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
2023(41)
2022(36)
2021(30)
2020(31)
2019(73)
2018(67)
2017(145)
2016(64)
2015(63)
2014(95)
2013(70)
2012(82)
2011(65)
2010(84)
2009(55)
2008(49)
2007(56)
2006(55)
2005(35)
作者
(263)
(239)
(229)
(228)
(128)
(121)
(118)
(100)
(96)
(95)
(92)
(80)
(80)
(76)
(74)
(72)
(69)
(68)
(62)
(61)
(59)
(56)
(56)
(55)
(55)
(55)
(55)
(54)
(54)
(54)
学科
(336)
经济(336)
方法(230)
数学(198)
数学方法(191)
(152)
管理(147)
(138)
企业(138)
(127)
(86)
贸易(86)
(84)
理论(81)
水产(74)
动物(70)
动物学(66)
业经(65)
(62)
(54)
(53)
环境(46)
经济理论(45)
(45)
(44)
(42)
及其(41)
(41)
(41)
植物(41)
机构
大学(1169)
学院(1125)
研究(460)
(421)
经济(413)
管理(390)
科学(386)
理学(349)
理学院(337)
中国(333)
管理学(325)
管理学院(324)
(277)
(255)
农业(252)
研究所(250)
(240)
业大(227)
(203)
中心(200)
实验(191)
实验室(187)
(187)
(174)
重点(173)
(171)
科学院(168)
财经(163)
农业大学(159)
(155)
基金
项目(887)
科学(700)
基金(687)
(634)
国家(632)
科学基金(539)
研究(493)
自然(411)
自然科(403)
自然科学(403)
自然科学基金(396)
基金项目(374)
(328)
社会(319)
社会科(302)
社会科学(302)
资助(301)
(285)
教育(249)
重点(238)
(202)
计划(197)
科技(193)
大学(190)
编号(190)
科研(178)
(170)
中国(167)
创新(164)
(164)
期刊
(316)
经济(316)
学报(297)
科学(268)
研究(243)
(216)
大学(192)
学学(190)
中国(169)
农业(146)
管理(142)
(135)
技术(116)
资源(107)
财经(92)
(86)
业大(83)
技术经济(77)
统计(75)
自然(75)
农业大学(73)
(71)
水产(67)
中国农业(60)
(59)
(59)
决策(55)
经济研究(55)
(51)
金融(51)
共检索到1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涛  马甡  徐涛  
采用凯氏定氮法及索氏抽提法对拟沼螺(Assiminea sp.)的基本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蓝蛤、淡水钩虾、沙蚕、卤虫、轮虫等饵料生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拟沼螺的粗蛋白含量为67.76%,高于比较组的饵料生物,水分含量最低为42.57%,粗脂肪含量为10.4%,高于蓝蛤、淡水钩虾和沙蚕;拟沼螺氨基酸组成全面,富含鱼虾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总量达58.51%,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为46.62%,与蓝蛤(46.17%)、卤虫(47.31%)、轮虫(45.69%)、沙蚕(49.48%)的值接近,远大于WHO/FAO推荐模式(35.38%),但略低于鸡蛋蛋白模式(4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红梅  屈政委  汪学杰  牟希东  刘超  刘奕  赖明信  胡隐昌  
为分析和评价印尼拟松鲷(Datnioides pulcher)的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方法检测印尼拟松鲷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同科经济鱼类和常见的优质淡水鱼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印尼拟松鲷肌肉中的水份、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分别为:65.6%、19.6%、7.6%和1.3%;在肌肉中共测得16种氨基酸,总含量18.4%,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6.09%;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9.46%,符合FAO/WHO所规定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均衡模式;印尼拟松鲷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是蛋氨酸和缬氨酸;特征性鲜味氨基酸(FAA)含量为42.15%;不饱和脂肪酸共16种,总量为68.41%,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为23.99%和10.56%,并且含有丰富的DHA和鱼油中相对缺乏的DPA,含量分别为8.5%和5.1%。综合分析,印尼拟松鲷氨基酸含量均衡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集较高观赏价值和与食用价值于一身的可开发鱼类品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晋祯  郑惠娜  任鼎鼎  杨文  曹文红  林海生  秦小明  章超桦  
为分析深圳大鹏湾和海南琼海塔形马蹄螺(Tectus pyramis)的营养成分与品质,采用国标法检测了2种塔形马蹄螺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部分矿物元素含量,氨基酸评价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方法。结果显示,海南琼海捕捞的塔形马蹄螺肌肉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深圳大鹏湾海域,其他基本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深圳大鹏湾和海南琼海塔形马蹄螺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45±0.13) g/100g和(18.83±0.03) 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27%,支链氨基酸含量超过13%,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5%;2种塔形马蹄螺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48%,其中深圳大鹏湾塔形马蹄螺亚油酸、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显著高于海南琼海海域,且DHA+EPA含量高达11.79%;检测的3种矿物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均是常量元素钙(Ca),微量元素铁(Fe)次之,最低的是微量元素锌(Zn),且海南琼海塔形马蹄螺肌肉的钙和锌含量显著高于深圳大鹏湾海域。结果表明,2种塔形马蹄螺蛋白含量高,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肌肉营养价值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研究数据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岛礁海域新型螺类食品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峥  刘长琳  翟介明  陈四清  毛东亮  孙礼娟  葛建龙  边力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在肌肉湿样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76.10%、19.01%、1.20%、1.71%和1.98%。