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89)
2023(9171)
2022(8348)
2021(7986)
2020(6710)
2019(15574)
2018(15661)
2017(29927)
2016(16564)
2015(18644)
2014(18731)
2013(18452)
2012(16844)
2011(15054)
2010(14749)
2009(13257)
2008(12578)
2007(10672)
2006(9102)
2005(7683)
作者
(49365)
(40907)
(40664)
(38776)
(26060)
(19772)
(18421)
(16270)
(15467)
(14577)
(14035)
(13538)
(12909)
(12768)
(12650)
(12522)
(12492)
(12145)
(11491)
(11383)
(10387)
(9884)
(9831)
(9162)
(9145)
(9143)
(9110)
(8960)
(8298)
(8293)
学科
(60839)
经济(60773)
管理(44633)
(42749)
(35581)
企业(35581)
方法(30392)
数学(26230)
数学方法(25924)
(16748)
(16218)
中国(14570)
(14253)
业经(13694)
地方(13374)
农业(11473)
理论(10998)
(10652)
(10293)
贸易(10287)
环境(10128)
(9969)
技术(9902)
(9363)
(9338)
财务(9281)
财务管理(9266)
教育(9105)
企业财务(8782)
(8734)
机构
大学(230374)
学院(228637)
管理(92091)
(82145)
理学(80869)
经济(80172)
理学院(79906)
管理学(78408)
管理学院(78028)
研究(76390)
中国(53457)
科学(53090)
(48967)
(42209)
业大(39469)
(39348)
研究所(36671)
(35806)
中心(34217)
农业(33776)
(31192)
(30657)
北京(30599)
师范(30264)
财经(29502)
(27839)
(26863)
(26245)
技术(26244)
师范大学(24489)
基金
项目(167698)
科学(130679)
基金(121114)
研究(118620)
(107009)
国家(106140)
科学基金(90497)
社会(70982)
(67337)
社会科(67102)
社会科学(67081)
基金项目(65890)
自然(62445)
自然科(60954)
自然科学(60940)
自然科学基金(59805)
(56626)
教育(54169)
资助(49217)
编号(48337)
成果(38561)
重点(37513)
(35636)
(35157)
(34910)
课题(33250)
科研(32693)
计划(32613)
创新(32505)
大学(30815)
期刊
(85839)
经济(85839)
研究(62215)
学报(43370)
中国(39764)
(38645)
科学(38018)
管理(32318)
大学(31167)
学学(29477)
农业(27456)
教育(25331)
(25157)
技术(19211)
(14671)
金融(14671)
业经(14519)
(13778)
图书(13653)
财经(13205)
经济研究(12878)
科技(12784)
理论(12116)
业大(11979)
(11628)
实践(11483)
(11483)
问题(11232)
(10988)
资源(10641)
共检索到31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颖慧  王天宇  黎裕  
ERD(脱水诱导早期应答基因)是可以快速应答干旱反应的基因,最早是在拟南芥脱水诱导1 h获得的。目前,在拟南芥中获得16个ERD基因,它们属于不同的基因家族,作用于不同的代谢途径,通过不同的方式增强拟南芥的抗旱性,除了具有快速应答干旱胁迫的特征,还具有应答冷、盐、衰老、ABA等多种逆境胁迫信号的特征。研究这些基因有助于了解拟南芥的抗旱机制。目前对ERD基因的诱导表达和转录调节研究的比较清楚,但是对其中多数基因的作用机制还没有深入研究。本文综述拟南芥脱水诱导早期应答基因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曾群  陈慧勤  赵淑清  赵占军  
系统研究了水杨酸对拟南芥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影响。用10 μg/ mL SA喷雾处理生长28 d的拟南芥植株,结果发现,经SA处理后,拟南芥叶片中PAL,POD,PPO和LOX活性都迅 速增强,PAL活性在处理后12 h达到高峰,较高的PAL活性可维持到48 h。POD,PPO和LOX活性在SA处理后48 h达到高峰,而在24-96 h内都可保持较高的POD和PPO活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SA诱导拟南芥植物的抗病 性相吻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列耿  张永先  玉永雄  黎晓峰  
铝诱导根系分泌有机酸是酸性土壤中植物抵御铝毒害的重要机制,但拟南芥根系在铝胁迫下分泌有机酸的研究鲜有报道。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拟南芥根系分泌物研究的微型系统,研究了铝胁迫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根系苹果酸的分泌特点。结果表明,建立的拟南芥根系分泌物研究微型系统,能获得长势相对一致的植株和发达的根系,铝能诱导拟南芥根系分泌苹果酸,且分泌量随铝浓度(0,25,50μmol.L-1)的升高和铝处理时间(2,4,8,12,20 h)的延长而增加;铝处理4 h后苹果酸分泌才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拟南芥以模式II分泌苹果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海  冉凤  刘静  文婧  马珊珊  柯蕴倬  孙丽萍  李加纳  
【目的】分析拟南芥中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cs,简称硫苷)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发育时期及不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为筛选控制硫苷合成的关键基因、解析硫苷的生物合成规律及其在植物抗逆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at Gen express和plexdb中的10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和2组转录组数据分析拟南芥中硫苷生物合成途径82个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及其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10个硫苷合成途径的关键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表达谱进行验证;并利用strinG v10软件分析硫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祥如  雷雨婷  姜依何  任春梅  
为探索花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酪氨酸降解途径缺陷突变体sscd1为试验材料,分析5种浓度(0、0.1、0.5、1.0、2.0mmol/L)外源苯丙氨酸处理后花青素的积累和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酪氨酸降解途径受阻是否影响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发现:外源添加不同浓度苯丙氨酸能提高拟南芥幼苗花青素的含量,而且花青素的含量随着苯丙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多;苯丙氨酸处理后,sscd1突变体幼苗中花青素的积累增多,同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如PAL、CHI、CHS、DFR、LDOX、UF3GT的表达水平在sscd1突变体中都显著上调,表明SSCD1基因突变会阻断酸酪氨酸降解,增加苯丙氨酸诱导花青素的合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芳  杨娜  钱猛  甘立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拟南芥侧根发育的影响,揭示其调控侧根发育的机制,为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试验材料,外源三十烷醇处理生长5 d的幼苗,分析侧根数目、侧根密度、侧根原基数量、侧根原基密度、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根部内源IAA含量、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外源三十烷醇处理拟南芥的幼苗,能够诱导侧根的产生,0.2、0.5和1μmol·L-1三十烷醇处理8 d,侧根密度分别增加了59.0%、97.9%和54.2%;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果忠  朱振东  武小菲  崔友林  王晓鸣  
