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2)
2023(8407)
2022(6818)
2021(6068)
2020(5453)
2019(12105)
2018(11886)
2017(23757)
2016(12886)
2015(14161)
2014(13987)
2013(14221)
2012(13060)
2011(11360)
2010(11635)
2009(11268)
2008(11765)
2007(10862)
2006(9792)
2005(9279)
作者
(38376)
(31985)
(31771)
(29987)
(20689)
(15386)
(14445)
(12328)
(12169)
(11662)
(10969)
(10777)
(10753)
(10282)
(10263)
(9722)
(9633)
(9439)
(9275)
(9151)
(8053)
(7999)
(7816)
(7460)
(7283)
(7172)
(7092)
(7001)
(6528)
(6389)
学科
(76880)
(73112)
企业(73112)
(62613)
经济(62533)
管理(57554)
方法(27517)
(25589)
业经(25184)
(21090)
财务(21084)
财务管理(21068)
(20360)
企业财务(20055)
数学(19698)
数学方法(19558)
技术(15831)
农业(15490)
(13411)
(13388)
(12492)
中国(12195)
企业经济(12095)
(11882)
理论(11528)
经营(11368)
(11012)
技术管理(10567)
(9999)
贸易(9994)
机构
学院(194997)
大学(190807)
(87175)
经济(85765)
管理(80635)
理学(68854)
理学院(68283)
管理学(67508)
管理学院(67177)
研究(61976)
中国(50389)
(42667)
(39883)
(36099)
科学(35580)
财经(33443)
(32231)
(30832)
(30290)
农业(28776)
研究所(28685)
业大(28646)
中心(27664)
经济学(25782)
北京(25125)
财经大学(24651)
商学(24517)
商学院(24331)
(23877)
经济学院(23308)
基金
项目(121381)
科学(97139)
基金(90072)
研究(87591)
(78416)
国家(77650)
科学基金(68094)
社会(57262)
社会科(54376)
社会科学(54359)
(48043)
基金项目(47256)
自然(45078)
自然科(44121)
自然科学(44106)
自然科学基金(43423)
(39293)
教育(38850)
资助(37849)
编号(33676)
(33529)
(28948)
(27370)
重点(27105)
(26269)
成果(26259)
创新(26084)
(24033)
国家社会(23589)
教育部(23502)
期刊
(101377)
经济(101377)
研究(57850)
(38245)
管理(36530)
中国(35270)
(33724)
学报(27586)
科学(27272)
农业(23207)
大学(21543)
学学(20858)
(20024)
金融(20024)
技术(18175)
业经(17817)
财经(17452)
经济研究(15836)
(15147)
(15124)
问题(13143)
技术经济(12937)
教育(12694)
财会(12201)
世界(11397)
(11355)
现代(10755)
国际(10752)
会计(9894)
商业(9823)
共检索到298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文忠  
从世界各国跨国企业的发展规 律来看,跨国企业投资的区位选择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成本指向性投资,发达国家由于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劳动成本已失去比较优势,不断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那里的廉价劳动力为手段维持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二是市场指向性投资,这种区位选择行为主要是为避免人为的运输费增加以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在国外生产以确保国际市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忠  
本文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在实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日资和韩资企业对华投资环境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投资模式和投资区位空间演化等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文忠  
本文从经济区位论的角度出发,首先就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规模和产业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总体区位特征、不同产业区位指向和销售区位等方面对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进行了研究,并就日资和韩资企业最近投资区位态势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宗芳宇  路江涌  武常岐  
双边投资协定是两国政府为了促进和保护双边投资签署的协议。作为特定的联系两国的双边制度因素,双边投资协定给企业提供了不同于国家制度环境的保护,因而对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建立了关于双边投资协定、东道国制度环境与母国制度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作用的研究框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9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本文有三点发现:首先,双边投资协定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其次,双边投资协定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的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此外,双边投资协定还能够弥补母国制度支持的不均衡性,对于帮助非国有企业到签约国投资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铁军  刘传哲  
本文从23个国家在经济、制度和政策三方面选取了11个变量,通过对截面数据的逐步回归,筛选出了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合理的区位选择路径。结论为:中国能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受东道国GDP、外资政策、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的显著影响。中国能源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时,应首先考虑与我国贸易联系紧密的东道国;其次,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减轻企业获取能源开采经营权的阻力;最后加强与东道国沟通,争取有利的优惠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素昆  袁然  
在分析不同投资区位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选取46个样本国家(地区),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GM(1,1)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对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在逐步减弱;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应逐步减少对周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并加快发展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本芳  张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我国企业进行区位选择的因素。在研究中采用理论探索的方法,分析了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影响的几大因素。借鉴"引力模型"的原理,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新的计量统计模型。通过2004、2005年的宏观数据验证本文的假设,认为贸易、劳动成本、距离和国家类别等因素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时,应当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的考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庄序莹  唐煌  林海波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冰  胡美林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并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新取向,高新技术企业也只有真正嵌入集群网络中,才能更好地获取集群创新资源。深入探究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孙乾坤  包歌  郑玮  
基于2000—2011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商务部的《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相关数据,将投资目的地划分成"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两种类型,运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所有权(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的视角检验了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高生产率优势对于促进企业选择到"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推动作用不大,但能显著地促进企业选择到非"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相比于对非"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对于企业选择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影响更大,且更加显著;企业在选择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其与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弥补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不足。此外,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企业的生产率和所有权异质性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进行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方方  赵永亮  
运用企业异质性模型框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选择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广东省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考察,进而探索中国企业生产率异质带来的OFDI区位选择差异。结果表明,进行OFDI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并且企业生产率在不同区位所表现出的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在亚洲地区效应最为显著;在OFDI扩展边际上,企业生产率越高,其进行OFDI的东道国数量越多;具有更低生产率阈值的东道国,其所吸收的中国OFDI越多。本文也印证了OFDI的跨越贸易壁垒行为,即东道国实施的关税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晓宁  
运用2001—2009年1569家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样本数据,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的东道国因素和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实证考察。研究表明:企业生产率、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等变量均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市场规模、自然资源和制度环境变量对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决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东道国税率水平、劳动力成本、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变量与企业选择该东道国投资的概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企业性质来看,私营企业相比于国有企业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反应更加敏感;从洲际比较来看,相对于在亚洲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敏  刘金山  李雨培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国OFDI(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但许多研究尚不全面和深入。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中国对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的OFDI流量数据,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投资引力模型,把母国投资动机和东道国制度相结合,共同研究东道国制度和双边制度距离对中国OFDI以及不同投资动机OFDI投资选择和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政治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和规模影响不显著;东道国经济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东道国文化制度对中国OFDI投资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2)三种制度距离绝对值对中国OFDI投资规模影响显著为正,中国OFDI呈现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琳  杨东群  秦路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深化,目前中国企业具有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和现实需要,近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我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东道国区位选择和路径安排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