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7)
2023(9546)
2022(7846)
2021(7284)
2020(6023)
2019(13298)
2018(13197)
2017(23880)
2016(13752)
2015(15317)
2014(15526)
2013(14777)
2012(14313)
2011(12907)
2010(13063)
2009(12125)
2008(12044)
2007(11242)
2006(9862)
2005(8950)
作者
(46753)
(39271)
(39093)
(37171)
(24855)
(19260)
(17709)
(15440)
(14981)
(14341)
(13433)
(13186)
(12960)
(12870)
(12680)
(12094)
(11996)
(11705)
(11504)
(10998)
(10273)
(9787)
(9742)
(9025)
(9015)
(8941)
(8920)
(8425)
(8384)
(8295)
学科
(47389)
经济(47315)
管理(37858)
(33167)
(27280)
企业(27280)
方法(19328)
(17584)
数学(15980)
数学方法(15641)
中国(14056)
(14013)
(13439)
(12339)
业经(10522)
理论(10037)
(9888)
地方(9732)
(9594)
银行(9516)
(9488)
金融(9480)
(9150)
环境(8991)
农业(8928)
技术(8208)
(7886)
(7824)
财务(7789)
财务管理(7763)
机构
大学(199240)
学院(198290)
研究(78521)
(68193)
经济(66355)
管理(63873)
中国(56930)
科学(56610)
理学(54120)
理学院(53283)
(52237)
管理学(51598)
管理学院(51280)
(44487)
(44421)
农业(42310)
研究所(40950)
业大(40095)
中心(35088)
(33887)
(31874)
(29969)
(28490)
北京(28022)
农业大学(26928)
技术(26839)
(26438)
(26149)
师范(25848)
财经(25829)
基金
项目(137118)
科学(104135)
基金(97319)
(91497)
国家(90767)
研究(88043)
科学基金(73634)
(56348)
自然(52732)
社会(51959)
自然科(51556)
自然科学(51533)
基金项目(50746)
自然科学基金(50581)
社会科(48899)
社会科学(48878)
(48095)
教育(40916)
资助(40556)
重点(32777)
编号(32664)
计划(30988)
(29099)
科技(28539)
(28129)
(27973)
成果(27893)
科研(27336)
创新(26354)
课题(25723)
期刊
(79713)
经济(79713)
研究(55465)
学报(52416)
(48756)
中国(47539)
科学(40916)
大学(36977)
学学(35380)
农业(32623)
(27243)
管理(25898)
教育(24357)
(17888)
金融(17888)
(17712)
技术(16134)
业大(15941)
(14133)
财经(13412)
农业大学(13214)
经济研究(12695)
业经(12349)
(11554)
科技(11460)
林业(11434)
问题(10076)
中国农业(9296)
图书(9170)
自然(8772)
共检索到30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梦烛  赵亚林  闫青地  张海丽  王凤茹  董金皋  
【目的】分析推测的膜蛋白(putative membrane related protein,pmrp)在拟南芥叶绿体发育过程的作用,明确pmrp对拟南芥光合能力的影响及抗寒性分析,为改善作物光合性能及增强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pmrp的rnai和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eHa105,采用花絮侵染法转化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Col-0),获得pmrp rnai和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以野生型和pmrp rnai、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为材料,利用细胞生物学方法,观察pmrp表达量对拟南芥叶肉细胞叶绿体的结构和淀粉粒积累的影响;利用红外Co2分析法测定拟南芥的光合速率,分析pmrp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纯清  张兴国  梁国鲁  苏承刚  
为了分析CBF3和COR15a双价基因的抗寒价值,通过模式植物烟草抗寒性的改良,为其他经济作物的抗寒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将低温诱导启动子AtRD29a分别控制的拟南芥CBF3低温应答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和COR15a冷诱导基因一起转入烟草,通过低温处理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分析转基因烟草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在1℃48 h未出现萎蔫,而非转基因植株1℃12 h即出现萎蔫状态;转基因植株LT50为-1.01℃左右,非转基因植株LT50为0.86℃,转基因植株的细胞膜伤害率比非转基因植株低20%,半致死温度低约1.87℃;转基因植株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凯  胡春华  杜发秀  张玉娥  魏岳荣  易干军  
【目的】研究超表达拟南芥CBF1基因(AtCBF1)对大蕉抗寒性的影响,为从大蕉克隆抗寒相关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东莞大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获得转AtCBF1基因的大蕉植株;利用GUS组织染色、PCR、RT-PCR以及RT-qPCR对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比较低温处理后的转基因株系和对照的冷害特征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转基因大蕉植株的抗寒能力。【结果】试验共获得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GUS组织染色结果表明,除T1外,其余均为阳性;PCR鉴定结果表明,AtCBF1在6个抗性再生转化系均为阳性,而GUS基因在T1转化系中没有检测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海洋  罗美中  
