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4)
2023(18479)
2022(15374)
2021(14093)
2020(11602)
2019(26125)
2018(25557)
2017(48192)
2016(25755)
2015(28344)
2014(28363)
2013(28200)
2012(26147)
2011(23715)
2010(24298)
2009(22508)
2008(22654)
2007(20356)
2006(18541)
2005(17092)
作者
(77303)
(64466)
(63952)
(60782)
(41235)
(30920)
(29006)
(25033)
(24589)
(23075)
(22163)
(21259)
(20958)
(20615)
(20146)
(19642)
(19094)
(18869)
(18721)
(18551)
(16254)
(16028)
(15716)
(14806)
(14605)
(14402)
(14351)
(14285)
(12832)
(12653)
学科
(125984)
经济(125845)
(95069)
管理(90168)
(86613)
企业(86613)
方法(44901)
数学(35497)
数学方法(35164)
(33925)
业经(33807)
中国(32346)
(31258)
地方(30357)
(23396)
(23128)
技术(23111)
财务(23084)
财务管理(23056)
(22117)
农业(21973)
企业财务(21914)
(21356)
贸易(21337)
(20663)
(20317)
(19727)
理论(19153)
(18769)
环境(18480)
机构
学院(378225)
大学(373115)
(164770)
经济(161486)
管理(146189)
研究(132335)
理学(123792)
理学院(122400)
管理学(120681)
管理学院(119940)
中国(103200)
(79647)
科学(78977)
(76661)
(67402)
(63154)
研究所(60471)
中心(60277)
(60261)
财经(59372)
业大(54377)
(53627)
北京(50888)
经济学(50013)
农业(49070)
(48142)
(47922)
师范(47520)
(47483)
经济学院(44688)
基金
项目(242646)
科学(191139)
研究(176773)
基金(175124)
(153422)
国家(152000)
科学基金(130431)
社会(114103)
社会科(108250)
社会科学(108223)
(96078)
基金项目(92272)
自然(83952)
自然科(81865)
自然科学(81839)
自然科学基金(80399)
教育(80093)
(79849)
资助(71046)
编号(69790)
(56536)
成果(56046)
重点(54772)
(52803)
(51792)
课题(49633)
创新(48365)
国家社会(47145)
科研(45422)
教育部(45299)
期刊
(197074)
经济(197074)
研究(115980)
中国(79701)
管理(62786)
(62705)
(56738)
学报(55797)
科学(54156)
大学(42382)
学学(40291)
(38496)
金融(38496)
农业(38125)
教育(37455)
技术(37386)
业经(31796)
经济研究(31678)
财经(30563)
(26548)
问题(25045)
(22466)
技术经济(21784)
(20701)
国际(18527)
现代(18470)
世界(18206)
商业(17937)
科技(17765)
经济管理(16970)
共检索到594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浩然  
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样本为例,结合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双重差分法(DID),研究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是否为择优选择,以及政策实施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是一种择优选择,开发区在行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设立的概率更大,并且政策提升了地区企业的生产率。(2)对于发展水平具有优势的企业和处于相对劣势的企业,政策对优势企业的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大。(3)政策实施后,这种比较优势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整体上先上升后下降,即整体上呈现倒"V"型特征。劣势企业可以借助政策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发挥后发优势逐步实现对优势企业的追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景  刘坤  
以中国2004—2018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即开发区在建立初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开发区建立一段时间后,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成立之初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区域差异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景  刘坤  
以中国2004—2018年26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建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U"型趋势,即开发区在建立初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开发区建立一段时间后,会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且成立之初的抑制作用主要源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区域差异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朴商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纪昌  侯洁琼  张奇  
产业结构调整是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文章以2010年建设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个东部城市为研究对象,未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个东部城市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采取倾向性匹配得分方法重新选择实验组与对照组之后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证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方面,仍可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攀  王兴平  贺志华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开发区发展趋于成熟,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空间发展历程,探究企业空间拓展与开发区空间配置之间的矛盾,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开发区按照"企业-产业-园区"一体化模式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开发区空间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企业用地规模和更新产业类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经济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北京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郑国  
我国很多开发区目前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为开发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整个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在详细剖析开发区严重职住分离现象及其后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  令晓峰  侯智珩  
经济活动催生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矿业经济的发展推动矿业城市的兴起。矿业城市在发展初期会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在是否依托已有城市的问题上,进行多种试探性的建设尝试,并最终进行抉择。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处于发展初期的新疆准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准东在产居关系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尝试,但这些模式并不成功,且面临与以往稍有差异的新问题和需求:以80、90后员工为主体的产业工人对于生活的方式有不同的追求,企业的运营也产生不同以往的诉求,这些问题影响了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进而针对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论证,并探讨在新城发展的不同时期如何实现与周围县市的共赢,提出战略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智  叶尔肯·吾扎提  梁宜  张若琰  刘卫东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和先导力量,引领着地方经济的转型和增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对中国经济格局是否存在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又如何表现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议题。文章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当地经济作用关系归纳为增速效应与溢出效应两种形式,并通过地理加权回归等空间计量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刻画,研究发现:①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以及增加值分布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格局,并主要集中在由长江经济带,以及长三角以北的沿海经济带组成的反"L"形区域。②高增速效应区域由西北转向东部沿海,最后集中于长江经济带,而高溢出效应区域则由西部转向东南,最终集中于中部地区。③根据增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数值关系,可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的作用类型分为高增速高溢出、低增速高溢出、高增速低溢出以及低增速低溢出效应四种类型。其中高—高型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中游,高—低型分布在西北以及东部沿海,低—高型分布在中部以及东北地区,而低—低型则主要分布于环渤海和江苏以及内蒙古、甘肃和陕西一带。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更进一步地加强东部地区经济优势。文章提出: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和转型过程中,应注重增速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均衡发展,提升自身增速的同时,积极融入到区域经济以及社会网络中去,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晓筝  许馨文  马卫国  
本文从开发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入手,将现有的开发区分为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双强的优秀开发区、经济实力和经济效益居中或偏上的可扶持开发区、经济实力或经济效益喜忧参半的开发区、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双差的落后开发区四种类型以及目前存在的七类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星  
1992年8月5日到8日,我用4天时间,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了一点调查.在开发区,同政策研究室、经济发展局、工商物价局的同志进行座谈;参观了大连保税区、工业团地、石油化工区、五彩城商贸区和大窑湾港区;阅读了有关资料.现将所见情况报告于下. 第一个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开发区.从1984年10月15日动工兴建,八年创业,已经在一片盐碱滩涂和丘陵起伏的山野上,建立起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开发面积,吸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中俊  包训文  
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切入点,从文化产业和经济技术互动的角度,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进行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价值链分析、文化产业和经济关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渔村  
14年前,这里曾是芦苇、水稻、烂泥塘;14年前,这里还是小桥、流水、田埂道。可今天,14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这里高楼丛立,绿树掩映,喷泉广场,倩影摇曳,人车穿行其间,宛为一幅动人的现代化城市水粉画!一位前来投资的老华桥惊喜地说:“这里简直是海市蜃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仉培宏  韩增林  
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面向世界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之一。2009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占大连全市的22.7%;工业总产值实现2331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