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515)
2022(1266)
2021(1274)
2019(2562)
2018(2487)
2017(5367)
2016(2901)
2015(3440)
2014(3607)
2013(3586)
2012(3389)
2011(3216)
2010(3331)
2009(3390)
2008(3699)
2007(3742)
2006(3540)
2005(3537)
2004(3422)
2003(3372)
作者
(9067)
(7322)
(7192)
(7117)
(4797)
(3535)
(3460)
(3042)
(2841)
(2722)
(2627)
(2614)
(2556)
(2516)
(2512)
(2309)
(2304)
(2152)
(2133)
(2040)
(1951)
(1799)
(1798)
(1786)
(1775)
(1744)
(1632)
(1623)
(1560)
(1495)
学科
(14929)
银行(14784)
(13581)
(11608)
(10600)
经济(10587)
业务(9166)
(8370)
制度(8369)
银行制(7890)
(7382)
金融(7381)
管理(7093)
(6682)
(6333)
企业(6333)
方法(4808)
中国(3771)
数学(3606)
数学方法(3576)
(3518)
理论(3289)
体制(3235)
(3146)
(2982)
教育(2327)
业经(2312)
(2171)
(1976)
财务(1968)
机构
大学(47258)
学院(44150)
中国(20604)
(18483)
(18215)
银行(17769)
经济(17703)
(16543)
管理(14704)
研究(14221)
(12201)
理学(10839)
理学院(10704)
管理学(10582)
(10502)
管理学院(10481)
财经(9207)
(8956)
金融(8848)
(8810)
人民(8330)
(8214)
中心(8104)
(7899)
(7490)
国人(7402)
中国人(7383)
(7275)
中国人民(7223)
科学(7152)
基金
项目(19727)
研究(15617)
科学(15221)
基金(14673)
(11805)
国家(11690)
社会(9996)
科学基金(9939)
社会科(9490)
社会科学(9483)
教育(7626)
基金项目(7121)
(6804)
资助(6728)
成果(6527)
编号(6274)
(5955)
自然(5622)
自然科(5480)
自然科学(5480)
自然科学基金(5398)
(4896)
(4816)
课题(4583)
教育部(4540)
重点(4389)
人文(4298)
社科(4284)
大学(4111)
国家社会(4095)
期刊
(24842)
金融(24842)
(22949)
经济(22949)
研究(21946)
(10878)
中国(10352)
学报(6944)
财经(6692)
(6341)
教育(6115)
科学(5731)
管理(5658)
(5592)
大学(5492)
学学(4977)
理论(4155)
农村(4151)
(4151)
实践(3859)
(3859)
农村金融(3535)
国际(3408)
问题(3214)
(3006)
论坛(3006)
(2969)
经济研究(2908)
图书(2785)
技术(2776)
共检索到89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赞华  
拥有与效用──从银行存款说到猫论张赞华当你把属于自己的一笔钱存入银行的时候,你可曾想过:这笔钱放在你的口袋里与放在银行的钱柜里,这两者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区别?对你来说,这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位置移动。这笔钱是你的还是你的,无论是放在自己口袋还是放在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本文以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为背景 ,对中国金融机构“存差”扩大的原因及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指出了对银行存款存在的误解。本文的结论是 :银行存款是银行提供信用的形式 ,银行“存差”的形成是金融机构资产业务结构调整和储蓄持续上升的结果 ,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不能以存款的多少去衡量。目前现阶段 ,适度放松金融监管 ,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保持商业银行正常的贷款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胜发  
我国银行存款计息方法黄胜发利息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我国国内的各种金融机构者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和计息方法,这对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就自1993年3月1日起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储蓄管理条例》和最近三期利率(见表一)表介绍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存款的数额不断扩大。探究银行存款增长和波动的规律,寻求调节和控制银行存款变动的途径,以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金雪军  蒋攀峰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在构建提款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挤兑的形成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对提款博弈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挤兑发生的影响 ,论证存款保险制度对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并从模型分析出发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关志涛  
基层专业银行存款归行问题探讨中国工商银行河北抚宁支行行长关志涛目前,基层专业银行有相当一部分贷款企业把存款存到它行或其它金融机构,造成存款不能回归贷款行,使部分行资金周转困难,借人资金增加,经营风险加大,这是近几年来基层银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卢建平  
当前货币统计口径下将货币流通量界定为现金加活期存款是缺乏逻辑的,原因在于混淆了流通中货币与生息资本。事实上基础货币才是真正的流通中货币,用存款转账进行购买时,从宏观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存款准备金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存款派生的实质是促进货币的流通。存款的派生能力与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储蓄及投资率越高,派生能力就越强。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张能力与社会消费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存款创造过程内部的固有限制,而资本会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扩大现期消费力的边界,从而为自我创造开辟道路,但这并不能突破资本自身的限制。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该从关注货币供给量转向货币流通的效率,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逐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宝珠  宋金亮  方超  
从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现状分析,现存营销方式原始,营销成本高,存款营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为提高商业银行存款营销水平,有效应对外资银行竞争,各银行应积极采取措施,选择和实施适合自身特点的存款营销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邢祎  
本文从城商行的存款定价现状入手,深入分析了当前城商行在存款定价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自主定价能力为主的存款定价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宁宏茹  
现在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对未达账项或者是对未达账项和错账进行了列示,很难直接利用其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或者审计服务,也难以发现资金的贪污舞弊行为。建议对未达账项的具体类型进行分类,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进行列示,并编制附表核对未达账项的到达情况,方便根据类别对资金进行追踪和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中胜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存贷范围,但存款业务仍然是商业银行的基础性业务。当前专注于存款业务策略的研究很少,进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开展存款业务的渠道,并探讨了商业银行拓展存款业务的相应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蕊  王定祥  
本文首先探究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缘由,然后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战略转型对策。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经营管理水平,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为商业银行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但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间的存款竞争,增大了存款数量的波动性,使商业银行的存款定价能力面临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存款经营思路,重视存款保险的作用,创新存款产品,建立合理的存款定价模型。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红莲  朱清  
自1996年5月到1999年6月10日,央行已连续7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由于利率调整频繁,银行的储蓄存款种类又较繁多,计息规定也不尽相同,许多储户对降息的储蓄存单在降息之后将如何计息不甚明了,对是否需要换存、转存等问题不甚清楚。这里根据《储蓄管理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忠忠  
本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期限结构及其利差的波动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之一,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当前我国须尽快完善国债市场的建设,使国债收益率成为真正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金霞  姜世涛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