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6)
2023(13762)
2022(11549)
2021(10513)
2020(9079)
2019(20719)
2018(20585)
2017(40375)
2016(21916)
2015(24530)
2014(24325)
2013(24443)
2012(22717)
2011(20335)
2010(20899)
2009(19683)
2008(19899)
2007(18089)
2006(15713)
2005(14496)
作者
(63446)
(53188)
(53089)
(50179)
(34214)
(25497)
(24390)
(20575)
(19705)
(19244)
(17893)
(17731)
(17182)
(16873)
(16512)
(16379)
(16313)
(15710)
(15584)
(15196)
(13192)
(13096)
(12862)
(12076)
(12056)
(11982)
(11918)
(11857)
(10850)
(10714)
学科
(93946)
经济(93839)
(89902)
(79355)
企业(79355)
管理(75201)
方法(42772)
数学(33518)
数学方法(33196)
(30833)
(30552)
业经(29435)
中国(22518)
农业(22019)
(21958)
财务(21926)
财务管理(21892)
企业财务(20718)
(20408)
(19957)
贸易(19950)
(19437)
技术(18890)
(17369)
地方(16939)
理论(16869)
(15781)
(15730)
(15402)
(15005)
机构
学院(320121)
大学(317240)
(134778)
经济(131972)
管理(126674)
理学(108250)
理学院(107122)
管理学(105641)
研究(105328)
管理学院(105013)
中国(82444)
(66674)
(63387)
科学(62425)
(56111)
(54101)
财经(50098)
(49590)
研究所(48661)
中心(48306)
业大(46101)
(45353)
农业(44204)
北京(42125)
经济学(40252)
(39998)
师范(39633)
(39583)
(37505)
财经大学(36766)
基金
项目(204133)
科学(161355)
研究(151196)
基金(148275)
(128174)
国家(127016)
科学基金(109534)
社会(95973)
社会科(91021)
社会科学(90994)
(80202)
基金项目(78215)
自然(70325)
教育(68830)
自然科(68716)
自然科学(68694)
自然科学基金(67547)
(66788)
编号(62313)
资助(60345)
成果(50899)
重点(45677)
(45405)
(44874)
(44454)
(42587)
课题(41908)
创新(41157)
(39583)
国家社会(39255)
期刊
(153412)
经济(153412)
研究(93390)
中国(60608)
(52364)
(52311)
管理(49466)
学报(46164)
科学(43916)
农业(35669)
大学(35318)
学学(33020)
(31909)
金融(31909)
教育(30875)
技术(28311)
业经(26908)
财经(25012)
经济研究(23998)
(21816)
(21576)
问题(20245)
(18717)
技术经济(17929)
国际(17762)
图书(17013)
世界(16457)
商业(15953)
现代(15756)
财会(15309)
共检索到484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能  
目前,国际服务业转移已蔚然成风,涉及软件、电讯、金融服务、管理咨询、芯片、生物信息等多个行业,涵盖产品设计、财务分析、交易处理、呼叫中心、IT技术保障、办公后台支持和网页维护等多种服务类型,转移的工作岗位动辄成千上万,业务金额则数以亿美元计。美国的跨国公司是这一国际服务业转移潮流的发轫者和主体。微软、Intel、IBM、GE、花旗集团、Cis-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昕  
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最大特点是农村向城镇迁移的不完全、不彻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提高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持久性。本文在总结中国农业转移人口迁移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主要因素,提出要以户籍为先导、以土地为重点、以住房为基本,减少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的阻碍,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吉昌  夏晴  
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引发了新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的显著特征。服务业国际转移既是跨国公司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继续,也将使发展中国家分享市场,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从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中获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作为一项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英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把部分服务业转移到印度、菲律宾、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低成本的物资和人才,服务业国际转移趋势自此兴起并急剧发展。本文以美国的情况为例,采用服务贸易额和其他相关数据,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动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预测,以期对其内在的变动机制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湘君  孙志军  王玲  
以重庆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水平。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了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外溢效应的存在性,并重点分析了其产生渠道。最后指出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郑吉昌  夏晴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服务业国际转移浪潮日益高涨。它为中国利用外资促进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机,有助于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目前,国际服务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刚刚开始,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中国应抓住服务业国际转移这一时机,把加速国内服务业发展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国内服务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基于中部地区分析了产业转移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商务成本较高。通过中部地区81个城市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中部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并没有形成较强的互动关系,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制造业对服务业则具有挤出效应,服务业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相应地,中部地区应适当调整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董昕  
解决中国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的关键在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农业转移人口的迁移意愿,尤其是持久性迁移意愿。文章以房租收入比作为农业转移人口家庭住房支付能力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住房支付能力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房租收入比对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的影响显著,而且存在拐点。在拐点之前房租收入比与农业转移人口持久性迁移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在拐点之前,相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收入,住房租赁价格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房租收入比对迁移意愿并不显现出负向影响,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倾向于选择住房价格较高的大城市,而不是住房价格较低的中小城市或小城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麻彦春  
近年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施了“脱欧返亚”的战略转移,对我国直接投资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十分引人注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何出现如此战略转移,在这种战略转移中,对我国投资表现出哪些新特点,面对日本投资者新的挑战,我国企业应采取什么对策,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邵宇开  曾赛星  王浣尘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上海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发展服务业尤为关键。文章首先对上海服务业的总量、速度和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最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所呈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转移的新趋势,指出上海只有有选择的引进现代服务业资本进入,提高集约化程度才是发展的理性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业  朱七一  梁经锐  
企业战略转移是企业成长过程中某一时期所采取的重大战略行动。本文在评论有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战略转移的定义和特征,对企业战略转移的动因、类型、转移程度的划分、决策分析过程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云安  
本文主要介绍和论述了SA8000的提出、内容和作用,以及中国西部企业的战略转移,分析了继ISO9000和ISO14000国际标准后的第一个企业行为道德标准SA8000的实质,从该标准的内容和作用,分析了SA8000对企业尤其是西部企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林  高小斯  
我国乡镇企业,在1993年国内先松后紧的宏观景气条件下,依然创造出令人振奋的成就,其增长幅度超过经济过热的1992年,突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国民经济产值与收入格局。从运动总态势上来看,我国乡镇企业已渡过了最艰难的初始创业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适应不完善市场条件造就的乡镇企业本身的若干企业经营管理特点,必然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化而形成现代规范化、系统化的企业制度与机制。一些大型乡镇企业在这方面作出的抉择,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