为研究叶绿体血红素加氧酶HO1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构建了拟南芥血红素加氧酶基因AtHO1的重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T28a-AtHO1,质粒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检测,AtHO1的重组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分子质量为28~36ku,且为可溶蛋白。重组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蛋白。纯化产物免疫新西兰大耳兔获得了专一识别重组蛋白6×His-AtHO1的抗血清,进一步提取拟南芥和水稻叶片总蛋白,蛋白质印迹检测显示,在分子质量28~36ku之间出现特异性条带,证明用重组蛋白6×His-At...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蕊  丁艳锋  李刚华  王强盛  刘正辉  王绍华  
分别以同一稻穗第1天和第5天开花颖花为强势粒和弱势粒,测定了籽粒灌浆期间可溶性淀粉和粗蛋白的积累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胚乳细胞中的淀粉粒和蛋白体密度和大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初期,强弱势粒中都出现了少量单粒淀粉粒和极少数的蛋白体,并随着灌浆的进行,单粒淀粉粒逐渐发育形成复粒淀粉粒,淀粉粒和蛋白体的体积逐渐增大;到灌浆高峰期,强势粒中单粒淀粉粒、复粒淀粉粒和蛋白体同时大量存在,之后复粒淀粉粒逐步充实整个胚乳细胞,单粒淀粉粒和蛋白体随之减少,蛋白体的体积也有所减小;而弱势粒的表现则不同,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复粒淀粉粒逐步增多,淀粉粒的体积也增大,但是单粒淀粉粒和蛋白体的数量一直不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双  陈沼汀  董昭旭  孙国旭  李晖  关淑艳  
【目的】从野生型拟南芥中克隆抗寒基因ICE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CE1基因转到烟草中,对其功能进行研究。【方法】以三叶一心期拟南芥幼苗为材料,提取其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ICE1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构建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ICE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到烟草中,对阳性植株进行PCR检测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并对ICE1基因在转基因烟草植株中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克隆了拟南芥抗寒基因ICE1,其完整开放阅读框长1 485bp。系统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萍  刘瑞香  曾卫军  李国婧  王瑞刚  王水平  
利用RT-PCR技术检测VHA-c基因对高盐、水和ABA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所有的VHA-c基因都参与了V-ATPase的抗盐胁迫反应;在响应水胁迫的反应中VHA-c2、VHA-c4和VHA-c5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在ABA胁迫反应中VHA-c1,VHA-c2,VHA-c3和VHA-c4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提高,但是VHA-c1和VHA-c3基因只在早期的ABA胁迫中增加其表达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丹丹  林蓉  李新国  郑月萍  
【目的】茉莉酰氨基酸结合物合成酶(jasmonoyl amino acid conjugate synthase,JAR1)可以催化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形成茉莉酸的活性形式茉莉酸异亮氨基酸复合体(jasmonic acid-isoleucine,JA-Ile),从而激活JA信号途径。JA信号途径在介导植物盐胁迫的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AtJAR1在植物耐盐性中的功能对于研究JA信号途径影响植物耐盐性的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创建了2个不同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JAR1基因突变体,并对这2个突变体进行地上部生物量的统计分析和JA信号标记基因的表达分析,以确定AtJAR1基因功能缺失。之后,观察分析不同浓度氯化钠和脱落酸(ABA)处理对jar1突变体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的影响,明确AtJAR1基因对拟南芥耐盐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比较分析盐处理前后野生型和突变体的钾离子(K~+)和钠离子(N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高亲和力K~+转运蛋白基因AtHAK5的表达变化情况,初步探究AtJAR1基因在拟南芥耐盐性中的功能。【结果】JA信号标记基因AtVSP1和AtVSP2的表达量大幅下调,表明AtJAR1基因功能丧失。与点突变产生的jar1#1突变体不同的是,这2个突变体表现为前3周生长加快,之后逐渐减缓并出现叶片萎蔫的表型。同时,AtJAR1突变可以缓解盐胁迫和ABA对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此外,盐胁迫下AtJAR1突变可以促进AtHAK5的表达和根系对K~+的吸收转运。【结论】JA信号途径可能通过与ABA交互作用影响AtHAK5的表达量,以调节植物根系对K~+的吸收转运,进而改变细胞内K~+/Na~+平衡,最终影响植物耐盐性。图8表2参5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敏  刘蓓蓓  王可心  高玉萌  李鑫  林瑞嫦  高小丽  
为探究绿豆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积累的特性,选用‘绿丰2号’、‘安绿7号’、‘冀0816毛-3’和‘安康绿豆’4个绿豆品种为材料,对开花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积累变化进行测定,用Logistic方程拟合淀粉积累过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绿豆籽粒形成过程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积累量均不断增加。随着籽粒灌浆,4个绿豆品种的淀粉合成相关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籽粒淀粉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曲线拟合分析显示,大粒型绿豆‘安绿7号’和‘冀0816毛-3’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均出现在花后8~11d,小粒型绿豆‘绿丰2号’和‘安康绿豆’最大灌浆速率均出现在花后15~18d。相关分析表明,绿豆籽粒中AGPase酶活性与淀粉积累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AGPase是绿豆淀粉合成的关键酶,绿豆淀粉的合成与积累主要由AGPase控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玥  梁爽  梁慧珂  郁飞  齐亚飞  
