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3)
2023(5670)
2022(4836)
2021(4376)
2020(3769)
2019(8011)
2018(7980)
2017(14498)
2016(8308)
2015(9232)
2014(9352)
2013(9136)
2012(8522)
2011(7694)
2010(8011)
2009(7717)
2008(7791)
2007(7026)
2006(6220)
2005(5998)
作者
(26926)
(22834)
(22827)
(21737)
(14346)
(11108)
(10091)
(8865)
(8637)
(8312)
(7891)
(7485)
(7480)
(7412)
(7386)
(6987)
(6850)
(6671)
(6570)
(6438)
(5852)
(5698)
(5635)
(5289)
(5273)
(5152)
(5114)
(5036)
(4856)
(4653)
学科
管理(29634)
(28348)
经济(28281)
(24660)
(21770)
企业(21770)
(14252)
(12234)
方法(9631)
(8394)
(8344)
数学(7957)
业经(7913)
数学方法(7862)
中国(7835)
(7322)
财务(7305)
(7301)
制度(7296)
财务管理(7282)
体制(7225)
企业财务(6925)
(6895)
银行(6876)
(6788)
(6525)
(6211)
金融(6207)
(5505)
环境(5338)
机构
大学(121674)
学院(121654)
(46769)
经济(45451)
研究(45190)
管理(41704)
理学(34841)
理学院(34392)
中国(34006)
管理学(33724)
管理学院(33498)
科学(28899)
(27645)
(26729)
(25905)
(24846)
研究所(22290)
农业(21852)
业大(21240)
中心(20339)
(19812)
财经(19582)
(19144)
(17599)
北京(16148)
(15873)
(15695)
(15359)
经济学(14697)
财经大学(14336)
基金
项目(80931)
科学(62725)
基金(58923)
研究(55360)
(53281)
国家(52891)
科学基金(44140)
社会(34875)
(33303)
社会科(33003)
社会科学(32990)
基金项目(30922)
自然(29683)
自然科(28986)
自然科学(28970)
自然科学基金(28457)
(27317)
教育(25373)
资助(23586)
编号(20754)
(19983)
重点(19099)
成果(18022)
(17689)
(16853)
(16717)
计划(16302)
课题(16003)
创新(15998)
科研(15736)
期刊
(58467)
经济(58467)
研究(36060)
中国(32642)
(26764)
学报(26552)
(23221)
科学(21387)
大学(19286)
学学(18570)
管理(17541)
农业(17473)
(13346)
金融(13346)
教育(11041)
财经(10640)
技术(9357)
(9212)
(8999)
业经(8061)
经济研究(8040)
业大(7864)
(7799)
问题(7186)
农业大学(6820)
(6433)
科技(6382)
(5802)
卫生(5802)
理论(5800)
共检索到194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玲  付茂强  徐衡  董汉松  
植物在受蚜虫侵袭时,乙烯或茉莉酸信号与MYB转录因子调控韧皮部防卫反应,凝集素类韧皮部蛋白(PP)与葡聚糖合酶(GSL)催化生成的胼胝质堵塞筛管细胞壁和筛孔,妨碍蚜虫刺吸韧皮部。根据笔者在拟南芥上的研究,韧皮部防卫反应由转录因子AtMYB44与乙烯信号调控,AtMYB44直接作用于乙烯信号传导调控因子EIN2,启动EIN2基因表达,EIN2转而调控韧皮部防卫反应和对桃蚜的抗性。与拟南芥相比,普通小麦基因组容量超出120多倍,不同基因家族成员冗余程度很高,功能复杂,多种机制交叉作用,影响抗虫防卫反应。小麦编码MYB、GSL和凝集素及其受体蛋白的73、22和50种基因已有全长序列克隆,哪些基因参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修远   徐启玉   尹世娇   陈少林   LIESCHE Johannes  
【目的】探究膜蛋白HHP2在韧皮部蔗糖装载中的作用与机制,为作物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HHP2及其同源蛋白序列以及HHP2基因的转录表达谱进行分析,以预测其功能并发掘其他同源蛋白。使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对HHP2蛋白和蔗糖转运蛋白SUC2进行共定位分析,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检测HHP2与SUC2蛋白的互作,通过七叶树苷摄取试验检测HHP2对SUC2蛋白的直接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试验,分析和比较hhp2突变体SUC2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利用离子色谱方法分析和比较hhp2突变体的韧皮部蔗糖输出效率;采用Alpha Fold和Autodock软件,对HHP2蛋白结构及HHP2和蔗糖分子之间的潜在对接能力进行分析。【结果】HHP2同源蛋白共有5个保守模体和1个保守结构域。HHP2基因在拟南芥叶和茎等蔗糖输出器官中低表达,在根、花和种子等蔗糖需求器官中高表达。在本氏烟草远轴面表皮细胞中瞬时表达HHP2,发现其与SUC2蛋白共定位。HHP2与SUC2蛋白存在互作,且HHP2能抑制SUC2的蔗糖转运活性。HHP2缺失突变分析表明,HHP2是SUC2的负调控因子,HHP2缺失突变导致SUC2转录水平提高至6倍左右,蛋白水平提高至1.3倍左右,hhp2缺失突变体的蔗糖转运效率提高至2倍左右。分子对接分析表明,HHP2可能通过与蔗糖结合发挥其调控功能。【结论】HHP2是SUC2的负调控因子,参与调控植物体内蔗糖的转运与分配,可能是分子育种的潜在靶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群  陈慧勤  赵淑清  赵占军  
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 μg/ mL SA喷雾处理生长28 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 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 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 h达到高峰,而在24-96 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 性相吻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虹  汪有奎  倪自银  王零  蒋志成  邸华  
