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65)
- 2023(6474)
- 2022(5275)
- 2021(5190)
- 2020(4270)
- 2019(9911)
- 2018(9561)
- 2017(18332)
- 2016(9676)
- 2015(10836)
- 2014(10779)
- 2013(10999)
- 2012(10371)
- 2011(9578)
- 2010(9193)
- 2009(8348)
- 2008(8468)
- 2007(7207)
- 2006(6098)
- 2005(5793)
- 学科
- 济(48442)
- 经济(48398)
- 管理(25469)
- 业(24004)
- 方法(21521)
- 数学(20011)
- 数学方法(19903)
- 企(16929)
- 企业(16929)
- 中国(15021)
- 财(13600)
- 农(11132)
- 贸(10589)
- 贸易(10584)
- 易(10457)
- 收入(8798)
- 制(8502)
- 学(8142)
- 银(7825)
- 银行(7819)
- 农业(7631)
- 行(7600)
- 融(7488)
- 金融(7488)
- 业经(6889)
- 出(6362)
- 税(6132)
- 务(5995)
- 财务(5986)
- 关系(5972)
- 机构
- 大学(144563)
- 学院(140143)
- 济(71231)
- 经济(70324)
- 研究(55379)
- 管理(51280)
- 理学(44359)
- 理学院(43837)
- 中国(43321)
- 管理学(43298)
- 管理学院(43026)
- 财(32664)
- 京(30728)
- 科学(30678)
- 所(27921)
- 财经(26545)
- 研究所(25586)
- 经济学(25169)
- 经(24699)
- 中心(23719)
- 经济学院(22829)
- 农(22546)
- 财经大学(20294)
- 北京(19988)
- 院(19591)
- 业大(18506)
- 江(17878)
- 农业(17776)
- 科学院(17020)
- 范(16902)
- 基金
- 项目(94701)
- 科学(76142)
- 基金(74292)
- 研究(67144)
- 家(66251)
- 国家(65827)
- 科学基金(55626)
- 社会(47311)
- 社会科(45171)
- 社会科学(45161)
- 基金项目(37959)
- 自然(34530)
- 自然科(33852)
- 自然科学(33842)
- 自然科学基金(33320)
- 资助(31449)
- 省(31085)
- 教育(30018)
- 划(28227)
- 部(23574)
- 编号(23198)
- 国家社会(22185)
- 中国(21918)
- 重点(21488)
- 教育部(20553)
- 发(19766)
- 成果(19567)
- 性(19515)
- 创(19193)
- 人文(18962)
共检索到209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侃 杨斌
目前流行的用于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指标存在缺陷,它只考虑现期收入而未考虑持久所得,且将其运用于中国时忽视了隐性收入因素。通过设计一个新型的房价收入比指标,计算并进行国际比较,发现目前中国房价仍是合理的,中国人民的房价负担能力被低估。政府不应当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而是应当合理处置"土地财政"带来的巨额收入,并且通过政策优化使高价商品房更多地成为"廉租房",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成为无痛苦调节收入分配的渠道,实现房地产市场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统一。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持久所得 隐性收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慧 高迎坤
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加注重城市分类调控。准确判断城市房价合理性,对政府制定分类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房价收入比是判断房价合理性的主要依据,国际通行的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4,6)是否适用于中国,一直是国内学者争议的话题。针对当前国内学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其合理区间界定方面的缺陷,通过改进使其符合中国国情。在房价收入比计算及合理区间改进的基础上,对35个大中城市房价合理性进行评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购房支付能力采取分类调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合理区间 房价合理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彭向峰 李智 颜涛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建立科学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房价收入比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本文认为用房价收入比衡量房价合理性不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科学的评价体系必须能够反映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和住房供应结构的差异,以机会均等作为房价合理的判别准则。按照这一设想,本文提出了以"住房负担能力、住房机会指数和住房机会均等指数"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5年江苏某市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改善其房价合理性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海宁
针对最近几个月来楼市出现的成交回暖、房价回升现象,住建部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反弹的条件。从最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2012年8月份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减至36个,涨幅均未超0.6%。这一数据和7月份相比确实有所降温。不过,一些影响房价的变量仍需引起重视。影响房价的条件并非一直不变,而是随着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 霍德明
不同地区的房价受地区特定因素和社会普遍因素影响具有异质性和非独立性。本文同时考虑各城市房价、收入的异质性和非独立性,对中国中东部地区25个主要城市进行房价与收入的面板时空模型的估计与检验,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模型估计和单位根检验时没有考虑变量非独立性而产生的谬误。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房价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协整。通过因子载荷估计发现目前全国范围已出现泡沫迹象,杭州,宁波房价泡沫最严重。同时指出在衡量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时,房价收入比指标为非稳定序列,用此指标来衡量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缺乏依据。
