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6)
- 2023(3620)
- 2022(3071)
- 2021(2844)
- 2020(2427)
- 2019(5262)
- 2018(5478)
- 2017(9365)
- 2016(5541)
- 2015(6381)
- 2014(6687)
- 2013(6196)
- 2012(5870)
- 2011(5404)
- 2010(5537)
- 2009(5198)
- 2008(4780)
- 2007(4518)
- 2006(3858)
- 2005(3526)
- 学科
- 济(16223)
- 经济(16196)
- 管理(13155)
- 业(10163)
- 企(8292)
- 企业(8292)
- 学(8012)
- 制(5603)
- 农(5573)
- 中国(5511)
- 体(5304)
- 方法(5281)
- 理论(4857)
- 财(4250)
- 数学(4057)
- 数学方法(3961)
- 地方(3849)
- 业经(3830)
- 银(3709)
- 教育(3686)
- 银行(3678)
- 融(3657)
- 金融(3650)
- 行(3581)
- 农业(3348)
- 和(3182)
- 体制(3036)
- 教学(2877)
- 环境(2857)
- 策(2645)
- 机构
- 学院(79317)
- 大学(78825)
- 研究(33146)
- 科学(24528)
- 中国(24367)
- 管理(24353)
- 济(24275)
- 经济(23505)
- 农(21249)
- 理学(20334)
- 理学院(19934)
- 管理学(19311)
- 管理学院(19176)
- 所(19143)
- 京(18934)
- 研究所(17804)
- 农业(17220)
- 业大(16145)
- 中心(14508)
- 江(13508)
- 院(12328)
- 财(12301)
- 技术(12277)
- 室(12131)
- 省(11970)
- 北京(11883)
- 范(11868)
- 师范(11560)
- 农业大学(10945)
- 实验(10824)
- 基金
- 项目(55798)
- 科学(42239)
- 基金(38543)
- 研究(36793)
- 家(36749)
- 国家(36464)
- 科学基金(29080)
- 省(22527)
- 自然(21089)
- 自然科(20577)
- 自然科学(20570)
- 划(20183)
- 自然科学基金(20168)
- 基金项目(20105)
- 社会(19976)
- 社会科(18650)
- 社会科学(18647)
- 教育(17240)
- 资助(15755)
- 编号(15340)
- 重点(13796)
- 成果(13016)
- 计划(12860)
- 发(12063)
- 科技(11879)
- 课题(11852)
- 部(11158)
- 创(11056)
- 科研(10857)
- 体(10848)
共检索到123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锦民 李少菁 王桂忠 叶海辉 王艺磊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过程中线粒体的变化及其功能。结果显示,大量线粒体首先高度密集于即将发生胞吐的皮质中;随着胞吐的发生,线粒体也随之快速分散到皮层反应部位,线粒体通过分裂、出芽等方式而迅速增多,内质中的线粒体大量向皮质迁移,参与皮层反应;当受精膜开始举起时,线粒体多聚集在新质膜下,参与新质膜的修复和形成;受精膜完全举起后,皮质中的线粒体迅速减少。线粒体在形态、数量及分布等方面的变化,能够反映受精膜形成不同阶段生理活动的旺盛程度以及需能情况,并从细胞水平阐释受精膜形成机制。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受精膜 线粒体 皮层反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锦民 李少菁 王桂忠 叶海辉 王艺磊
为了揭示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其受精膜形成过程中环形颗粒的形成与胞吐。结果显示,拟穴青蟹精子入卵后,发生皮层反应而形成受精膜。皮层反应包括致密颗粒首先胞吐以及环形颗粒的相继多轮胞吐。每轮环形颗粒的胞吐参与到受精膜的平缓期、增厚期和举起期3个阶段。环形颗粒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受精膜的增厚期,受精卵的皮层和靠近皮层的内质中都在形成大量的环形颗粒,并且迅速移至皮层质膜附近发生爆发性胞吐,参与到受精膜的快速形成中。环形颗粒的形成与2种卵黄颗粒以及脂滴密切相关,在皮层中发现了线粒体参与其中,推测在拟穴青蟹受精卵的皮层和内质中可能存在环形颗粒合成的两套不同机制。研究表明,卵黄颗粒、脂滴及环形颗粒在拟穴青蟹受精膜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受精膜 环形颗粒 胞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路心平 马凌波 乔振国 张凤英 马春艳
为研究我国东南沿海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的种群遗传结构,对10个地理种群130只拟穴青蟹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522 bp的DNA片段共发现17个变异位点,定义了21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2为10个地方种群的共享单倍型,占个体总数的56.15%,而大部分单倍型为稀有单倍型,只在少数种群的个别个体中出现。10个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水平为h=0.6738,核苷酸多样性水平为π=0.1987%,基本呈由南到北递减的趋势。10个种群的总体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0.05),但是极为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可蓥 张子平 廖佳倩 邹志华 王艺磊
为了解Sox14基因在拟穴青蟹胚胎发育和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实验从青蟹性腺转录组数据库中得到全长为2558 bp的Sp-Sox14 c DNA序列,该序列编码一个包含427个氨基酸的蛋白,包含一个HMG-box。进化树分析表明,Sp-Sox14与其他节肢动物的Sox14亲缘关系较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Sp-Sox14在成蟹雌雄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卵巢和雄蟹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SpSox14在复眼色素形成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在性腺不同发育阶段,S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戴燕彬 韩坤煌 颜素芬 邹志华 张子平 王艺磊
