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
- 2023(1628)
- 2022(1440)
- 2021(1445)
- 2020(1170)
- 2019(2977)
- 2018(2778)
- 2017(5517)
- 2016(2784)
- 2015(3198)
- 2014(3352)
- 2013(3376)
- 2012(3097)
- 2011(2846)
- 2010(2685)
- 2009(2770)
- 2008(2963)
- 2007(2654)
- 2006(2452)
- 2005(2418)
- 学科
- 银(14325)
- 银行(14180)
- 行(13007)
- 制(10740)
- 济(9505)
- 经济(9495)
- 业务(8858)
- 度(7965)
- 制度(7964)
- 银行制(7714)
- 融(6697)
- 金融(6695)
- 业(5837)
- 管理(5830)
- 企(5319)
- 企业(5319)
- 方法(5242)
- 数学(4581)
- 数学方法(4555)
- 中国(3201)
- 体(2983)
- 体制(2798)
- 财(2554)
- 贸(2235)
- 贸易(2226)
- 组织(2008)
- 业经(1978)
- 易(1953)
- 务(1774)
- 财务(1767)
- 机构
- 大学(37982)
- 学院(36179)
- 中国(18541)
- 银(16575)
- 济(16248)
- 银行(15887)
- 经济(15859)
- 行(14725)
- 管理(13987)
- 研究(12130)
- 理学(11119)
- 理学院(11005)
- 管理学(10766)
- 管理学院(10693)
- 财(9675)
- 京(8495)
- 融(8332)
- 金融(8225)
- 财经(7370)
- 中心(7127)
- 经(6750)
- 农(6743)
- 人民(6577)
- 江(6432)
- 科学(6017)
- 所(5996)
- 国人(5895)
- 中国人(5878)
- 州(5807)
- 中国人民(5782)
共检索到71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亦武
本文首先分析了拨备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意义,然后对照国外商业银行的拨备制度,指出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五级分类法 拨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德福 刘守柱 孟广新 杜德清
工商银行商业性运作不可回避的二个问题张德福,刘守柱,孟广新,杜德清作为国家重要金融机构的工商银行,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转变职能和经营战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工商银行商业性运作谈几点思考。一、消除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呆滞贷款工商银行商业性运作目前最大的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课题组 李民 王沛英
本文首先对各种拨备计提从理论体系、计提方法、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价,为提出适合我国的商业银行拨备制度奠定了基础;其次,创造性地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角度对贷款拨备方法进行了分类,从而得出了动态拨备制度紧扣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核心问题,从而具有更强的科学性;最后,借鉴了国际上关于银行监管标准和会计准则协调的最新理念(监管收益表等),结合我国现有监管指标(拨备覆盖率)体系,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简便易行的动态拨备模型,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动态拨备 制度研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在内的五部门DSGE模型,从拨备计提强度和平滑程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拨备监管的经济波动效应。研究发现:(1)适度降低拨备计提强度不会加大经济波动,在拨备计提平滑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一举措能够较为显著地改善经济运行绩效;(2)拨备计提的平滑程度不断提高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3)随着动态拨备制度的不断深化,降低拨备计提强度对于改善经济波动的效果逐渐递减,且在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下其具体影响效果不同。监管当局可以考虑适度降低拨备监管强度,避免商业银行因利润考核压力而从事高风险资产配置活动,进而诱发金融风险、放大经济波动;同时,加快推进和完善动态拨备制度应该成为我国未来拨备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袁庆禄
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基础,基于已发生损失理念的减值计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周期的作用,存在较多弊端。在我国,研究建立科学的、具备逆周期特征的动态拨备制度对增强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我国商业银行拨备制度演进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对近期监管部门提出的动态拨备监管新规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新的监管标准进一步优化了原有的拨备体系,体现了动态拨备思想,但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拨备新规在制度基础、数据基础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依然面临挑战,我国需要对商业银行拨备的计提实施差别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分析了有关贷款减值问题的国内、国际规则以及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减值的典型做法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际先进银行贷款减值的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会计准则 贷款 减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友刚 严艳
本文以2002—2016年间8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的周期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这种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从而放大信贷供给,但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受到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贷款拨备行为对信贷供给的影响甚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银行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拨备与信贷关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商业银行全面竞争新时代下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完善贷款拨备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贷款拨备 顺周期性 银行竞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恩伍 顾楠
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前瞻性地计提贷款准备金具有必然性。银行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预见性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金融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Ⅱ)从资本监管的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信用风险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规范。本文从国内外上市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目前会计标准和监管标准的简要对比,对其贷款拨备计提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力求通过二者关键因素的分析,从而建议商业银行有可能在实施BaselⅡ和会计准则过程中找到一个兼容并蓄的应用方案。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洁超 范从来 杨冬莞
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在内的五部门DSGE模型,从拨备计提强度和平滑程度两个维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拨备监管的经济波动效应。研究发现:(1)适度降低拨备计提强度不会加大经济波动,在拨备计提平滑程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一举措能够较为显著地改善经济运行绩效;(2)拨备计提的平滑程度不断提高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3)随着动态拨备制度的不断深化,降低拨备计提强度对于改善经济波动的效果逐渐递减,且在技术冲击和金融冲击下其具体影响效果不同。监管当局可以考虑适度降低拨备监管强度,避免商业银行因利润考核压力而从事高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俊
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已经成为衡量财务状况和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人对拨备覆盖率指标的内涵和实际运用进行了评价和研究,认为拨备覆盖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其内在的局限性,可能扭曲对商业银行的评价,文章还通过对该指标的详细解析提出政策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友刚 陈欣欣 李占阳
贷款资产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资产,贷款拨备为商业银行起到贷款资产坏账风险的早期预警和资本缓冲作用。我国商业银行在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贷款拨备的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会计准则模糊不清、人为主观操纵和历史数据不完备等。这些问题将会降低贷款拨备计提的准确性。本文针对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现状进行具体讨论与分析,对我国银行业内部风险管理、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贷款拨备 商业银行 会计估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志芳
为补偿风险资产的预期损失,商业银行要计提风险拨备,这一行为与资本监管、财务绩效、信贷周期等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性质。通过选用2005~2010年我国7家样本银行的相关数据,建立风险拨备率与相关变量之间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行为与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等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计提的自觉性较差,风险拨备不能充分反映资产的预期损失,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风险拨备行为的有效性不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苗雨峰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之一就是银行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提取的减值准备具有亲周期性。会计准则要求银行运用现金流折现法(DCF)等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提取拨备。这种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基础,基于已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温信祥 王刚 郭晓赟
本文首先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会计理论角度研究分析了建立风险拨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其次回顾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五家上市银行2004年年报,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风险拨备管理情况和制度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拨备体系的构想,结合上市银行计提减值准备的实际情况,对贷款、投资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计提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在实施全面风险拨备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转变观念、规范操作、加强审计和监管力度、加大配套环境和制度建设等问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拨备 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盛昌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监管是全世界金融管理当局共同面临的难题,拨备覆盖率是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中国银监会监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硬指标。本文立足信用风险理论,在对拨备覆盖率的基本属性及其拨备覆盖率作为信用风险监管指标的内在缺陷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拨备充足率的概念和建立动态调整的拨备充足制度的监管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理论的充实及其监管水平的提升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