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1)
- 2023(9359)
- 2022(8491)
- 2021(8079)
- 2020(6777)
- 2019(15840)
- 2018(15748)
- 2017(30480)
- 2016(16816)
- 2015(18889)
- 2014(18897)
- 2013(18679)
- 2012(17033)
- 2011(15229)
- 2010(14997)
- 2009(13517)
- 2008(12898)
- 2007(10890)
- 2006(9458)
- 2005(7974)
- 学科
- 济(62672)
- 经济(62594)
- 管理(47038)
- 业(43838)
- 企(37269)
- 企业(37269)
- 方法(31536)
- 数学(27287)
- 数学方法(26936)
- 农(15994)
- 中国(15548)
- 学(15458)
- 财(15299)
- 业经(13684)
- 地方(12824)
- 理论(11323)
- 和(10902)
- 农业(10676)
- 贸(10405)
- 贸易(10400)
- 务(10253)
- 环境(10237)
- 财务(10194)
- 财务管理(10179)
- 技术(10069)
- 易(10069)
- 制(9802)
- 企业财务(9650)
- 划(9261)
- 教育(9050)
- 机构
- 大学(234252)
- 学院(231443)
- 管理(94723)
- 济(84958)
- 理学(83113)
- 经济(82866)
- 理学院(82143)
- 管理学(80584)
- 管理学院(80188)
- 研究(77064)
- 中国(54506)
- 科学(51414)
- 京(50629)
- 农(39024)
- 所(38979)
- 业大(38256)
- 财(37172)
- 研究所(36072)
- 中心(34237)
- 江(32087)
- 北京(31888)
- 范(31158)
- 农业(30844)
- 师范(30828)
- 财经(30701)
- 院(28873)
- 经(27967)
- 州(26670)
- 师范大学(25131)
- 技术(25034)
- 基金
- 项目(167860)
- 科学(130758)
- 基金(121181)
- 研究(119908)
- 家(106544)
- 国家(105667)
- 科学基金(90440)
- 社会(72769)
- 社会科(68801)
- 社会科学(68783)
- 省(65951)
- 基金项目(65620)
- 自然(61527)
- 自然科(60083)
- 自然科学(60072)
- 自然科学基金(58974)
- 划(56135)
- 教育(54841)
- 资助(50278)
- 编号(49111)
- 成果(39161)
- 重点(37295)
- 部(36168)
- 发(34802)
- 创(34505)
- 课题(33504)
- 科研(32737)
- 创新(32116)
- 计划(31367)
- 大学(31089)
共检索到322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彦男 奚耕思 杨栋梁
【目的】对拟黑多刺蚁发育生活史及成虫不同品级形态与分工进行详细观察描述,并对幼虫龄期划分进行研究。【方法】在自然光照、温度(26±3)℃、相对湿度45%~55%的条件下,观察拟黑多刺蚁发育生活史及成虫不同品级形态与分工;根据幼虫体长、头宽、体质量、消化道长,以及幼虫形态特征等数据,并结合戴氏定律,对幼虫龄期进行划分。【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拟黑多刺蚁卵发育期为(24.5±3.5)d、幼虫发育期为(25.0±5.5)d、蛹发育期为(20.5±5.5)d。拟黑多刺蚁幼虫期可分为4个龄期,其中1龄幼虫发育时间为(4.5±1.5)d,2龄幼虫为(5.5±1.5)d,3龄幼虫为(7.0±1.0)d,4龄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小艺 杨忠岐 刘桂军 刘恩山
采用林间定期调查取样的方法,测定白蜡窄吉丁幼虫的龄数以及各龄的龄期;分别测量不同发育阶段幼虫的体长、体宽(第7腹节最宽处)、前胸背板宽、口缘宽、尾叉长和尾叉前缘宽等6项指标,以期找出区分和判定幼虫虫龄的最佳形态特征及指标。结果表明:白蜡窄吉丁幼虫有4龄,尾叉及其长度可作为理想的分龄特征和分龄指标;幼虫的口缘宽度也可作为指标之一;体长、体宽、前胸背板宽和尾叉前缘宽变异较大,不宜用于分龄。研究还发现:幼虫尾叉内侧的形态特征是区分幼虫虫龄的简洁而方便的方法。利用种群众数龄期法测定各龄的平均龄期分别为:1龄1 8 1d ,2龄1 1 2d ,3龄1 0 7d ,4龄2 6 1 2d ,幼...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幼虫龄数 分龄指标 龄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蕾 丛斌 王洪平
通过对金纹细蛾幼虫脱皮和头壳宽度的测量,测得幼虫龄期为5龄。1~5龄幼虫头壳宽(mm)分别为:0.17496±0.0096,0.237368±0.0057,0.28161±0.0026,0.312613±0.0029,0.377817±0.01;同时测量虫斑面积的大小,分析虫斑大小与龄期关系,1~5龄虫斑面积(mm2)范围分别是:0~9.42,11.775~54.95,42.39~119.32,51.025~146.8,51.025~149.15;且观察发现幼虫3龄前随着龄期的增长,虫斑在不断扩大,3龄后虫斑面积基本固定。因此,从虫斑外观特征上基本可以在田间鉴定金纹细蛾幼虫龄期。
关键词:
金纹细蛾 龄期 头壳 虫斑 鉴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亚慧 李保平
在室内采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了斑痣悬茧蜂(M eteorus pulchricornis)对不同龄期甜菜夜蛾(Spodopteraexigua)幼虫的选择以及后代的生长发育表现。在非选择性试验中,斑痣悬茧蜂虽然寄生所有1~5龄幼虫,但寄生率不同,对2~4龄幼虫的寄生率(>70%)显著高于对1龄(53%)和5龄(20%)幼虫的寄生;寄生不同龄期寄主幼虫的后代寄生蜂生长发育表现亦存在差异,寄生2~4龄寄主幼虫的寄生蜂结茧化蛹率(>95%)和羽化率(>90%)高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而发育历期短于寄生1龄和5龄幼虫的;但后代寄生蜂成虫的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随寄主幼虫龄期增长而逐渐增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经武 林茂松 方中达
