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3)
- 2023(9365)
- 2022(8090)
- 2021(7530)
- 2020(6623)
- 2019(15599)
- 2018(15919)
- 2017(30456)
- 2016(16950)
- 2015(19174)
- 2014(19559)
- 2013(19177)
- 2012(17915)
- 2011(16304)
- 2010(16706)
- 2009(15871)
- 2008(16230)
- 2007(14744)
- 2006(12916)
- 2005(11964)
- 学科
- 济(68056)
- 经济(67959)
- 管理(51000)
- 业(47100)
- 企(39780)
- 企业(39780)
- 方法(30477)
- 数学(26605)
- 数学方法(26330)
- 财(21700)
- 制(20596)
- 农(18673)
- 中国(18003)
- 业经(15212)
- 体(13963)
- 学(13535)
- 贸(13337)
- 贸易(13334)
- 银(13220)
- 银行(13191)
- 易(12956)
- 务(12673)
- 财务(12639)
- 财务管理(12597)
- 行(12533)
- 融(12427)
- 金融(12423)
- 地方(12372)
- 企业财务(11910)
- 体制(11660)
- 机构
- 大学(244210)
- 学院(242150)
- 济(102725)
- 经济(100509)
- 管理(90901)
- 研究(84854)
- 理学(77131)
- 理学院(76237)
- 管理学(75026)
- 管理学院(74535)
- 中国(66517)
- 京(51926)
- 财(51867)
- 科学(49998)
- 所(44081)
- 农(42378)
- 财经(39493)
- 中心(39382)
- 研究所(39374)
- 江(38833)
- 经(35571)
- 业大(35246)
- 农业(33164)
- 北京(33127)
- 经济学(31916)
- 范(31393)
- 师范(31078)
- 院(30353)
- 州(30058)
- 财经大学(29028)
- 基金
- 项目(153322)
- 科学(119950)
- 研究(113285)
- 基金(110586)
- 家(96022)
- 国家(95225)
- 科学基金(80680)
- 社会(71407)
- 社会科(67587)
- 社会科学(67564)
- 省(59862)
- 基金项目(58477)
- 教育(53181)
- 自然(51082)
- 划(50514)
- 自然科(49836)
- 自然科学(49819)
- 自然科学基金(48967)
- 编号(46494)
- 资助(45223)
- 成果(39712)
- 部(35125)
- 重点(35084)
- 制(32743)
- 发(32729)
- 课题(32720)
- 创(31810)
- 教育部(30167)
- 创新(29881)
- 性(29799)
共检索到37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振登 ,魏志渊
自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县级以上科研机构先后完成了事业费划转归口、分类管理工作;一系列配套政策相继出台,逐步为科研机构经济自立创造了条件。拨款制度的改革推动了科研机构改变自己的运行机制,进一步面向经济,促进了技术市场的发展和各种形式的技工贸、技农贸联合体的形成。拨款改革作为全国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展健康,形势很好。一、科技拨款制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一)拨款制度改革促进了科技运行机制发生可喜的变化。1、全国科研机构的科学事业费已纳入新的拨款运行轨道。经过两年来的拨款改革,从中央到省、地、市、县科研机构的科学事业费指标划转和研究机构的分类工作基本完成。计有:中央部门科研事业机构1037个,省(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级科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海雄
拨款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建立一种新的运行机制。通过改变拨款方式,实行技术成果商品化,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使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1986年开始,国家科委着手在全国推动科学事业费的拨款制度改革工作。当年完成了国务院民口各部门科研机构事业费的划转和科研单位的分类工作。各省市的划转和分类工作也相继于1987年底全部完成。目前,全国42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央57个部门已经纳入改革渠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建龙 孙文基
高校生均拨款是一个重要的经费分配指标,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现行生均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生均拨款制度不够合理。现行生均拨款制度下,高校所得财政拨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计划内招生人数的多少。虽然考虑了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科之间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太小,缺乏有效分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建龙 孙文基
高校生均拨款是一个重要的经费分配指标,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现行生均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生均拨款制度不够合理。现行生均拨款制度下,高校所得财政拨款的多少主要取决于计划内招生人数的多少。虽然考虑了不同层次学校和学科之间的差别,但是这种差别太小,缺乏有效分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振登 ,马锡冠
一年来,国家科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在科技运行机制方面,首先对国务院民口56个部门和地方38个省、市(包括计划单列城市)所属的全部2680个科研事业单位(其中部属科研事业单位977个,省属科研事业单位1703个,共有职工55万人,事业费约25亿元,人员和事业费分别占全国科研机构的71.4%和80%),按其科技活动的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别的研究机构,实行了不同的科技拨款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永宁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改革打破了中央统一包办高等教育的投资体制弊端,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投入责任制度,构建了动态调整的生均拨款制度和以绩效为导向的拨款模式,提升了拨款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但是仍存在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财政支持体系设计尚不健全、拨款缺乏有效的绩效监测和考评机制等问题。为有效解决拨款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应注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立法保障工作,确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根本的拨款目标,建立拨款中介机构,完善财政支持体系设计,多方位健全财政资金的供给机制与分配机制,建立质量评估与拨款相结合机制等。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拨款制度改革 政府经费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甫香
部门预算下江苏省属高校生均拨款制度经历了数次变革。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变革过程、特点,发现尚需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
江苏高校 生均拨款 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景顺 李莹 石勇 李丙秋
