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2)
2023(8935)
2022(8196)
2021(7770)
2020(6543)
2019(15304)
2018(15420)
2017(30156)
2016(16316)
2015(18408)
2014(18546)
2013(18469)
2012(16640)
2011(14978)
2010(14787)
2009(13339)
2008(12854)
2007(11015)
2006(9521)
2005(8247)
作者
(47036)
(38755)
(38589)
(36714)
(24778)
(18570)
(17645)
(15391)
(14888)
(13837)
(13434)
(12819)
(12214)
(12091)
(11980)
(11734)
(11733)
(11613)
(11012)
(10923)
(9686)
(9366)
(9318)
(8832)
(8798)
(8720)
(8575)
(8505)
(7810)
(7729)
学科
(63141)
经济(63071)
管理(48377)
(45648)
(39302)
企业(39302)
方法(31722)
数学(27234)
数学方法(26894)
(15995)
中国(15208)
(15049)
(14737)
业经(14116)
地方(12845)
理论(11955)
(11274)
贸易(11270)
(11099)
(10932)
农业(10606)
(10131)
财务(10072)
财务管理(10057)
技术(10041)
环境(10040)
(10001)
企业财务(9502)
教育(9168)
(8960)
机构
大学(230836)
学院(228483)
管理(95864)
(85867)
理学(83945)
经济(83871)
理学院(83032)
管理学(81590)
管理学院(81198)
研究(73063)
中国(52722)
(49381)
科学(47451)
(37929)
(36341)
业大(35167)
(34780)
研究所(33438)
中心(32728)
(31457)
北京(31283)
财经(31258)
(30589)
师范(30313)
(28412)
农业(27272)
(26733)
(26218)
师范大学(24689)
商学(24414)
基金
项目(161683)
科学(126403)
研究(118027)
基金(116736)
(101216)
国家(100368)
科学基金(86641)
社会(71800)
社会科(67966)
社会科学(67946)
基金项目(63295)
(63222)
自然(58171)
自然科(56780)
自然科学(56769)
自然科学基金(55720)
教育(54035)
(53248)
编号(49002)
资助(48325)
成果(39075)
重点(35484)
(35202)
(33570)
(33434)
课题(32917)
科研(31122)
创新(31034)
项目编号(30552)
大学(30407)
期刊
(91694)
经济(91694)
研究(65837)
中国(38547)
学报(36346)
管理(35011)
科学(33613)
(30906)
大学(27313)
(26995)
教育(26268)
学学(25466)
农业(22222)
技术(20424)
业经(15698)
(15621)
金融(15621)
图书(14387)
经济研究(14069)
财经(13999)
理论(12376)
(11719)
科技(11715)
问题(11644)
实践(11571)
(11571)
(11119)
技术经济(11113)
情报(10724)
现代(10452)
共检索到319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涛  谢志鹏  
当前,理论界对拟人化营销的关注正逐渐升温。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拟人化营销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拟人化和拟人化营销的概念、拟人化的构成维度、拟人化的营销效应,以及拟人化效应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翔  
本文基于意义迁移理论构建了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模型,并运用两个情景实验检验了拟人化广告代言人的营销效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真人代言人(vs.拟人化代言人)的说服效果更高;类社会互动在代言人类型对说服效果的影响中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拟人化水平(高vs.低)在代言人类型对类社会互动影响中发挥显著调节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提升拟人化代言人的应用水平、社会互动水平以及根据拟人化水平需求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金才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逐步普及,以及国家对"互联网+"新农村发展新趋势的重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经历快速变革,农产品的流通由单一的传统渠道发展为向电子商务渠道倾斜的多渠道模式。而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农产品电商市场,不少先进入者已经抢先占领了细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后进入者如何打破业内格局,不打价格战,而真正寻找到农产品电商发展之道?本文首先解析"互联网+"新背景下的农产品行业业态新特点,提出拟人化营销能够提升农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并以拟人化营销理论框架为基石,从外在层面、内在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维度深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曾伏娥  邹周  陶然  
当前,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偏好进行个性化营销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个性化营销引发的消费者隐私担忧也逐渐受到企业和学界的重视。然而,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如何借助隐私政策来降低隐私担忧,缺乏对个性化营销本身特征及沟通方式的探讨。基于以往文献,本研究将个性化营销区分为高信息敏感度和低信息敏感度两类,同时引入拟人化沟通深入探讨其与个性化营销的交互作用对隐私担忧的影响。通过四个实验研究,本文发现,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降低;相对于不使用拟人化沟通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当消费者收到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信息时,隐私担忧显著提高。其中,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起着中介作用,使用拟人化沟通的低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私人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而使用拟人化沟通的高信息敏感度的个性化营销通过影响公众自我意识,继而影响隐私担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泗薪  高谭婉一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通过品牌拟人化营销将农特产品转变为畅销品和爆品,提升品牌复购率与消费者忠诚度、赋能国家经济双循环已成为疫情后期的首要战略问题。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特产品营销,提出两大研究假设;进而基于情感纽带的视角,调查品牌拟人化在微博社交软件上参与粉丝互动管理的过程,研究品牌拟人化与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纽带在品牌拟人化和消费者态度、行为忠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此,设计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特产品牌拟人化营销路径,并针对农特产品搭乘双循环经济发展的顺风车、加强“拟人化”顶层设计,从品牌拟人化的三大维度入手有效解决营销痛点,重视情感纽带的中介作用,以冲击力维度来强化营销效果三个层面,创新性地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忠诚度的系列营销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陈凤超  连漪  