肌肉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的64.65%,氨基酸含量丰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达到22.97%,与氨基酸总量(T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的比值分别为35.53%和69.42%,氨基酸组成比例适宜;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达25.02%,味道鲜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8.02,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43.02%、6.59%和42.39%,PUFA含量较高,其中,EPA+DHA的含量达32.64%,对人体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此外,莱氏拟乌贼肌肉中含有丰富的K、Zn、Se等矿物元素和B族维生素。本研究表明,莱氏拟乌贼肌肉的营养成分全面、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质水产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文  霍元子  高敬  
对采自西藏纳木卡错并驯养于稀释海水(盐度20)中的西藏拟(Daphniopsis tibetanaSars)一般生化组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与蒙古裸腹(Moina mongolica)、淡水裸腹(Moinaspp.)、日本虎斑猛水蚤(Tigiopus japoni-ca)、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和卤虫(Artemi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藏拟的氨基酸和组成与上述饵料生物基本相似,18种氨基酸占蛋白质含量的69.68%,其中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上述饵料生物,蛋氨酸的含量最高,达3.64%,完全能满足鱼虾生长对必需氨基酸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康奇  林勇  庞海峰  韦孜娜  覃俊奇  黄姻  陈忠  杜雪松  文露婷  周明瑞  许艺兰  李文红  邓潜  潘贤辉  
为探究不同生长阶段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的肌肉营养价值和消化能力,分别对中国圆田螺幼螺和成螺的肌肉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消化酶进行测定。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成螺粗蛋白和灰分含量高于幼螺,幼螺水分和粗脂肪含量高于成螺;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显示,中国圆田螺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半胱氨酸,成螺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EAA)、支链氨基酸(BC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呈味氨基酸(FAA)均高于幼螺。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在胃、肠、肝胰脏中的α-淀粉酶活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均为幼螺高于成螺;在肠、肝胰脏中的β-淀粉酶活力均为幼螺高于成螺,而在胃组织中则成螺高于幼螺,且在成螺和幼螺组织中两种淀粉酶活力均表现为肝胰脏>胃>肠,纤维素酶活力表现为胃>肝胰脏>肠;胃蛋白酶活力在三个组织中均为成螺高于幼螺,且在成螺和幼螺组织中均表现为肠>肝胰脏>胃。结果表明,中国圆田螺成螺蛋白质营养价值比幼螺更高,在幼螺阶段可能对淀粉和纤维物质的消化能力较强,对蛋白的消化能力较弱;而在成螺生长阶段则截然相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伟  刘磊  常雯  刘志国  杨建新  刘晓  母昌考  王春琳  
为探究不同水体条件下拟穴青蟹的生长和营养成分差异,实验测定了黄河三角洲海水(DY)、盐碱水(ZD)及三门海水(SM)的水质离子组成,采用阿廖金分类法进行养殖水体分类;测量形态指标并计算肥满度,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t-Test)方法比较3种水体中养殖90和140日龄拟穴青蟹的生长;测定肝胰腺和肌肉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各组拟穴青蟹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结果显示,ZD组养殖水体碱度显著高于SM组,与DY组无显著差异;3个组90日龄拟穴青蟹肥满度在0.54~0.89,ZD、DY组拟穴青蟹肥满度显著高于SM组,140日龄拟穴青蟹肥满度的组间差异不显著;共测出20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3个组拟穴青蟹的肝胰腺和肌肉总氨基酸含量(TAA)分别为3.94~6.87和9.73~12.42 g/100g,SM组均为最高;3组拟穴青蟹的肝胰腺和肌肉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TUFA/TFA)比值分别为59.68%~68.80%和70.08%~73.79%,其中,ZD组拟穴青蟹肝胰腺中C20:5n-3(EPA)含量为各组最高;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显示,ZD组的拟穴青蟹的氨基酸与脂肪酸含量与其他组区分较为明显,但差异不显著,各组拟穴青蟹的肌肉、肝胰腺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聚类结果均相似。研究发现,与正常海水相比,盐碱水养殖拟穴青蟹的生长速度、肥满度及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部分指标占优,为保证养殖拟穴青蟹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可在盐碱水中适量补充Mg~(2+)和K~(+)。研究结果为盐碱水拟穴青蟹养殖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辉  陈李婷  敬庭森  孙文波  李哲  周明瑞  覃俊奇  杜雪松  文露婷  潘贤辉  周康奇  樊荟慧  叶华  宾石玉  林勇  
为了研究田螺科中华圆田螺、中国圆田螺、铜锈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4种螺的肌肉营养成分差异,评价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国标法对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4种螺的肌肉中除灰分外,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肌肉水分以中国圆田螺最高,为81.28%,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蛋白质以中华圆田螺最高,为13.11%,显著高于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肌肉脂肪含量以梨形环棱螺最高,为1.05%,显著高于其他3种螺。肌肉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4种螺的肌肉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此外,4种螺的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均超过40%,且谷氨酸含量均远高于其他15种氨基酸。4种螺肉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均在33%以上,其中中国圆田螺和梨形环棱螺在35%以上,与WHO/FAO模式推荐的标准(35.38%)相近,但4种螺EAAI值较低,均不到80分,其中梨形环棱螺的EAAI值最高,达到74.86。本研究表明,4种螺类肌肉营养组成较丰富,氨基酸比例均衡,均属于优质蛋白原。尤其是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调味品开发和深加工价值。另外本研究阐明了4种螺成体的营养组成,可为其饲料配制提供参考依据,亦可为居民日常膳食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伟   魏捷   洪坤浩   王亚坤   刘付柏   朱新平   于凌云  