【目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一种复杂机制,本研究旨在鉴定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诱导的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创伤、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大豆疫霉菌诱导的拟南芥叶片的总蛋白,并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了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这28个蛋白点的表达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13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上调;11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下调;4个点在伤口和P.sojae处理中的表达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梅花  张丽  牛一丁  方天祺  哈斯阿古拉  
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逆境胁迫诱导表达基因rd29A的启动子片段,将其克隆到pUC19质粒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启动子片段大小为937bp,与已报道的该启动子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美娟  王洋  申泽丹  马旭君  撒刚  邓澍荣  刘丹丹  张玉红  沈昕  陈少良  
【目的】研究胡杨质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通过H2O2信号途径对盐胁迫的感知和适应作用。【方法】克隆胡杨质膜SOS1基因(PeSOS1),并将其转化到拟南芥中,比较野生型和转PeSOS1基因拟南芥在100mmol/L 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根长,干质量,K+、Na+和Ca2+含量,活体植株根尖离子流(K+、Na+和H+)的流动情况,H2O2的产生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抑制剂对根尖离子流的影响,分析100mmol/L NaCl胁迫下异源表达PeSOS1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耐盐性的差异。【结果】在NaCl胁迫下,转PeSOS1基因拟南芥株系的萌发率、根长和干质量明显高于野生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怡欧  刘琳琳  张炬红  张静  安少利  许鹏  靳军灵  刘志伟  席景会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自我防御机制,能够产生特异的抗性蛋白来应对各种生物因子的胁迫,其中茉莉酸信号途径是植物必需的防御机制。本研究对拟南芥施用茉莉酸处理和对照叶片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并试图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来检测茉莉酸诱导的蛋白质,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发现有28个蛋白点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19个蛋白点上调表达,9个蛋白点下调表达。选择10个差异蛋白点进行了质谱鉴定,它们分别是苏氨酸蛋白激酶、热激蛋白、不依赖于维生素B12的蛋氨酸合酶、腺嘌呤琥珀酸合酶、碳酸酐酶等,这些蛋白质可能在拟南芥叶片应答茉莉酸反应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进行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对揭示茉莉酸信号通路和植物防御机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鲜歌  贺军民  
【目的】了解异三聚体G蛋白在紫外线B(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植物细胞转导UV-B辐射信号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G蛋白α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及其超表达株系和组成活化型株系为材料,并结合药理学试验,通过气孔开度分析确定G蛋白在0.5 W.m-2UV-B辐射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中的作用。【结果】细菌毒素试验表明,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能显著抑制UV-B诱导的气孔关闭,而其活化剂霍乱毒素(CTX)能模拟UV-B的作用诱导可见光下叶片气孔关闭。遗传学试验显示,UV-B不能诱导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GPA1功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利兵  张琨  彭志红  任春梅  
以拟南芥野生型和psc1突变体为材料,研究蔗糖(30、60、90、120、150 mmol/L)诱导花青素的积累。结果表明:蔗糖浓度高于60 mmol/L时,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比野生型明显降低,花青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DFR的表达量减少。在无蔗糖和有蔗糖(90 mmol/L)条件下,添加表油菜素内酯进一步分析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的积累,结果显示,表油菜素内酯能显著增加拟南芥psc1突变体中花青素含量以及DFR基因的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清鹏  于涌鲲  万善霞  赵福宽  郝玉兰  
【目的】探究茉莉酸(Jasmonic acid,JA)诱导的钙动员的来源及钙调素(CaM)在JA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为材料,采用不同类型的离子通透性通道抑制剂(或拮抗剂)预处理拟南芥叶肉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JA诱导的[Ca2+]cyt升高的影响;同时还利用上述拮抗剂、钙调素(CaM)拮抗剂处理10d的拟南芥幼苗,采用Northern blot方法检测了其对JA诱导的VSP表达的影响。【结果】胞内及胞外钙离子共同参与JA诱导的钙动员,JA诱导的Ca2+通过CaM或CaM相关蛋白进一步传递JA信号。【结论】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荣  黄继昌  赵东生  高飞  
【目的】比较近缘植物盐芥和拟南芥在高浓度NaCl胁迫下根的生长情况及根中内源赤霉素(GAs)及生长素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MS培养基上生长约1周,转接后根长相近的盐芥和拟南芥幼苗进行NaCl胁迫(NaCl浓度拟南芥为0,50,100,150,200,250,300mmol/L,盐芥为0,50,100,150,200,300,500mmol/L),测定高盐胁迫下2种植物根系的生长情况。选取在MS培养基上生长1周,移栽到蛭石/珍珠岩(体积比1∶1)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4周的拟南芥和盐芥进行高浓度NaCl胁迫(NaCl浓度为150和3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璐平  谢荔岩  林奇英  谢联辉  
对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的发现、载体的开发、作用机理和优势的研究,以及VIGS在植物基因功能鉴定上的应用和展望进行了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