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9)
2023(11766)
2022(10085)
2021(9557)
2020(8126)
2019(19319)
2018(19249)
2017(37784)
2016(20385)
2015(23313)
2014(23405)
2013(23013)
2012(21020)
2011(18810)
2010(18784)
2009(17361)
2008(17095)
2007(15161)
2006(12850)
2005(11107)
作者
(57899)
(48393)
(48327)
(45979)
(30752)
(23168)
(22202)
(19038)
(18227)
(17095)
(16425)
(16183)
(15290)
(15105)
(15000)
(14759)
(14701)
(14380)
(13944)
(13874)
(11933)
(11862)
(11652)
(11143)
(10956)
(10858)
(10638)
(10505)
(9735)
(9512)
学科
(89286)
经济(89202)
管理(59263)
(56493)
方法(47030)
(46801)
企业(46801)
数学(42621)
数学方法(41945)
中国(22986)
(22276)
(21753)
业经(16807)
地方(16710)
(16034)
(15051)
贸易(15047)
(14912)
财务(14850)
财务管理(14817)
(14602)
理论(14417)
农业(14291)
企业财务(14060)
(13772)
(13122)
环境(12596)
技术(11890)
(11798)
银行(11768)
机构
学院(292945)
大学(292455)
(120897)
经济(118333)
管理(117890)
理学(103165)
理学院(102059)
管理学(100012)
管理学院(99471)
研究(90636)
中国(68024)
(60366)
科学(56433)
(53306)
(45168)
(44349)
财经(43900)
业大(43437)
中心(43425)
(41934)
研究所(40675)
(39929)
经济学(37915)
北京(37086)
(36905)
师范(36519)
农业(35792)
经济学院(34500)
(33299)
财经大学(32906)
基金
项目(202540)
科学(160837)
基金(149209)
研究(144531)
(129415)
国家(128421)
科学基金(112140)
社会(92629)
社会科(87968)
社会科学(87943)
基金项目(79226)
(79024)
自然(74554)
自然科(72903)
自然科学(72886)
自然科学基金(71562)
教育(68290)
(66579)
资助(62319)
编号(58523)
成果(45661)
重点(45267)
(45022)
(42400)
(41984)
课题(39411)
科研(39407)
创新(39263)
教育部(39010)
国家社会(38403)
期刊
(121215)
经济(121215)
研究(78072)
中国(49456)
学报(42610)
(42392)
科学(40610)
管理(40597)
(38789)
大学(32873)
学学(31253)
技术(27940)
教育(26338)
农业(26305)
(22648)
金融(22648)
财经(21449)
经济研究(20109)
业经(19932)
(18337)
问题(17891)
统计(17470)
(15676)
技术经济(15369)
(14518)
决策(14405)
商业(13721)
理论(13422)
(13386)
资源(13314)
共检索到40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辉  
运用生产要素匹配关系及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人均资本与产出关系,分析了城市中存在的拥挤—基础设施建设—再度拥挤—再度投资基础建设这种循环现象的根源。城市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产出的增长取决于资本与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及其匹配关系,当城市人均资本不足时,即表现为拥挤;当劳动力不足时,则表现为城市的空旷。如果城市资本数量与劳动力数量都萎缩,则表现为城市的衰退。拥挤的循环导致城市的规模螺旋式扩张,只有城市人口达到土地、资源与技术水平限制的极限时,这种循环才会停止。也就是说,在极限达到之前,拥挤的循环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俊  李佐军  
本文运用新古典经济的框架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分析了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的关系。通过构造城市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拥挤效应函数,假设城市规模扩大产生集聚效应反应为拥挤效应的降低,并将拥挤效应进入生产函数影响经济的增长,分析经济稳态的演化路径,可得到最优的城市规模、合理的城市拥挤程度和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并分析了扰动稳态的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根据分析总结了三个结论:①长期,无论城市的拥挤效应是否影响生产函数,实物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速度均收敛于稳态,城市规模均收敛于最优城市规模,稳态时,城市聚集产生的正效应等于拥挤产生的负效应;②短期,外生冲击(基础设施的改善,绿化面积的增加,交通条件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段瑞君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主要受到聚集经济的影响,市场拥挤效应不显著,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不同等级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的结论,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自我膨胀的趋势也就越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逯建  杜清源  孙浦阳  
本文利用"铁路时刻数据",精确地描述了中国自1970年以来各省份之间的铁路运输时间和"时间成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铁路运输时间每年每下降1%会使各城市的人均GDP的增速额外增长1.382%~2.194%;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时间成本节省所产生的人均经济增长效应就越大。另外更高人均经济水平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会更慢,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能够显著促进人均经济增长速度。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全面准确估计中国铁路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收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军岐  马玉璞  
服务业集聚能够使不同服务企业共享物质、资本与人力等各类资源,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全球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当服务业集聚区内企业过多而资源量无法持续增长时,企业便会针对有限资源展开竞争,从而丧失集聚优势,导致全球竞争力下降。因此,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收集了2008-2019年我国服务业相关数据,探究了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旨在为促进服务业合理集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同时劳动密集服务业与全球竞争力不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资本密集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知识密集服务业集聚程度与服务业全球竞争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志才  