肠道菌群在动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究种草养虾和稻田养虾两种模式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和肌肉风味的影响,本实验以相同养殖周期不同养殖区域的种草养殖(种草组)和稻田养殖(稻田组)的罗氏沼虾为对象,对其肠道内容物的肠道菌群结构、肌肉氨基酸以及其肌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首先,在虾肠道菌群的门级分类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s)是两种模式下均有的优势菌门(相对丰度>5%),此外,蓝藻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种草组的特异优势菌门;在属级分类方面:乳球菌属(Lact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Candidatus_Hepatoplasma为两者的优势菌属。其次在菌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稻田组的肠道菌群OTUs显著高于种草组(P<0.05),表明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高;在肠道菌群功能的预测亦发现,两种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的功能都聚集于新陈代谢调控通路上。最后,在营养成分含量分析和肌肉风味评估中证明:两者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总含量并无显著差异,但稻田组肌肉中丝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均显著高于种草组(P<0.05);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肌肉中的铁元素含量显著高于(P<0.05)种草组,而铜、锌元素含量显著低于种草组(P<0.05);其他矿物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总之,稻田养殖模式下罗氏沼虾的肌肉风味更佳且肠道菌群多样性丰富,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罗氏沼虾不同健康养殖模式提供技术参考和技术指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明  柯才焕  王德祥  魏永杰  
在(25.8±1.7)℃条件下,测定了方斑东风螺(5.25±0.53)g在不同时间(7、15、25和40d)饥饿处理后再投饵30d过程中的生长参数、基本营养成分及组织RNA/DNA比值的变化。饥饿状态下,螺体水分含量逐渐上升,第15天时显著高于对照组;脂肪与糖原含量均下降,并分别于饥饿15d、25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足肌与肝胰脏中RNA/DNA比值均随饥饿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恢复生长后,除饥饿40d组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苏捷  张农  刘海新  李庐峰  
近年来,我国常有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发生,由于织纹螺在世界各地海区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所含的毒素成分也不完全相同,目前对织纹螺的毒素组成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国内学者认为织纹螺毒素主要成分是麻痹性贝毒(PSP),认为织纹螺毒素可能是通过食用赤潮中有毒的藻类在体内蓄积产生。通过动物实验、液相色谱方法对福建沿海的有毒织纹螺的毒素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织纹螺的毒素中的主要成分是河豚毒素(TTX)。再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织纹螺的毒素成分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液质联用的条件可以很好地分离和确定样品中的TTX及其衍生物。实验研究表明织纹螺的毒素主要成分是TTX,同时还含有TTX的4位空间异构体(4-ep iTTX)、...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锐祈  胡兴宜  周金星  杨水平  
以李家洲林场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样地为评价单元,选取与林地环境密切相关的8个因子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长江外滩7个样地抑螺效果进行了定量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将8个指标提取出3个主成分,应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对该3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在此基础上,将主成分得分与其对应的特征值相乘,得到环境抑螺效果评价指数,最后将样地划分为4类,取其平均值对每一类确定抑螺效果等级。结果表明:农林、农药间种的抑螺防病林抑螺效果相对较好,且间种时间越长抑螺效果越好。3年生杨树纯林与油茶间种的复合林抑螺效果最为明显,而1年生的杨树纯林同1年生杨树与小麦的林农复合林二者环境抑螺效果最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媛媛  周洪琪  华雪铭  冷向军  黄旭雄  陈莉  丁卓平  
分别用0%(对照组)、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9.10%、18.20%、27.30%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养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53d后,测定其生长、饲料利用、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氨基酸沉积率,旨在为玉米蛋白粉在罗氏沼虾饲料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10%玉米蛋白粉组的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饲料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质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5%玉米蛋白粉组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显著低于对照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贵武  
螺旋藻营养液的成分与保健功效分析ANALYSISONCONSTITUENTSANDHEALTHYEFFICACIESOFSPIRULINANUTRIENTORALSOLUTION马贵武(湛江水产学院,524025)MAGuiWu(Zhanjian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凤娟  童新雨  夏晓雨  符群  郭庆启  
【目的】以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处理后的红松籽油为材料,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烹饪温度预处理后的红松籽油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测定脂肪酸组分。根据国标测定热处理前后的红松籽油理化性质。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的羰基价和酸值显著上升(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