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6)
- 2023(5569)
- 2022(4683)
- 2021(4179)
- 2020(3670)
- 2019(7188)
- 2018(6779)
- 2017(12426)
- 2016(6965)
- 2015(7278)
- 2014(6755)
- 2013(6572)
- 2012(5947)
- 2011(5264)
- 2010(5000)
- 2009(4607)
- 2008(4364)
- 2007(3603)
- 2006(2981)
- 2005(2392)
- 学科
- 济(24521)
- 经济(24488)
- 管理(19174)
- 业(18780)
- 企(14301)
- 企业(14301)
- 方法(12055)
- 数学(11002)
- 数学方法(10941)
- 学(7969)
- 农(7647)
- 财(6953)
- 贸(6671)
- 贸易(6669)
- 易(6518)
- 中国(6188)
- 业经(5784)
- 农业(5406)
- 环境(4810)
- 技术(4678)
- 务(4350)
- 财务(4348)
- 财务管理(4343)
- 企业财务(4129)
- 制(4100)
- 地方(4005)
- 产业(3868)
- 划(3784)
- 银(3673)
- 银行(3626)
- 机构
- 大学(99085)
- 学院(98430)
- 济(38225)
- 经济(37639)
- 管理(36353)
- 研究(35933)
- 理学(32956)
- 理学院(32536)
- 管理学(31914)
- 管理学院(31772)
- 农(29180)
- 科学(26792)
- 中国(24871)
- 农业(23935)
- 业大(22835)
- 京(19938)
- 所(19711)
- 研究所(18773)
- 农业大学(16173)
- 中心(15918)
- 财(15224)
- 江(13487)
- 室(13248)
- 财经(13036)
- 院(12820)
- 实验(12702)
- 业(12653)
- 省(12406)
- 实验室(12193)
- 经(12062)
- 基金
- 项目(77735)
- 科学(60210)
- 基金(58072)
- 家(55215)
- 国家(54777)
- 研究(46811)
- 科学基金(45341)
- 自然(32725)
- 自然科(31988)
- 自然科学(31973)
- 基金项目(31468)
- 自然科学基金(31443)
- 社会(31061)
- 省(30484)
- 社会科(29529)
- 社会科学(29520)
- 划(26881)
- 资助(22382)
- 教育(20508)
- 计划(18216)
- 重点(18199)
- 创(16817)
- 发(16530)
- 科技(16480)
- 部(16338)
- 科研(16256)
- 编号(15971)
- 业(15925)
- 创新(15817)
- 农(14414)
共检索到126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文博 李爱华 汪建国 蔡桃珍 吴玉深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构建组间差异,模拟养殖过程中草鱼所面临的拥挤胁迫。胁迫第7、14、30、60d后采样测量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高密度组(80g·L-1)的血清溶菌酶活性在胁迫后开始升高,并于14d时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呈倒"U"型趋势。血清杀菌活性随放养密度的剧增而锐减(P<0.005)。白细胞比容在各组间未显示明显差异。而在30d和60d所测的高密度组草鱼的头肾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显示,高密度组低于对照组(P<0.05)。60d后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实验,高密度组死亡率高达75.0%,中密度组也达到了63.6%,而对照组只有25.0%。同期所测的脾脏脏器系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俊 肖琛 尹晓燕 汤蓉 李大鹏
为探讨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将草鱼(0.15±0.05 g)分别暴露在0 mg/L、0.2 mg/L、0.4 mg/L、0.8 mg/L、1.0 mg/L、2.0 mg/L、4.0 mg/L和8.0 mg/L的亚硝态氮溶液中,分别在暴露后0 d、1 d、4 d、7 d测定草鱼体内补体C3和C4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结果表明,亚硝态氮胁迫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性能产生了消极影响,其胁迫效应随着暴露浓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当暴露浓度低于1.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红权 赵玉蓉 余建波
选择平均体重(70.61±1.29)g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0.25%、0.50%及1.00%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的后肾体指数(P0.05).添加0.50%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但有增加趋势.即草鱼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关键词:
草鱼 壳聚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孟晓林 冷向军 李小勤 伦峰 刘贤敏 李宝山 李家乐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0.1%、0.15%杜仲纯粉,饲喂规格为37±3 g的草鱼鱼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考察杜仲对其生长、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影响。经过60 d的饲养,结果表明:(1)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粉组、0.15%杜仲纯粉组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315%、308%、322%、310%、342%,饲料系数分别为1.10、1.17、1.09、1.11、0.97,其中添加0.15%杜仲纯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2)对照组、2%杜仲叶粉组、4%杜仲叶粉组,0.1%杜仲纯...