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广泛分布于世界麦类作物种植区,是麦类作物生产上的一大病原生物。中国1989年首先在湖北省小表上发现,后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青海等地也发现有分布,而且造成一定的危害。影响燕麦孢囊线虫二龄幼虫孵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各地线虫群体之间孵化温度不尽相同。二龄幼虫(又称侵染幼虫)是孢囊线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Meagher 曾观察温度和湿度对贮存孢囊内卵生活力的影响。温度对孵出幼虫的生活力影响还未见报道。作者观察了离体条件下,温度对孢囊内幼虫的孵化及孵出二龄幼虫生活力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瑾瑛 应琼琼 党亮 奚耕思
【目的】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成虫热激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进行rna干扰(rnai),为分析hsP90基因的功能及将rnai技术用于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拟黑多刺蚁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于hsP90基因的克隆。利用t7riboMaXtM eXPress rnai systeM将hsP90合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将其配制成120,60,30,15和7.5ng/μl的溶液饲喂拟黑多刺蚁雌蚁、雄蚁和工蚁成虫进行rnai,共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瑾瑛 应琼琼 党亮 奚耕思
【目的】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成虫热激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基因进行RNA干扰(RNAi),为分析hsp90基因的功能及将RNAi技术用于害虫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拟黑多刺蚁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用于hsp90基因的克隆。利用T7RiboMAXTM Express RNAi System将hsp90合成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将其配制成120,60,30,15和7.5ng/μL的溶液饲喂拟黑多刺蚁雌蚁、雄蚁和工蚁成虫进行RNAi,共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森 谭娥 奚耕思
【目的】克隆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5-HT2A受体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其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幼虫和不同品级成虫mRNA的表达情况,为探究5-HT2A受体基因对拟黑多刺蚁生长发育的调控规律提供证据。【方法】从拟黑多刺蚁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并克隆Pv5-HT2A受体基因;用ProtParam预测蛋白质序列,Blast比较蛋白质序列同源性,用Clustal X进行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MEGA 6.0比邻法生成系统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路书红
生活史研究是借助日记、信件、报纸、自传等记录有关研究对象生活经历的文献,对研究对象生命历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注重让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材料说话,而非由研究者对这些材料进行解释和分析。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运用其对中外教育家进行研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
生活史 教育家 教育思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立婧 杨帆 仲霞铭 宋大德 李国东 康中杰 熊瑛
中国毛虾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近海,尤以渤海、黄海和东海近海资源量最为丰富,是中日韩等国主要虾类资源捕捞对象。而且,其作为近海海洋食物网中的初级消费者和经济鱼类的主要饵料,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关键枢纽作用。回顾了中国毛虾的生长、繁殖、摄食以及洄游的相关研究,全面归纳总结了中国毛虾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进展。以我国中国毛虾捕捞限额试点为契机,结合其种群爆发导致滨海核电站停堆事件,从其作为经济生物和致灾生物的双面性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另外,通过已有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绘制了中国毛虾的世代交替图,旨在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