在实验室所构建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EST文库基础上筛选出泛素基因(Ubquitin,Sp-Ub)片段,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雌蟹各组织及性腺不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p-Ub基因全长555 bp,编码154个氨基酸,其第1~76个氨基酸为高度保守的泛素结构域,第101~147的氨基酸残基为典型的核糖体蛋白S27a的保守区域;预测的泛素结构域二级结构由5个延伸链,1个α-螺旋及其连接的无规卷曲构成,Sp Ub三维结构由1个α-螺旋以及5个β片层。多重比对表明不同物种的泛素结构域和核...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泛素基因 组织表达 性腺发育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周常 房文红 杨先乐 李新苍 胡晓
利用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黄芩、柴胡、连翘、吴茱萸和野菊花5种中药提取物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肝微粒体CYP1A的抑制作用。方法:5种中草药提取物分别与拟穴青蟹肝微粒体共同孵育,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探针药物7-乙氧基异吩唑酮代谢产物试卤灵的生成量,来反映中药提取物对CYP1A活性的影响,计算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Vmax和Km,推算表示抑制程度的IC50。结果: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EROD的抑制程度为黄芩>野菊花>连翘>柴胡>吴茱萸,IC50依次为0.46、0.80、1.07、3.99和17.79 mg/mL,其中,黄芩、柴胡和吴茱萸对EROD的抑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胜负 蒋科技 顾孝连 乔振国
以拟穴青蟹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 000 lx、3 000 lx、5 000 lx、7 000 lx、9 000 lx五组光照强度对其溞状幼体蜕皮、生长及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1 000 lx试验组幼体从第4期溞状幼体(Z4)阶段起即期变态成活率明显下降,全部实验幼体最终均不能变态为大眼幼体(M);5 000 lx试验组最终变态成活率比光照强度3 000 lx、7 000 lx、9 000 lx各试验组分别提高10.00%、7.78%、15.56%,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光照强度 能量收支 变态成活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伟胜 马春艳 马凌波 张凤英 刘志强 赵明 王伟
为了给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的合理投喂提供基础理论数据,采用投喂-饥饿和饥饿-投喂的处理方式对拟穴青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分别开展营养储存饱和点实验(PRS)和不可恢复点实验(PNR),研究饥饿对大眼幼体和Ⅰ期仔蟹蜕皮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大眼幼体的PRS实验中,投喂时间≤2 d时,大眼幼体的蜕皮率为0;投喂时间≥4 d时,大眼幼体的蜕皮率和发育时间与连续投喂组(F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投喂4 d-饥饿组(F4S组)大眼幼体蜕皮后Ⅰ期仔蟹的增重率和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F组(P<0.05),且F1S组Ⅰ期仔蟹的发育时间显著延长(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蕾 邓恒为 李晶晶 刘姗姗 何建国 李海云 翁少萍
为获取拟穴青蟹Cactus基因cDNA全长、分析基本生物学信息,并初步探索其在病原物刺激下的免疫反应,实验采用RACE技术获得了拟穴青蟹Cactus(SpCactu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其cDNA全长为2 035 bp,开放阅读框(ORF)1 311 bp,编码43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6.01 ku。对蛋白理化性质进行预测发现,SpCactus为亲水性蛋白,等电点pI为4.91。经预测,SpCactus与其他物种的IκB蛋白具有相似的功能结构域。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SpCactus与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的Cactus蛋白同源性均高达62%,相似度为73%。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pCactus与甲壳动物聚为一支,与无脊椎动物聚为一大支。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发现,SpCactus基因在拟穴青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肌肉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心脏、眼柄、血液和鳃,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低。LP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均能显著诱导SpCactus基因的表达。本实验成功扩增了SpCactus基因全长,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理化性质预测,初步探讨了其生物学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免疫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天翔 王玉江 刘进贤 渡边精一 伏屋玲子
对采自泰国、马达加斯加和日本各地的青蟹属的3种青蟹Scyllaserrata(Forskl)、S.oceanica(Dana)和S.tranquebarica(Fabricius)的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序列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了其种间遗传差异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显示:S.serrata、S.oceanica及S.tranquebarica在12SrRNA基因片段上存在长度差异,3种青蟹的序列长度分别为422bp、426bp、425bp;种内个体间无序列差异或差异极小,种间序列差异远大于种内差异。以日本虫寻和底栖短桨蟹为外群,采用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重新构建了3种青蟹的分子系统树,得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丽慧 林锋 黄爱霞 李倩 姜建湖 沈斌乾 蒋荣响