关键词:
房价——收入关系 时空模型 协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虞晓芬
本文在分析房价收入比指标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居民住宅负担能力为核心的房价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杭州年鉴公布的收支资料以及二手房价格等数据,对杭州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住宅可负担能力进行了测算,从购买力角度对杭州房价合理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鞠方 欧阳立鹏
借鉴已有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构建房价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价格与我国房价成正相关关系;而实际利率与我国房价成负相关关系。据此采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分析我国房地产均衡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主要受部分地区的影响,存在"局部泡沫"。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偏离程度 协整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建军
利用我国2000年第一季度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土地价格与房价成正相关关系,而实际利率与房价成负相关关系。据此采用协整分析和H-P滤波,计算了我国房地产均衡价格水平,以及房地产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程度,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偏离主要受部分地区的影响,存在"局部泡沫"。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偏离程度 协整理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哲
本文在对房价收入比的定义、计算方法、修正因素以及标准房价收入比的科学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运用房价收入比判断房屋需求情况的缺点和不足,并以此为改进依据,提出了更为科学的计算合理房价的方法。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合理房价计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迪 王宝森
进入2014年以来,房价下跌的舆论越来越趋于一致,不同点在于房价下跌的时间、区域以及程度不同。本文通过理性分析:房价与G D P的关系、房价与货币供应量M2关系分析,以及非理性分析:反馈结构化因素、城市信仰、心理等因素分析,得出结论:我国房价的上涨或下跌都受到阻力,因此未来房价将不会出现大跌或大涨。
关键词:
房价 理性分析 非理性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超 王雪琪
房价收入比是反映居民购房可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更真实准确反映我国居民长期承受的购房负担,本文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持久收入意义下的房价收入比,通过情景分析确定其合理上限,并分析主要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房价-持久收入比的合理上限为7.6,有28个城市已超过该上限,其中,北京最高,达到14.9;2城市越发达,房价-持久收入比越高,居民需要承受的购房压力越大,且在时间趋势上,一线与二三线城市间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3在地理分布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大中城市的房价-持久收入比呈现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4相比于根据可支配收入测算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持久收入比与其约有10%的差异。当前我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限制房价,减轻居民购房负担。
关键词:
持久收入假说 房价收入比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关键词:
中国房价 泡沫 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中国很多城市的住房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飙升,引起诸多方面的关注,存在许多不同的解释。文章分析影响住房价格的种种原因和可能,认为中国城市住房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运作模式。由于绝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运作是滚动式开发,预售制是其保障。金融上,房地产资金的滚动式开发需要不断上升的房价作为其资金保证。也就是说,开发商一定要让房价不断上涨,才能极大地促使广大消费者“争先恐后”地“先付款,后提货”式地购房,以保持其资金流的顺畅。由于预售制在过去近十年来为中国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经济增长、就业、投资等,这极大地增加了中央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方面的难度。总之,解铃还需系铃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秋生 朱晖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探讨2016年中国房价为什么出现新一轮上涨、政府为什么担心房价下跌、现阶段中国房价为什么上涨过快并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问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房价仍然会总体上涨,房价上涨压力会向二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二线城市转移。为此,房地产调控应针对房价地区分化现象,实施差异化的住房政策;针对住房需求结构变化,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针对住房市场交易结构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