利用企业层面和城市层面的匹配数据研究城市规模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规模和资本回报率的关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且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高可以推迟城市规模与资本回报率之间的“拐点”。从所有权和行业差异看,城市规模的集聚效应对非国有企业和轻工业企业的作用更大,从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差异看,大规模企业和新建企业资本回报率的倒“U”型拐点来得更晚。另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出现投资过度的概率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即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小城市和特大型城市投资过度的问题更为严重。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调整方向提供经验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静  陆迁  
确定最优投资规模是陕西省水利投资决策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已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区域性准公共物品在最优供给中存在"拥挤效应",同时也有学者已从理论上证实,"拥挤效应"会影响准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规模。而确定准公共物品最优投资规模的传统方法——道格拉斯函数法,却忽略了其"拥挤效应"属性,因而产生一定局限。那么,陕西省水利设施作为一种具体的区域性准公共物品,其在最优供给中是否也存在"拥挤效应"?拥挤程度如何?如何实证的估计具有拥挤性的水利设施最优投资规模?基于上述思路,本文首先借鉴国外学者对"拥挤效应"的测度方法,建立水利设施拥挤效应测度模型,以验证陕西省水利设施的"拥挤效应"及拥挤程度;其次,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戈  朱丹  
本文将公共资本的生产-消费混合性特征与拥挤性特征同时纳入一个一般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特别地,鉴于混合型公共资本的拥挤性问题一般由私人投资和消费行为共同导致,本文对现有的拥挤性表达式进行了修正和扩展,使其更具一般性与现实意义。基于此,在一个更为准确地刻画了公共资本基本特征的一般框架中,本文得到了一组动态最优财政规则。结果显示,当公共资本具有混合性特征时,最优公共投资应使得公共资本的边际产出小于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而混合型公共资本的拥挤性特征一般要求消费税与劳动税率之和以及资本税率均为正。我们还通过引入特例并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了拥挤的福利损失,揭示了政府如何通过改变税率组合以应对拥挤性参数变动的内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岳维  谢亚卫  丁琼  
文章选取了东、中、西部13个城市影响交通拥挤程度的指标和数据,通过构建模糊等价矩阵进行模糊动态聚类分析,并采用F统计量确定出了最佳分类阈值和最佳分类结果。根据分类结果提出了实施拥挤收费的对策分析,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可达性、机动性和可持续性目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健  胡运权  安实  
交通拥挤是许多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路网扩张作为传统战略对减少交通拥挤作用不大,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定价逐渐成为有吸引力的交通管理措施。本文探讨了拥挤收费政策对交通需求的影响,采用多项logit(MNL)模型和广义选择logit(GNL)模型分析拥挤收费导致出行者效用函数变化所引起的交通需求结构的变化,给出了交通需求关于拥挤收费标准的弹性计算公式,为拥挤定价政策下的城市交通规划提供需求分析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冰洋  姚德良  禹奎  
税后资本平均产出的高低对私人部门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税后资本平均产出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本文在财政支出解决市场拥挤框架下分析了财政支出对税后资本平均产出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中,说明财政通过增加支出缓解市场拥挤来影响税后资本平均产出,其影响程度由税率、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市场拥挤程度决定。在实证分析中,计量检验了世界范围内和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税后资本平均产出的影响,并结合现实对计量结果给予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  
驾车行驶的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 导致均衡车流量高于最佳车流量, 产生交通拥挤。为了减少交通拥挤, 可以从公路的使用和汽车的使用两条思路出发, 分时间和路段征收相应的公路使用费, 适当调整汽油价格和停车费, 并辅助其他一些有效的政策, 对交通量加以调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卞亦文  
文章考虑环境管理的实际问题,在环境效率分析中引入环保政策因素,在分析政策因素对期望产出和环境污染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带有政策因素的投入方向和产出方向的DEA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污染物不可强处理的情况下发生的企业生产拥挤现象,结合一般情况下的环境效率评价指标,提出了投入和产出的生产拥挤的评价指标;结合投入与产出拥挤指标,提出了拥挤强度指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本文基于环渤海44个城市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制造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二者间的关系受经济发展水平、运输成本和空间集聚影响和制约。在中等经济发展水平、中等运输成本条件下空间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突破一定临界值后集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制造业适度集聚有利于经济增长,制造业过度集聚引发拥挤效应会抑制经济增长。环渤海地区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政策,并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和空间布局优化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