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6)
2023(9761)
2022(8581)
2021(8184)
2020(7195)
2019(16894)
2018(16974)
2017(33157)
2016(18145)
2015(20972)
2014(21162)
2013(20973)
2012(19413)
2011(17547)
2010(18214)
2009(17091)
2008(17187)
2007(15927)
2006(13908)
2005(12382)
作者
(53823)
(45544)
(45136)
(42979)
(28514)
(21836)
(20565)
(17834)
(16990)
(16192)
(15385)
(15360)
(14426)
(14273)
(14084)
(14034)
(13992)
(13230)
(13025)
(12988)
(11465)
(11346)
(11272)
(10498)
(10349)
(10312)
(10275)
(9991)
(9248)
(9222)
学科
(82048)
经济(81968)
(58333)
(46946)
管理(45447)
方法(38341)
(37676)
企业(37676)
数学(34580)
数学方法(33964)
农业(30941)
业经(20327)
中国(19385)
(17038)
(15737)
地方(15147)
(15053)
(14549)
贸易(14544)
(14167)
(12326)
理论(12147)
(11934)
银行(11907)
技术(11589)
(11527)
(11313)
(10868)
金融(10866)
(10712)
机构
学院(267989)
大学(263303)
(111631)
经济(109321)
管理(104757)
理学(90566)
理学院(89641)
研究(87985)
管理学(87751)
管理学院(87291)
中国(68468)
(64590)
(55442)
科学(55409)
农业(49873)
(47813)
业大(46816)
(45910)
中心(42286)
研究所(41697)
(41402)
财经(38011)
北京(34748)
(34409)
(34329)
师范(33998)
经济学(32837)
(32401)
经济管理(31014)
农业大学(30832)
基金
项目(175511)
科学(137266)
研究(128317)
基金(125785)
(110117)
国家(108841)
科学基金(92495)
社会(79862)
社会科(75309)
社会科学(75284)
(71026)
基金项目(66319)
自然(59984)
教育(59384)
自然科(58560)
自然科学(58544)
(58346)
自然科学基金(57495)
编号(54356)
资助(52625)
成果(43513)
重点(39317)
(39152)
(38252)
课题(36792)
(36489)
(35547)
创新(34000)
科研(33783)
教育部(32946)
期刊
(127297)
经济(127297)
研究(73633)
(66645)
中国(53665)
农业(44865)
学报(42837)
科学(39936)
(36299)
管理(34367)
大学(32860)
学学(31277)
教育(27634)
业经(26900)
(25999)
金融(25999)
技术(25154)
(22683)
财经(18195)
问题(18135)
经济研究(18010)
统计(15563)
(15546)
(15289)
技术经济(14904)
农村(14681)
(14681)
世界(14411)
农业经济(14142)
(14012)
共检索到396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志耿  黄婧  
家庭农场须具备必要的土地经营规模,如果经营这些土地所获得的务农收入达到或超过外出打工的收入,那么家庭农场主就能在理论上实现自立。但现实生活中家庭农场主很难实现经济或人格意义上的自立,其原因在于成功的家庭农场经营除了要具备土地要素外,还要具备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等方面的要素。在当前农村,不稳定的土地转包租约、不算富裕的资金实力、不够充足的季节性工人、不能承受各类经营风险,共同造成当前家庭农场主自立能力不强、职业忠诚度较差。因此,家庭农场是一件"舶来品"和"奢侈品",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家庭农场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郜亮亮  杜志雄  谭洪业  
本文基于全国31省在2014—2018年监测数据,对家庭农场的农场主的年龄、教育水平等特征及变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场主性别呈"男九女一"特征;农场主平均47岁;农场主学历教育水平方面,50%~60%为初中及以下,至少1/3为高中(中专或职高),10%左右为大专及以上(含本科和研究生);八到九成农场主接受再教育培训,平均每年接受3类培训;农场主平均有5~7年规模经营经历,但越来越多的没有规模经营经历和经历短的人成为农场主;近六成农场主有1种以上从业经历,他们至少有2种经历,最多的有6到9种经历;八成农场主是本村的,九成是本乡的。本文认为下一步应完善农业劳动力市场,健全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农业职业化步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司海平  牛兴奎  李武林  李艳玲  孙昌霞  
以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最适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影响因素,为推进我国家庭农场规模化发展提供借鉴。采用问卷调查、电话采访和实地调查等形式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对比分析,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家庭农场收益的经营面积、粮食单均产量等9个因素建立了单位面积收益回归模型,探索了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影响,并提出了三种面向家庭农场的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河南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在12.1~13.34 hm~2之间。经过比较,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家庭农场单位面积收益和各个影响因素方程基本一致,通过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拟合,最大回归残差仅为2.67%,二者的拟合度很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忠好  岳佳  蔡颖萍  
利用2018年全国家庭农场监测项目1085户粮食生产类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经营规模变动对特定类型家庭农场采用特定现代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与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家庭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家庭农场自有农机数量、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与龙头企业合作和当地是否提供技术及培训等对家庭农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着一定的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丽霞  
利用2011—2016年安徽省17个县区342个农场组成的1313个样本微观调查面板数据,实证估计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农场投资非效率的影响,并基于此进一步考察家庭农场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问题。结果显示:(1)非效率投资现象在家庭农场普遍存在,其中具有投资不足现象的农场数量更多,但其土地经营规模显著低于具有过度投资现象的农场;(2)土地经营规模对不同类型的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对于具有投资不足现象的农场,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越能有效抑制投资不足,而对于具有过度投资现象的农场,土地规模越大,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鉴于前者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数量更多,因此总体上看,家庭农场具有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对非效率投资行为呈现出抑制效应。基于此,扩大融资渠道、引导适度规模、加强管理培训、建立长效机制是改善家庭农场非效率投资,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危薇  杜志雄  
家庭农场作为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引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围绕其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展开研究对积极培育家庭农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530个粮食型家庭农场数据考察了新时期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结果表明,粮食型家庭农场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但随着劳动力市场、机械(租赁)市场的愈加活跃,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将下降得越慢。研究还发现,尽管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将随着雇工工资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但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可以弥补该下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晓康  郭红东  
本文叙述了美国家庭农场主老龄化和家庭农场继承转型的现状以及老龄化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的问题,归纳了老龄化形成的原因,以及美国政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作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美国的经验对中国应对农业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李友艺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小或过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未来中国农业经营应该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在尊重中国农业小农户经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从实际出发,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建军  吴学兵  
家庭农场良好的规模经营效益,对于应对"谁来种田"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应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湖北省荆门市66家种植类示范家庭农场为例,在结合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制约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及其效益的因素,认为影响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与效益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土地流转、雇工状况、农场主的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等,并从做大做强家庭农场的角度,提出了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延廷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铁毅  王雪琪  邹伟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