中国毛虾 繁殖 摄食 洄游 捕捞限额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来燕学
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区内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耐久型四龄幼虫(LIV)的形态及其分化变异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体内携带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LIV在形态上完全相同;同一来源的(拟)松材线虫的LIV既可发育形成松材线虫,也可形成拟松材线虫。它的分化变异结果受寄主等环境因子影响,规律是:带尾尖突的LIV离开松墨天牛成虫进入黑松多变为无尾尖突的松材线虫;进入马尾松多变为带尾尖突的拟松材线虫。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芦贤博 徐连峰 庞忠义 刘继锋 温宝阳 裴晓娜 赵岭 王学刚 赵曦阳
[目的]通过分析胡桃楸种源与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对其进行初步选择,以推进胡桃楸良种选育工作。[方法]对万人欢林场胡桃楸4个种源内的28个家系(6 a)生长性状(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冠幅、通直度、分枝角、侧枝数和尖削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各变异来源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 <0.05)。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以20%的入选率,每个性状均筛选出6个优良亲本。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3.264%,表明3个主成分包含了大部分测定性状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初步选出1个优良种源(万人欢)与3个优良家系(WRH3、WRH5、QTH2)及10个优良单株,入选种源树高、树高年均增长量、地径及冠幅现实增益分别为3.109%、5.014%、2.193%、1.040%;入选家系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5.835%、5.410%、7.908%、6.069%,入选单株相同性状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6.74%、24.11%、23.91%和26.53%。[结论]胡桃楸的生长性状在种源和家系间存在丰富的变异,初步筛选的优良种源、亲本及家系和单株可以为胡桃楸良种选育与应用提供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有明
用山西中条山油松为试材,经测定其株内不同高度的管胞长度、纤丝角度、基本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和胸高位置的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自髓心向外,上述6个特征的测定值呈现陡增或陡降之后,渐趋于稳定,其变异曲线可明显的分为两段,两段之间的分界可作为油松木材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线;随着树干高度的增加,这一分界线向髓心推移,即幼龄期缩短、幼龄材范围变窄。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以胸高盘为依据,确定油松木材幼龄期为14年左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杨婵婵 郭光华 张志刚
为了解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规律,提高红枣的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剖面挖掘法和分层分段取样法,利用WinRHIZO Pro2010a根系分析系统对漫灌条件下幼龄期不同地径红枣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范围内,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分布范围分别为0~200、0~275、0~300 cm,不同地径(3、6、9 cm)的红枣根系生物量70%以上都分布在距树干0~50 cm处;在垂直方向上,3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20~30 cm处;6 cm地径的红枣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后减...
关键词:
红枣 幼龄期 生物量 空间分布 不同地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简恒 杨秀芬 刘峥 杨怀文 苗振旺
The bark beetle, 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 infested mainly pine tree over 30 year old. It has been a disaster of pine forest in Shanxi province and part areas of Hebei and Henan provinces since 1998. This research reported the results of infectivity of 7 species belonged to Steinernema ...
关键词:
红脂大小蠹 拟双角斯氏线虫 侵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