关键词:
杜仲 草鱼 生长 免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宝贵 楼宝 徐冬冬 史会来 毛国民 程国宝 詹炜
随机选取体质量为10.0~10.7g的黄姑鱼Nibeaalbiflora幼鱼450尾,设置4个养殖密度,依次为15尾/缸(1.49kg/m3)、30尾/缸(3.00kg/m3)、45尾/缸(4.84kg/m3)、60尾/缸(5.81kg/m3),研究密度胁迫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代谢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殖密度对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特定生长率具有与增重率相类似的变化规律。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FCR=0.02G+0.11(n=15,R2=0.983,F<0.05)。2)G60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G15组、G30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晓亮 李成林 赵斌 胡炜 韩莎 李琪
以养殖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强度盐度胁迫对刺参生存、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及抗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16实验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66.7%,与其他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22时,刺参能够全部存活,实验组刺参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盐度≤20时,刺参生长表现为负增长。2)刺参体腔液中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降低的趋势。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均为最高值,30d时,各实验组SO...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汉 李义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斌 周红学 李成林 赵洪友 胡炜 程晓艳 韩莎
[目的]研究氨氮胁迫对刺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探明刺参新品种对环境中氨氮变动的适应性提供依据。[方法]探究0(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05 mg/L的自然海水),2,4,6,8和10 mg/L氨氮胁迫下体质量分别为(30.2±0.2) g/头(A组)、(59.2±0.8) g/头(B组)刺参“鲁海1号”存活、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结果]氨氮胁迫对刺参的存活与生长影响显著,当氨氮质量浓度为10mg/L时,2组刺参均出现排脏、化皮和死亡个体,A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87.2%。刺参体质量与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氨氮质量浓度为4,6,8和10 mg/L时A、B组刺参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先银 李健 李吉涛 何玉英 张喆 常志强
研究了pH胁迫对日本对虾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及对虾肌肉RNA/DNA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低pH胁迫组(pH 7.2)和高pH胁迫组(pH 9.2)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活力分别在31、2 h时达到最大;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活力在3 h时达到最大值,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酶活力逐渐降低,至72 h趋于稳定,并表现出高pH变化免疫适应能力较差的现象。两pH胁迫组酚氧化酶(PO)活力呈现峰值变化,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至72 h后趋于稳定。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随着pH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同样表现出高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盛群 陈红军
以添加不同浓度复方中草药的药饵饲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2 d后将水温从18℃升至34℃(24 h内),并持续7 d,检测不同时间幼蟹血蓝蛋白(HMC)浓度、血清酚氧化酶(PO)和溶菌酶(LSZ)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急升温阶段各组HMC浓度、PO和LSZ活性均急速下降,实验组降幅分别为对照组的77.4%、45.9%和22.7%,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持续性高水温阶段,各组存活个体的HMC浓度、PO和LSZ活性均有明显回升,实验组HMC、PO和LSZ的上升幅度分别高于对照组3.24倍、2.71倍和1.33倍,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花 赵长臣 罗霞 江小燕 巩华 黄志斌
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600尾健康草鱼随机分成Ⅰ-Ⅳ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芪多糖0、10.0、30.0、50.0 mg/(kg·d),于D0、D8、D15、D22、D29测定草鱼白细胞的吞噬百分比(PP)、吞噬指数(PI)及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与溶菌酶(LSZ)活力等指标,D29时对4组草鱼进行嗜水气单胞菌
关键词:
黄芪多糖 草鱼 非特异免疫功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勤 胡斌 冷向军 李家乐 文华
以VC磷酸酯为VC源,配制VC添加量分别为0mg/kg(对照组)、100mg/kg、200mg/kg的3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614.9±6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60d,探讨VC对草鱼成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VC100mg/kg或200mg/kg,均可显著提高草鱼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草鱼肌肉胶原蛋白含量、肌纤维直径和肝脏VC含量随VC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VC添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尚卫敏 朱根廷 陈任孝 孙玉轩 钱前 潘瑜 王朝明 罗莉
为考察不同类型酸化剂对草鱼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1%磷酸、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饲养初始体重为(10.33±0.03)g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1%柠檬酸、乳酸和复合酸均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磷酸组Mg和Cu,柠檬酸组Mg、Mn、Fe和Cu,乳酸组Mg、Fe和Cu,复合酸组Ca、Mg、Fe、Mn、Cu和Zn含量显著提高(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张海艳
【目的】分析由不同放养密度引起的密度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以及主要水质因子的变化特点,探讨密度胁迫与水质因子对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条件下对虾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置2个养殖系统,第一系统设置150、300、600和900尾/m34个养殖密度,形成密度胁迫梯度;第二系统采用较低养殖密度(30尾/m3),养殖用水来自对应的第一系统的排放废水,目的是分离水质因子与密度胁迫对对虾生长的影响。【结果】第一系统各处理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增长、体重增长、存活率、SGRL和SGRW均受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P<0.05),表现为各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