1998—2004年,采取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木韧皮部昆虫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韧皮部昆虫3目8科共87种,其中,缨翅目1科2种,鞘翅目6科81种,鳞翅目1科4种。主要类群为鞘翅目的吉丁虫科15种、天牛科32种、小蠹科3种、齿小蠹科29种。观察了不同种类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提出了韧皮部害虫防治的策略与措施,开展了以综合培育、清除灾害木及保护利用天敌为主要措施的生态防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枫  杨雪  王晓莉  董汉松  
长链脂肪醇氧化物酶(FAO)基因编码一个与膜结合,包含黄素,产生H2O2的长链脂肪醇氧化酶。在拟南芥基因组中包含4个FAO同源基因。然而,拟南芥FAO在响应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胁迫中起何种作用还不得而知。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拟南芥AtFAO3在植物防卫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pathovar(pv.)tomatostrain DC3000(PstDC3000)中的作用。拟南芥原生质体细胞瞬时表达AtFAO3偶联GFP融合蛋白表明,AtFAO3定位于细胞膜。与野生型植株相比,拟南芥AtFAO3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Atfao3在正常条件叶片中H2O2含量下降,在氧胁迫或生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竹青  李继伟  邓祥宜  王利凯  梅方竹  邹礼平  
【目的】探明韧皮部细胞ATPase分布规律,分析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与籽粒光合同化物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灌浆不同阶段,采用蒽酮法测定籽粒光合同化物积累量;运用显微细胞化学技术对颖果韧皮部和胚乳细胞的多糖进行定位,同时对韧皮部细胞ATPase进行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对籽粒光合同化物积累量与韧皮部细胞ATPase活性产物量进行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在灌浆渐增期,籽粒积累的光合同化物主要是可溶性糖。约在花后14d,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含量相等。以后,籽粒以积累淀粉为主。在整个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量的变化呈现彼此消长,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飞  邵运辉  何钟佩  
研究了高温胁迫条件下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显著降低旗叶和穗梗韧皮部汁液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穗梗韧皮部汁液氨基酸总流量,增加旗叶韧皮部汁液氨基酸总流量,并导致氨基酸组分的明显变化,旗叶韧皮部汁液各氨基酸组分除精氨酸(Arg)外均显著提高,穗梗韧皮部汁液各氨基酸组分均显著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庆杰  迟德富  
【目的】研究不同品系杨树的亲本来源、干部硬度等特性与抗性的关系,为杨树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连续2年研究11个亲本来源的67个不同杨树品系2~3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韧皮部硬度、韧皮部厚度、胸径以及各品系杨树亲本来源的关系。【结果】1)杨树木质部硬度达到(45.43±3.59)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44.17±2.76)HD为高抗虫品系,抗虫、感虫和高感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3.6±0.53)HD、(40.39±2.98)HD和(39.47±2.98)HD;杨树韧皮部硬度达到(33.96±4.72)HD为免疫品系,硬度达到(32.61±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思源  张会龙  尧俊  张莹  赵楠  赵瑞  周晓阳  陈少良  
【目的】Remorin蛋白是广泛存在于苔藓、裸子和被子植物中的蛋白家族,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物胁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有关remorin抵御非生物胁迫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前期研究发现抗逆树种胡杨的remorin 6.5(REM6.5)可通过增强质膜质子泵活性提高植物耐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植物耐受水分胁迫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植物抗旱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法】以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OE1和OE2)、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对照(VC)拟南芥为试验材料,对各基因型拟南芥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包括渗透胁迫和土壤干旱)以及复水处理,从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了胡杨PeREM6.5在拟南芥干旱胁迫中的响应机制。【结果】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的存活率、根长显著高于WT和VC,并且在渗透胁迫下细胞膜受损程度较小,这些表型差异主要与转基因拟南芥水分吸收、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强有关。甘露醇处理后,过表达PeREM6.5拟南芥水通道基因AtPIP1;2和AtPIP2;1的表达量提高。甘露醇处理诱导WT和VC根细胞积累H2O2,对细胞膜造成氧化伤害。转基因株系在甘露醇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基因POD和过氧化氢酶基因CAT表达量显著上调,能维持较高的POD和CAT酶活性,清除H2O2及其对细胞膜造成的损伤。在土壤干旱处理9 d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低于WT和VC,复水后叶绿素含量恢复程度较高。另外,PeREM6.5转基因株系在干旱胁迫下维持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的能力增强。【结论】过表达胡杨Pe REM6.5基因提高了拟南芥对水分胁迫的耐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佳音  张艳丽  张一南  赵瑞  李金克  周晓阳  刘香芬  陈少良  
