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94)
2023(6061)
2022(5428)
2021(4972)
2020(4631)
2019(10782)
2018(10723)
2017(21744)
2016(11982)
2015(13526)
2014(13750)
2013(13797)
2012(13117)
2011(11684)
2010(11928)
2009(11340)
2008(11644)
2007(10824)
2006(9112)
2005(8185)
作者
(35286)
(29925)
(29666)
(28486)
(18889)
(14505)
(13800)
(11539)
(10952)
(10629)
(9962)
(9948)
(9437)
(9375)
(9353)
(9315)
(9281)
(8737)
(8732)
(8538)
(7449)
(7391)
(7258)
(6783)
(6761)
(6702)
(6573)
(6555)
(6072)
(5967)
学科
(53433)
经济(53388)
(36505)
管理(35648)
(30139)
企业(30139)
方法(28909)
数学(26340)
数学方法(26165)
(18809)
(13710)
财务(13696)
财务管理(13670)
企业财务(13156)
(13079)
中国(11161)
(9989)
(9470)
贸易(9470)
(9463)
地方(9207)
(9195)
业经(8738)
农业(8698)
(7708)
金融(7706)
(7577)
银行(7552)
(7204)
(6998)
机构
大学(178678)
学院(176698)
(75975)
经济(74457)
管理(68293)
理学(59013)
理学院(58390)
研究(57664)
管理学(57450)
管理学院(57114)
中国(44553)
(36896)
(36607)
科学(35070)
(31714)
(30275)
财经(29469)
研究所(27251)
中心(27160)
业大(27128)
(26709)
(26123)
农业(25293)
经济学(23856)
北京(23063)
财经大学(21925)
经济学院(21833)
(20943)
师范(20715)
(20612)
基金
项目(113892)
科学(88864)
基金(83652)
研究(81054)
(72761)
国家(72182)
科学基金(61331)
社会(51520)
社会科(48958)
社会科学(48936)
基金项目(44748)
(43852)
自然(40218)
自然科(39252)
自然科学(39236)
自然科学基金(38562)
教育(37607)
(37196)
资助(35355)
编号(32966)
成果(26872)
(26385)
重点(25629)
(23618)
(23064)
教育部(22645)
科研(22636)
人文(21859)
大学(21756)
课题(21755)
期刊
(78900)
经济(78900)
研究(49264)
(31996)
中国(29908)
学报(28713)
(27825)
科学(25128)
管理(21897)
大学(21260)
学学(20273)
农业(18242)
(17662)
金融(17662)
财经(15117)
技术(14085)
教育(13002)
(12873)
经济研究(12870)
业经(12085)
问题(11259)
(10014)
(9928)
技术经济(9759)
财会(9702)
统计(9387)
理论(8955)
(8869)
国际(8576)
(8301)
共检索到254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戴华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旧准则")规定,长期债权投资按投资对象不同可分为长期债券投资和其他长期债权投资。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科目核算,并根据其核算内容分别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文芳  
本文从数量表现和经济实质两个角度,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期末确认投资收益的简化方法。并将一次还本付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两类债券投资的确认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债券投资类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彦  
应付债券、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理都基于实际利率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为例,对发行方与收购方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大家理解透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持有至到期投资相关内容时,对于其持有期间每年的会计处理,特别是对摊余成本及实际利率的含义、投资收益的计算、溢价折价的摊销等都深感困惑、一知半解,在做账时只能"比葫芦画瓢"。基于此,从经济实质视角,利用"年投资收益率"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账务处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学者与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延红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主要指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以及企业委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亚兰  
会计准则中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核算,所以在不计提减值准备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无所得税税会差异。但有一种特殊的情况被忽视了,那就是平价购入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上确认投资收益的利率为票面利率,而并非实际利率,导致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收益与税法上的应纳税实际收益不一致,进而使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夏迎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一)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取得投资时的会计分录为: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倒挤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记:"银行存款"等。(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的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秀兰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金融资产的一个类别,主要用来核算债权性非衍生金融资产(如债券)。会计核算时用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通过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三个明细账户来核算。其中的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核算对象也是长期债券,从而可推理出其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峰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债券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同为债券类金融工具,在具体的会计核算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加上现行会计准则对两者的界定并不十分明晰,会计实务工作者很容易相互混淆。本文从这两种金融工具的各个核算环节着手进行比较,并力图通过分析揭示其核算存在差异的原因,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及把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长琴  
会计准则及相关教材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减值损失转回限额没有详尽的解释及指导,使学者们对两种资产的减值损失的确认及转回感到困惑。在资产谨慎性原则指导下,比照存货期末计量原则,结合债券具体持有情况,推理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核算对象也是长期债券,从而可推理出其减值损失转回的公式,便于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掌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新玲  
根据最新财税处理规定的精神,应将金融资产分为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由此涉及两个主要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营改增"后这两类业务在转让时的会计处理有一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梳理与详细例题解析。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帅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与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时,应当计算确认其实际利率,并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的期间内保持不变。同时,企业应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新玲  
根据最新财税处理规定的精神,应将金融资产分为股票与债券分别进行会计处理,由此涉及两个主要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营改增"后这两类业务在转让时的会计处理有一定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做一梳理与详细例题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