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6)
- 2023(12442)
- 2022(10677)
- 2021(10186)
- 2020(8342)
- 2019(19307)
- 2018(19255)
- 2017(36992)
- 2016(20214)
- 2015(22823)
- 2014(22741)
- 2013(22685)
- 2012(20617)
- 2011(18574)
- 2010(18416)
- 2009(16722)
- 2008(16104)
- 2007(14220)
- 2006(12443)
- 2005(10508)
- 学科
- 济(81270)
- 经济(81175)
- 业(61145)
- 管理(51134)
- 农(50808)
- 企(39238)
- 企业(39238)
- 方法(34847)
- 农业(33967)
- 数学(30414)
- 数学方法(30088)
- 业经(23115)
- 中国(20824)
- 财(17977)
- 地方(17927)
- 学(17670)
- 制(14696)
- 发(13158)
- 贸(13123)
- 贸易(13116)
- 易(12769)
- 农业经济(12526)
- 技术(12508)
- 理论(12172)
- 环境(11980)
- 策(11648)
- 和(11347)
- 教育(11044)
- 银(11022)
- 银行(10984)
- 机构
- 学院(285425)
- 大学(282500)
- 管理(115130)
- 济(110628)
- 经济(108198)
- 理学(101130)
- 理学院(99994)
- 管理学(98259)
- 管理学院(97771)
- 研究(94426)
- 中国(69817)
- 农(67758)
- 科学(61204)
- 京(59434)
- 农业(51907)
- 业大(51433)
- 所(47422)
- 财(46451)
- 中心(44130)
- 研究所(43539)
- 江(40924)
- 范(38879)
- 师范(38533)
- 财经(37729)
- 北京(36692)
- 经(34498)
- 州(33336)
- 院(33200)
- 农业大学(32773)
- 经济管理(32280)
- 基金
- 项目(202262)
- 科学(159132)
- 研究(149600)
- 基金(146458)
- 家(127458)
- 国家(126263)
- 科学基金(108463)
- 社会(92928)
- 社会科(87536)
- 社会科学(87514)
- 省(80641)
- 基金项目(79137)
- 自然(70669)
- 自然科(68981)
- 自然科学(68970)
- 自然科学基金(67720)
- 教育(67249)
- 划(66819)
- 编号(63159)
- 资助(58491)
- 成果(50487)
- 重点(44679)
- 部(44257)
- 发(43831)
- 课题(42158)
- 创(41903)
- 创新(38991)
- 科研(38670)
- 国家社会(37632)
- 教育部(37322)
- 期刊
- 济(123605)
- 经济(123605)
- 研究(78762)
- 农(71213)
- 中国(54751)
- 学报(49018)
- 农业(48564)
- 科学(45342)
- 大学(37382)
- 管理(36093)
- 学学(35584)
- 财(32326)
- 教育(31665)
- 业经(26575)
- 融(24592)
- 金融(24592)
- 技术(23479)
- 业(21856)
- 问题(17489)
- 财经(16845)
- 版(16693)
- 经济研究(16495)
- 农业经济(15068)
- 业大(14926)
- 科技(14726)
- 图书(14685)
- 农村(14466)
- 村(14466)
- 经(14170)
- 理论(13811)
共检索到405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舟航 王晓兵 罗仁福 张林秀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的快速增加,农村流动家庭面临着将子女留在农村公立学校就读,或是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城市公立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就读的艰难选择。文章使用作者调查的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上学的安徽籍学生和安徽籍学生户籍所在地农村公立学校上学的儿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估计不同类型学校就读学生之间的数学成绩差距并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安徽农村小学学生的数学成绩要远好于安徽籍在上海打工子弟学校就读学生,学生个人和家庭特征只能解释小部分数学成绩差距,学校设施、班主任质量才是造成学生差距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
自选择效应 学校效应 农民子女 成绩差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詹露露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詹露露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识别出8324个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采用OLS回归模型,以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先分析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再检验其稳健性、分析其异质性,最后揭示教师支持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学业表现明显更差、心理压力明显更大;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显著负向影响有别于非留守儿童,学业压力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小,而心理压力的影响更大,且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家庭收入水平差异和父母文化水平差异而存在异质性,家庭收入水平不高者和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者的学业表现更容易受压力感知的负向影响;教师支持在压力感知对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未发挥调节作用,但却显著弱化了心理压力对非留守儿童学业表现的负向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晓晗 郑磊
根据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家庭的代际闭合包括父母在家庭内部与子女的交流以及在家庭外部与教师和其他家长的联系,这种社会资本形态会影响儿童学业表现。然而基于甘肃基础教育调查数据,发现西部农村家庭的代际闭合对子女学业表现并无显著影响。对此提出三种可能的解释:(1)农村儿童的学业表现主要取决于家庭经济资本而非社会资本;(2)农村父母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制约了社会资本在促进儿童教育发展上的作用;(3)现有的社会资本测量指标不能准确度量农村家庭父母的育儿方式。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代际闭合 学业表现 育儿时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武玮 祁翔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基线数据,本文从同伴效应视角考察了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通过探索随机分班和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发现:第一,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的语文和英语成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数学成绩的影响则并不明显。第二,流动儿童对城市本地儿童形成的同伴效应具有较强的异质性。第三,同伴效应的机制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可以通过改变本地儿童父母的教育期望进而影响城市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同时,流动儿童还可以通过增加班级中不同儿童间共同学习行为的几率影响城市本地儿童的学业表现。本文的发现为流入地政府制定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合政策提供了依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绘 龚欣 尧浩根
本文利用福特基金会课题组2008年初对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概率选择模型考察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转学次数的增加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特别是对女童、初中阶段和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负面影响更大。分性别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只对男童有积极的影响,说明流动儿童家庭可能更倾向于增加男童的教育投入;在分教育阶段模型中,家庭生活状况只在初中有显著正影响;在分学校类型模型中,家庭经济状况在公立学校和有证打工子弟学校有显著正影响。研究建议减少公立学校接受流动儿童的限制,规范收费制度,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流动儿童特别是女童和高年级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丹 易红 鲁志敏
