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6)
2023(8924)
2022(6337)
2021(5413)
2020(3887)
2019(8452)
2018(8584)
2017(15680)
2016(8790)
2015(9955)
2014(10191)
2013(9357)
2012(8434)
2011(7300)
2010(7416)
2009(6762)
2008(6933)
2007(6276)
2006(5531)
2005(5297)
作者
(24864)
(20706)
(20665)
(19581)
(13231)
(9786)
(9507)
(7945)
(7904)
(7463)
(7087)
(6804)
(6700)
(6616)
(6495)
(6434)
(6224)
(6144)
(6055)
(5898)
(5318)
(5054)
(5007)
(4772)
(4661)
(4660)
(4650)
(4638)
(4243)
(4171)
学科
(36646)
经济(36606)
(25115)
管理(24672)
(21913)
企业(21913)
业经(15614)
中国(14046)
(11545)
产业(11151)
方法(10079)
信息(9062)
总论(8663)
信息产业(8601)
地方(8522)
理论(8461)
农业(8037)
(7290)
数学(6879)
(6793)
(6767)
数学方法(6728)
(6597)
银行(6586)
教育(6495)
(6345)
(6262)
发展(6149)
(6136)
(6117)
机构
学院(123201)
大学(121049)
(45337)
管理(44207)
经济(44157)
研究(42311)
理学(37385)
理学院(36917)
管理学(36087)
管理学院(35811)
中国(31677)
(25949)
科学(25373)
(20975)
(20596)
(20543)
(19192)
中心(19004)
师范(18992)
(18681)
研究所(18620)
(16805)
北京(16417)
财经(16353)
(15831)
业大(15805)
技术(15506)
师范大学(15023)
(14779)
农业(14400)
基金
项目(80311)
科学(62902)
研究(62585)
基金(55664)
(48168)
国家(47678)
科学基金(40814)
社会(39266)
社会科(37122)
社会科学(37115)
(32625)
教育(29573)
基金项目(27801)
编号(27325)
(26768)
自然(23991)
自然科(23437)
自然科学(23432)
成果(23118)
自然科学基金(23025)
资助(21448)
课题(19596)
重点(18407)
(18226)
(16985)
(16784)
项目编号(16762)
(16441)
国家社会(16327)
创新(15537)
期刊
(55311)
经济(55311)
研究(37459)
中国(29546)
教育(22498)
管理(19711)
(18865)
学报(18441)
科学(17231)
(15931)
大学(14340)
学学(12855)
农业(12759)
技术(12694)
(11614)
金融(11614)
图书(10834)
业经(10403)
经济研究(8677)
书馆(8305)
图书馆(8305)
财经(7980)
(7446)
职业(7244)
问题(7226)
(7130)
论坛(7130)
(6936)
(6431)
现代(6327)
共检索到19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跃  吴晓梅  朵婷  王静媛  
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模式,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代困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遗数字化已经历了理念引入、项目初探、工程推进和融合发展四阶段的发展历程。当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实践形成了面向用户的开发、重视传承与传播、注重公众的参与、重视与科技融合等典型特征。但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仍存在保存与获取的失衡、保存与保护的失衡、社会参与度尚不高等困境。基于此,结合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针对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的困境提出如下突破困境的建议:整合非遗数据资源,融入文化大数据体系;注重用户需求,推进用户导向的多元化开发;促进非遗体验场景化,助力“非遗+”新业态;善用新兴技术实现非遗的活化、教育与传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冬梅  王俐珍  陈安霓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数字化正在深刻影响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强调企业与环境动态匹配的学科,战略管理自然面临着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理论对变化环境的理论映射。然而,学界对于以全新的理论解释与指导数字化情境中的企业实践,还是通过修正现有理论使其适应新环境变化,还是完全可以依靠以往理论作为"认知地图"指导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存在着不一致、甚至对立的观点。在回顾战略管理核心理论、讨论数字化环境的主要特点、以及梳理现有文献对于数字化和战略管理理论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总结数字化对现有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讨论数字化拓展战略管理理论的可能、以及展望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为开展基于数字化情境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借鉴,并为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阳镇  陈劲  吴海军  
本文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探究在不确定性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是否会强化数字化转型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影响与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驱动效应,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政策因素,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在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助于强化企业创新研发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驱动的企业数字创新发展;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助于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最终促进企业创新绩效,这足以说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赋能效应。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在非国有产权、非政治关联与市场化强度更低的地区中更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过去的2017年,我用"不确定性时代"来描述,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代的变化中,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这些探索中,我们发现不确定性时代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成为机会,因此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由内部转向外部,而对于这样的一种环境,组织的绩效来自协同而非分工,所以我们提出"协同管理"将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并提出了《激活组织》的七项工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秋实   陈一   段若阳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有助于掌握国际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发展全貌,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选取新世纪以来国外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代表性文献,运用系统性综述方法,凝练研究热点主题,从系统论和复杂性视角构建整合性研究框架,前瞻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内涵、转型前因条件、转型过程机制和转型影响成效四个方面。