本文研究了胡杨apyrase基因(Pe APY1和Pe APY2)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以Pe APY1和Pe APY2过表达拟南芥、拟南芥Atapy1和Atapy2突变体、野生型(WT)拟南芥及空载体(VC)为实验材料,研究盐胁迫条件下的植物根长、相对电导率、细胞活力、H_2O_2水平、eATP浓度、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低盐浓度(50 mmol/L NaCl)对拟南芥各基因型的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而高盐浓度(100 mmol/L NaCl)抑制了各株系的根长生长、细胞活力和抗氧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郁  宋超  王小清  
【目的】低温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而表皮蜡质是植物抵御外界胁迫的第一层保护性屏障。研究低温胁迫对拟南芥表皮蜡质组分含量、结构及相关蜡质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植物表皮蜡质与低温互作机制,从而对后续作物的抗性机制研究起指导作用。【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与蜡质突变体cer1、cer3、cer4、cer6、cer10、cer20及kcs1为试验材料,待植株生长至5—6周时进行4℃胁迫处理10 d和18 d。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变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蜡质组成及含量变化;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蜡质基因CER1、CER3、CER4、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猛  魏朔南  胡正海  
漆树所产生漆是从其树干韧皮部采割而来。应用植物解剖学技术对陕西的3个漆树品种的韧皮部进行结构及其发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个漆树品种韧皮部的基本结构无明显差别,次生韧皮部由垂直系统的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石细胞、乳汁道以及径向系统的韧皮射线组成。在当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中,筛管发育成熟,具输导功能,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尚处于幼嫩期,乳汁道也在分化发育中,此部分称具功能韧皮部。具功能韧皮部外侧为往年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其中的筛管萎缩,失去输导功能,称为无功能韧皮部,占据韧皮部大部分区域;无功能韧皮部薄壁细胞的体积增大,进而挤毁筛管;乳汁道发育成熟,大量分泌生漆,韧皮射线可增至3~5列细胞。此外,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洁   黄子洋   康婕   崔祺   任梓铭   马斯   楼建华   夏宜平   吴昀  
植物韧皮部卸载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概述了韧皮部卸载的主要途径,并重点综述了韧皮部卸载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包括:(1)韧皮部运输的主要糖分物质;(2)韧皮部卸载方式;(3)韧皮部卸载研究方法;(4)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出现,园艺植物韧皮部卸载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酶与蔗糖转运蛋白等需得到更深入地阐释,进一步助力解析植物韧皮部卸载参与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并有望为更多的植物韧皮部卸载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图1表1参7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贝贝  孙伟伟  李亮  董汉松  
核质转运过程是真核生物对信号传导进行精密调控的重要途径,核输入载体蛋白(importin,IMP)和核孔蛋白(nucleo-porin,Nup)对此承担重要功能。植物擅长使用这两类蛋白质对抗病防卫反应信号传导进行调控,影响多种激素信号传导通路。水杨酸、乙烯、茉莉酸是介导植物防卫反应的最重要的激素信号,水杨酸信号传导靠含锚蛋白序列的NPR1来调控系统性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并经常与乙烯或茉莉酸对抗,而茉莉酸与乙烯常常协作。已知完全测序的拟南芥基因组至少含有26种IMP基因和18种Nup基因。据他人和笔者最近研究,IMP和Nup基因至少分别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时荣  尚哲明  刘德广  崔晓宁  
【目的】探究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与蚜虫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行为反应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的绿色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试不同质量浓度小麦蚜害诱导挥发物6-甲基-5-庚烯-2-酮(MHO)、6-甲基-5-庚烯-2-醇(MHOH)、水杨酸甲酯(MeSA)和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对有翅型麦长管蚜行为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上述化合物按各自对麦长管蚜具备最佳驱避效果的质量浓度等体积混合,分析或比较不同混合物对麦长管蚜行为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