
- 研究(61176)
- 管理学(60325)
- 管理学院(59964)
- 中国(48256)
- 财(42972)
- 京(40757)
- 科学(37412)
- 农(33084)
- 财经(32774)
- 所(32589)
- 江(31721)
- 中心(29298)
- 经(29281)
- 研究所(28654)
- 业大(28590)
- 农业(26126)
- 北京(25841)
- 州(25133)
- 经济学(24101)
- 范(23852)
- 财经大学(23787)
- 师范(23595)
- 经济学院(22026)
- 基金
- 项目(118843)
- 科学(91248)
- 研究(87543)
- 基金(83987)
- 家(72430)
- 国家(71776)
- 科学基金(60766)
- 社会(52654)
- 社会科(49833)
- 社会科学(49812)
- 省(47303)
- 基金项目(44724)
- 教育(41453)
- 自然(39507)
- 划(39285)
- 自然科(38532)
- 自然科学(38519)
- 自然科学基金(37838)
- 编号(37789)
- 资助(35690)
- 成果(31421)
- 部(26751)
- 重点(26735)
- 课题(25617)
- 发(24901)
- 创(24168)
- 科研(23400)
- 性(23391)
- 大学(23156)
- 项目编号(22929)
共检索到29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琴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与贷款减值核算的异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的一个类别,主要用来核算债权性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会计核算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来核算。其中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白雪梅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要以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每期利息收入以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定。投资发生减值情况下,如何准确运用实际利率法客观反映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实际利率 摊余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曲纹笠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要以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每期利息收入以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定,在投资发生减值情况下,现行处理方法会出现溢折价利息调整多摊销的情况,正确处理好减值业务的会计核算,报表披露的信息才会更加真实和可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建华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其具体指南中对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实务中,还是难以把握。本文采取分层讲解、步步逼近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初国清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及减值后利息收入和利息调整的确认问题,一直被认为是该金融资产核算上的难点问题。本文将尝试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更为合理的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理念差异分析(一)基于财务会计视角传统财务会计的视角下,认为债券持有人利息收入的确认过程即是债券溢、折价摊销的过程。债券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丁琨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发生减值情况下,计算摊余成本时要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从而会影响利息收入。笔者认为,以上规定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结合实例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减值 摊余成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英会
在财务会计相关核算中,涉及到一些与资金时间价值相关的内容,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付债券的利息调整摊销、非流动资产减值、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带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中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等。文章以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会计核算为例,结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与财务管理知识,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方法及目的,认为资金时间价值的引入使得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更接近其经济实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姜雪梅
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来确认利息收入,而对摊余成本的不同理解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少条件的不同假设,导致减值核算会计处理中出现相关账户用途的混淆,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核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核算对象也是长期债券,从而可推理出其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核算对象也是长期债券,从而可推理出其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记:"银行存款"等。(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彦
应付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都基于实际利率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为例,对发行方与收购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大家理解透彻。
关键词:
应付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 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关键词:
持有至到期投资 摊余成本 投资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