全面推进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是政府引导和促进高校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对高校财政供养评价机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剖析地方公办本科高校管理现状、面临的形势及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和高校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现行预算拨款模式缺陷三个层面,阐释了在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时期,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针对辽宁省实施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及其对学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树立和践行"大学经营"理念、大力支持内涵发展、优化财务管理体制、完善财务内控体系、规范财务运作和资产管理等高校财务管理战略及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振登 ,邓天佐 ,王关昌 ,朱海雄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开展的科技拨款制度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五年来,通过对科研机构实行经费的分类管理和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的调控,有效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一种适应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新的科技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拨款制度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健康、顺利地发展。科技拨款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庆法 亓玉芳 徐贵丽
财政预算拨款是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基础+发展”的高校财政拨款模式重支出轻效益,不利于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改革高校财政拨款模式势在必行,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拨款制度,有效发挥财政拨款在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文章以山东省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为契机,分析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效果,总结成效,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建议。
关键词:
受众视角 预算拨款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瑜琛 刘国 胡军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的理念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绩效拨款也越来越多地被强调、关注和讨论,如何有效实施绩效拨款无疑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文章以高校财政拨款供给侧改革为背景,分析总结美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实践经验,探究其政策变迁及成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希冀对我国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的实施提供借鉴。同时以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绩效拨款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构建高校分类评价管理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培育高精尖人才、推进高水平科研产出成果、使财政资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
财政供给侧改革 绩效拨款 高等教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线联平 孙志军 陶春梅 梁岩松
拨款制度作为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一个核心部分,由拨款组织结构体系和拨款机制构成。拨款制度涉及三个问题:如何通过财政拨款制度的改进促进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采取什么样的经费分配方式使资金使用更加公平、有效?如何将对高等学校的评估结果纳入拨款过程以建立完善的问责机制?基于这些问题,笔者在对英格兰的实地考察中,重点考察了其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在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分析高等教育拨款制度的基本框架,分析英格兰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的具体构成与特征;简要概述近几年北京市在这方面的改革经验,进而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拨款制度 分配机制 问责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冬
1991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先后颁发了14份文件要求各地要制定和落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但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生均拨款制度建设不健全、落实不彻底、地区性差异、制度先天性不足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从观点上重视生均拨款制度的落实,强化生均拨款制度的法律性,积极实施"国家拨款基数+综合奖补"分配办法,归口管理刚性执行生均拨款政策,基于专业差异建立绩效经费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奖惩机制从而保证国家生均拨款制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生均拨款 绩效经费 奖惩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晓俊 岳希明 王怡璞
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财政的最基本政策目标。在目前的财政体制下,基本公共服务绝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何种形式的转移支付资金更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呢?在我国地方政府"重投资轻民生"的支出偏好条件下,本文从理论及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论证用途指定较为宽泛,并按因素法分配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即分类拨款)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最有效。它不仅可以避免中央政府过度干预地方政府支出,从而保障了支出分权带来的效率,同时可以消除项目拨款在资金分配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明伟,蒋祖武
本文以1986~1988年全国自然科学领域中县以上部门属全民所有制独立的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科研机构”)科技统计年报基础数据为素材,从减拨科学事业费的角度剖析我国近几年科技体制改革给科研机构带来的变化。一、科研机构的科技任务和经费正逐步由单纯靠国家切块分拨的行政管理办法,向多渠道获取的管理办法转变,科技经费有所增加。实行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性措施,目的是尊重价值规律,发挥经济杠杆作用,促使大部分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需要,以增强经济、技术的责任,产生具有主动适应生产和经济需要的内在动力,使科研机构在从事经济和社会服务中获取收益,取得各方面经费的支持,从而提高自我武装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986~1988年全国减拨事业费的科研机构占全国科研机构的比例由30%上升至44%,人员比例由41%上升到57%,其中完全自立的机构(含成立时就无事业费的机构)占全国科研机构的比例由11%上升到1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