采用学业求助问卷对188名留守儿童与209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业求助行为与求助对象上差异显著;农村留守儿童在执行性求助行为方面性别主效应显著,在回避性求助行为方面性别与年级交互效应显著。寄养儿童回避性求助行为得分显著高于非寄养儿童。
关键词:
初中生 留守儿童 学业求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菊华 段成荣
本文使用2000年人口普查0.95‰数据,比较农村地区11~14岁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的教育机会(定义为是否在学)。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偏高,但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2)与母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得到改善,但与父亲一起留守儿童的教育机会显著降低;独自流动和与父母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受到不利影响,但与母亲一起流动儿童教育机会与其他儿童无显著差异;(3)女童教育机会明显低于男孩,但儿童类型对教育机会的作用不因性别而异。模型分析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教育机会 在学概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苑雅玲 侯佳伟
通过对"2010年北京市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把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多的公立学校和流动儿童少的公立学校,这三类学校接收的流动儿童大体上对应于不同的流动人口阶层,依此为参照,分布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经济水平、社会网络质量、独生子女比例、家庭教育期望和条件等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在流动儿童少的公立学校中,无论学习成绩还是家庭状况,流动儿童和户籍儿童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因素 择校 社会分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利丹
数据分析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高中学龄阶段后,教育机会急剧下降。受父母外出流动影响,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后很快就外出打工,身份过早地从"农村留守儿童"转换为"新生代农民工",很有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对高中学龄农村留守儿童终止学业的影响做深入研究,文章利用"2011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造以平均月收入对数为因变量的6个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守经历、外出年龄等自变量与当前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回归结果证明:留守经历、外出时间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都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得到的留守经历与收入之间的互动关系,还可以对该年龄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机会急剧下降现象做出新的解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以427名3-6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流动儿童学业情绪的现状与特点以及学业情绪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学业情绪良好,女生学业情绪显著高于男生,学业情绪的年级差异显著,学生干部的学业情绪显著好于非学生干部,学业成绩不同的流动儿童学业情绪存在显著差异,流动儿童学业情绪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显著。研究提示要重视调控流动儿童的学业情绪。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业情绪 学习投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红升 靳小怡
利用2013年深圳市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现状,揭示"纽带联结"和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和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儿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城市人身份认同度和本地人身份认同度均比较低,存在身份认同模糊问题,制度性身份认同危机更为严重;"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和本地方言掌握程度,"乡村纽带联结"中老家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制度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城市纽带联结"中家庭有无深圳房产、本地方言掌握程度和深圳生活时长,以及社会距离是流动儿童地域性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乡城纽带联结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的影响可谓异同兼具,不同的社会距离对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均有不同的显著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计海 毛亚庆
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是我国农村教育与学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西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8627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调查,重点考察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师生关系和学校态度等学业心理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学校管理对策。研究结果发现:非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最好;父母都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好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父母单方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表现不佳,尤其是仅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状况最为不佳,值得关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学业心理 学校管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丽娟 郝振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主要社会矛盾的一个体现。由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以及社会教育中的偏差,使得这一群体的儿童面临着严重的教育困境,甚至失教。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留守儿童家庭、农村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入手,但改变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无疑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雪梅 赵可云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新革命,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推进产生了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教育数据。大数据的规模性、多样性、实时性的特性及描述、预测等基本功能,使教育与大数据的结合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优质化反馈和精准化预测。本文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及学习者学习特点,分析了教育大数据解决学习者学业问题的价值,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学业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库、数据分析、可视化反馈、预警与干预、干预效果评测六个相互联通的子系统),并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例构建了学业预警的指标体系,针对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剖析。最后,对系统有效实施的条件及可行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学业预警 系统设计 留守儿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