为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雄蟹蜕壳前后肌肉及肝胰腺营养变化,分别对蜕壳前、中、后期的拟穴青蟹雄蟹肌肉(分别记为MB、MD和MA)及肝胰腺(分别记为HB、HD和HA)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肌肉水分蜕壳后显著高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0.05),肌肉粗蛋白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中(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0.05),肌肉灰分蜕壳中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后(P<0.05)。肝胰腺水分蜕壳中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后(P蜕壳后>蜕壳中(P蜕壳后>蜕壳前(P<0.05),肝胰腺灰分蜕壳后显著低于蜕壳前和蜕壳中(P蜕壳前>蜕壳后(P<0.05),肝胰腺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蜕壳前显著高于蜕壳中和蜕壳后(P<0.05),蜕壳后肌肉和肝胰腺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P<0.05)。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雄蟹蜕壳阶段主要消耗肌肉中粗脂肪以及肝胰腺中粗蛋白,而软壳硬化阶段主要消耗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肝胰腺中粗脂肪;从营养学角度分析,拟穴青蟹雄蟹肌肉粗蛋白与粗脂肪组成均优于肝胰腺,其中蜕壳中肌肉氨基酸组成与蜕壳前肌肉脂肪酸组成最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建钢 唐保军 乔振国 邹雄
在盐度20、温度28.0±0.2℃条件下,采用密封流水方法进行了拟穴青蟹幼蟹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结果表明:拟穴青蟹Ⅴ期幼蟹的平均耗氧率高于Ⅵ期幼蟹,Ⅴ期幼蟹的窒息点也高于Ⅵ期幼蟹。其中,当蟹苗体质量为1.00±0.22 g时,耗氧率为0.437 2±0.083 mg/(g.h),耗氧量0.423 7±0.080 mg/(ind.h),窒息点为0.716 0±0.017 mg/L;当蟹苗体质量为1.81±0.30 g时,耗氧率为0.381 6±0.081 mg/(g.h),耗氧量0.671 7±0.140 mg/(ind.h),窒息点为0.698 7±0.011 mg/L。实验发现,拟穴青蟹幼...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幼蟹 耗氧率 窒息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张海琪 黄爱霞 李倩 蒋荣响 林锋
为探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蛹肽粉和蝇蛆粉,饲喂拟穴青蟹幼蟹45d。结果表明: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蛹肽料组和蝇蛆料组(P<0.05),粗蛋白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P<0.05),拟穴青蟹幼蟹粗脂肪含量: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拟穴青蟹幼蟹蛋白酶活性: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P<0.05),淀粉酶活性表现出与蛋白酶活性相同的结果(P<0.05),脂肪酶活性则为蛹肽料组与蝇蛆料组显著高于基础料组(P<0.05)。综上所述,拟穴青蟹幼蟹饲料中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促进幼蟹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具有切实可行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丽慧 张海琪 黄爱霞 李倩 蒋荣响 林锋
为探讨配合饲料中分别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的蛹肽粉和蝇蛆粉,饲喂拟穴青蟹幼蟹45 d。结果表明: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和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成活率显著高于基础料组;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水分含量显著低于蛹肽料组和蝇蛆料组,粗蛋白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拟穴青蟹幼蟹粗脂肪含量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拟穴青蟹幼蟹蛋白酶活性基础料组<蝇蛆料组<蛹肽料组,淀粉酶活性表现出与蛋白酶活性相同的结果,脂肪酶活性则为蛹肽料组与蝇蛆料组显著高于基础料组。拟穴青蟹幼蟹饲料中添加蛹肽粉和蝇蛆粉对促进幼蟹生长、提高其免疫力具有切实可行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董兰芳 童潼 张琴 许明珠 苏琼 聂振平 杨家林 谢达 林凤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45%,36.37%,41.55%,46.13%,51.72%和56.86%的6种等能饲料,对初始体重为(11.86?0.11)mg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幼蟹进行为期3周的养殖实验,考察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以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拟穴青蟹幼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拟穴青蟹幼蟹的成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先显著升高(P<0.05)后稍有下降,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