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具有注重用户需求、技术驱动、机构合作融合的特征;外部环境、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是转型的前因条件;通过资源融合、众包交互、合作协同的转型过程机制,公共文化机构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未来方向,以期为我国公共文化机构平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图1。参考文献48。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仲娜  王铁民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的持续发展,已深度与世界经济融合。近年来,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保护主义抬升的背景下,中国努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尔是较早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之一,随着海尔采取国际化战略走出去并深耕海外市场,这样的变革在全球各区域推行和实施中伴随着怎样的员工认知与行为,值得研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将文化数字化战略布局为国家战略。文化数字化为图书馆数字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生态空间。在具体实践中,图书馆可以数字藏品为内容创新开端,以打造图书馆元宇宙为空间创新目标,实现数字资产、知识内容和交流空间的关系再塑,开拓生物人、数智人、机器人并行知识交流的场景。结合Web 3.0的发展,图书馆也需关注体制变革与治理问题,重视图书馆元宇宙的资源端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强调“虚实融合”的服务均等,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寻求体制创新和责权制约的平衡。最终,以特色资源、应用平台和制度创新的图书馆元宇宙体系,融入文化元宇宙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目标,助力文化强国的整体战略推进。参考文献1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卢奕  
全球化和数字化正加速改变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应借助科技赋能,提升税收征管能力,为应对未来多变的税收环境奠定基础。本文尝试从税收征管模式的国际发展趋势、时代进步对税收征管水平提出的要求出发,探讨数字化时代推动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有益路径。本文认为:在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税收透明度得以逐步提高,有助于税企双方的关系由对立转向更有效的互信合作;随着我国税收征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税务机关可以借助技术手段解决一些浅层次的税务问题,并集中人员力量解决更复杂、涉税金额更大的税务争议事项;在新一轮国际税改的大背景下,可以考虑借助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契机,在征管系统顶层设计时纳入国际税改的要素考量;随着社会分工细化和涉税实务专业度的不断提升,税务中介将在未来智慧税务的实现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润  王佃凯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在数字化时代中,传统银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银行的经营理念、产品设计以及业务范围等,还是客户的金融需求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2015年,波士顿咨询对银行业务客户调研显示:超过70%的客户认为数字能力是评估银行对公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客户认为银行数字化能力的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网店地理覆盖面、信贷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润  王佃凯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带来了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进入数字化生活时代。在数字化时代中,传统银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无论是银行的经营理念、产品设计以及业务范围等,还是客户的金融需求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2015年,波士顿咨询对银行业务客户调研显示:超过70%的客户认为数字能力是评估银行对公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客户认为银行数字化能力的重要程度已经超过了网店地理覆盖面、信贷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洁琼  李瑾  冯献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乡村治理仍存在治理目标不明确、与乡村居民实际需求脱节、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国外普遍采取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依托全国电子政务系统与已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开展乡村政务、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我国应以村民需求为导向,从顶层设计、投融资机制、数据资源共享、一体化数字化治理、主体数字化素质培育方面着手,完善乡村治理数字化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敬伟  涂玉琦  靳秀娟  
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特性设计和实现能够充分发挥数字化潜能、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商业模式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利于企业在高度不确定性数字环境中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数字化商业模式实践的大量涌现引发了愈来愈多的理论关注,但作为新兴研究议题,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研究分散等问题。鉴于此,首先对数字化商业模式进行溯源,解析数字化商业模式概念和类型;其次,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内在机制、前因后果等文献进行细致梳理,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理论框架;最后,基于上述文献梳理,展望数字化商业模式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论可为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研究进展、启发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然而,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可利用性差、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化保护方式,拓展传播领域,扩大社会影响,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春迎  朱坤豪  李春秋  吴晓雅  
为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文化遗产资源的建设、开发与利用,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从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流程与规范、数字文化遗产资源体系建设、数字文化遗产研究团队、数字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与素养教育等方面对美国排名前30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与开发利用实践展开调研。同时,文章以此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建议: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文化遗产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完善数字文化遗产资源体系,组织专业研究团队推进数字文化遗产活化研究,推动数字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