【目的】将拟南芥叶绿体发育必需蛋白PAC进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免疫家兔,获得针对PAC蛋白的多克隆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AC蛋白在叶绿体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保证。【方法】将编码拟南芥PAC蛋白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诱导后,对诱导产生的PAC蛋白进行镍柱亲和纯化和SDS-PAGE割胶纯化,并将纯化的PAC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免疫家兔,利用分离得到的抗血清,针对拟南芥野生型、PAC敲除突变系PAC-1和PAC过表达系PACOE的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拟南芥基因PA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AC,在3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祥如  雷雨婷  姜依何  任春梅  
为探索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分析5种浓度(0、0.1、0.5、1.0、2.0mmol/L)外源苯丙氨酸处理后花青素的积累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受阻是否影响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发现: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苯丙氨酸能提高拟南芥幼苗花青素的含量,而且花青素的含量随着苯丙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苯丙氨酸处理后,sscd1突变体幼苗中花青素的积累增多,同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如PAL、CHI、CHS、DFR、LDOX、UF3GT的表达水平在sscd1突变体中都显著上调,表明SSCD1基因突变会阻断酸酪氨酸降解,增加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合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宾  刘宾  朱占玲  谢全刚  田纪春  
【目的】阐明影响小麦籽粒淀粉基因/QTL的时空表达和动态变化情况,为运用条件QTL更好地揭示小麦籽粒淀粉动态积累的基因表达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构建的168个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为材料,在6个不同的环境下种植,分别在花后12 d、17 d、22 d、27 d和32 d取样,对小麦籽粒淀粉含量(GSC)积累的条件和非条件QTL进行分析。【结果】在籽粒灌浆的5个时期,一共检测到7个非条件QTL和4个条件QTL,没有一个条件QTL能在测定的5个时期都有效应。7个非条件QTL分别分布在2A、3A、3B、4A、5D染色体上,其中QGsc4A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后清  刘赣  朱毅勇  徐国华  沈其荣  
以野生型拟南芥(WT)和叶柄硝酸盐积累减少的拟南芥突变体atnrt1.4为材料,研究了叶柄与叶片硝酸盐的积累及细胞膜H+-ATPase。采用两相法分离了2种材料细胞膜并测定了细胞膜H+-ATPase活性,通过RT-PCR分析了WT与at-nrt1.4叶柄及叶片中各个细胞膜H+-ATPase基因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了WT与atnrt1.4叶柄及叶片细胞膜上H+-ATPase的蛋白浓度。结果显示:atnrt1.4叶柄硝酸盐积累显著低于WT叶柄,仅为WT的58.6%;atnrt1.4叶柄中细胞膜H+-ATPase基因AHA3、AHA5、AHA10和AHA11的表达比WT显著降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利兵  张琨  彭志红  任春梅  
以拟南芥野生型和psc1突变体为材料,研究蔗糖(30、60、90、120、150 mmol/L)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表明:蔗糖浓度高于60 mmol/L时,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比野生型明显降低,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DFR的表达量减少。在无蔗糖和有蔗糖(90 mmol/L)条件下,添加表油菜素内酯进一步分析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结果显示,表油菜素内酯能显著增加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含量以及DFR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祥  鲍依群  谭小云  
[目的]exocyst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囊泡拴系因子复合体。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exocyst复合体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如生长素运输、细胞极性生长、细胞板形成和细胞自噬等。探索exocyst复合体更多的生物学功能,对于了解exocyst复合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8基因花粉拯救的孢子体突变体PRsec8m1为材料,通过台盼蓝、DAPI、DHcF-Dc等染料染色,结合遗传学试验分析其主根发育表型。[结果]发现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8基因突变导致主根细胞程序性死亡(PcD),阻断水杨酸信号传递途径不能缓解这种PcD表型。[结论]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