品牌拟人化通过对特定品牌注入人的特质、动机、主观意图、行为和情感,进一步延伸发展消费者与品牌的特殊关系。品牌拟人化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对品牌建设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品牌拟人化概念内涵、内在机理及消费者行为影响结果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品牌拟人化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动机和图示匹配两大视角展开,其中前者更充分地将品牌视作完整的人,后者侧重非人载体所呈现出的外显特征与消费者内在特定类别图示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实质均在于探讨人们为何以及何时倾向于对包括品牌在内的非人载体进行拟人。一旦消费者把品牌视作一个完整的人,必然会将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征引入人与品牌的互动过程,进而导致品牌拟人化结果高度依赖于人的特征、人与拟人化品牌关系的特征、情境特征三者间的交互,使品牌拟人化影响结果呈现出正反两面的"双刃"效应,使企业对品牌拟人实践持有更加审慎的态度。目前,品牌拟人化研究正处于从有限拟人向完整拟人,从关心结果到注重与消费者特质交互,从单一角色到多个角色并行过渡的阶段,未来可基于跨文化情境、角色差异、关系类型的不同侧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国庆  陈凤超  连漪  
品牌拟人化通过对特定品牌注入人的特质、动机、主观意图、行为和情感,进一步延伸发展消费者与品牌的特殊关系。品牌拟人化作为一种品牌营销策略,对品牌建设与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系统梳理品牌拟人化概念内涵、内在机理及消费者行为影响结果相关文献发现,目前有关品牌拟人化内在机理的研究主要从认知动机和图示匹配两大视角展开,其中前者更充分地将品牌视作完整的人,后者侧重非人载体所呈现出的外显特征与消费者内在特定类别图示的一致性,但二者的实质均在于探讨人们为何以及何时倾向于对包括品牌在内的非人载体进行拟人。一旦消费者把品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侯勇军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桥箱公司差壳加工分部把新成立的曼差壳生产线看成一个人,按照对人的要求来打造一条健康的生产线。一个健康的生产线,跟一个健康的人一样,应该是心智健全、骨骼强健、四肢发达、有严格的行为准则并穿戴得体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险感知存在差异,希望给通过品牌拟人化提升品牌价值的企业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冯文琪  
SoLoMo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精心设计其品牌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拟人化的倾向,并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文章选取了M&M'S巧克力、飞人乔丹、海尔和肯德基四个品牌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实证研究了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牌拟人化对品牌权益(IMC→BAW/BAS;INC→BAW/BAS/BPQ/BL)和社会临场感(IMC/INC→S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对品牌权益四个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临场感只在品牌拟人化的交互型线索对感知质量和品牌忠诚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品牌拟人化的两个维度对品牌权益各维度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结论,对于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青  
随着互联网环境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线上拟人化沟通来进一步深化品牌的拟人化过程,让消费者把品牌当作同类—"人",而不是一个商业组织去看待。品牌拟人化作为新兴的营销课题,较少有学者从消费者感知风险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基本问题,不同的消费者类型是否会影响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感知?本文从自我控制视角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二手数据的搜集和一组实验,发现自我控制水平高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能降低其感知风险,而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消费者,品牌拟人化会提高其感知风险。不同自我控制水平的消费者对拟人化品牌的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潇潇   李云鹏   唐悦   谷慧敏  
基于恐怖谷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选取酒店礼宾问询和前台入住接待两类不同的服务场景,通过三组实验研究,探究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对情感型营销结果(顾客-机器人依恋)和交易型营销结果(顾客再次使用意向)的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有效强化情感型营销结果,即顾客-机器人依恋;相比于低机器人外观拟人化水平,高拟人化水平更能够强化顾客的温暖与能力感知;进一步地,机器人外观拟人化通过感知温暖的中介作用影响顾客-机器人依恋和再次使用意向。此外,关系规范取向正向调节感知温暖对顾客-机器人依恋的影响关系;无论顾客的关系规范取向是情感导向还是交易导向,感知温暖在机器人外观拟人化和顾客-机器人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均得到加强。研究结论为酒店使用拟人化服务机器人重塑顾客体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峰  陈志婷  
在市场消费者选择日趋多样化的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创造新营销方式,使消费者对品牌形成情感依恋。本文以"拟人化沟通"为切入点,通过两个实验分析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影响,发现拟人化沟通与消费者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对品牌产生品牌依恋;产品类型对拟人化沟通、依恋风格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无论是否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对于享乐型产品都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对于实用型产品采用拟人化沟通方式时,专注型依恋风格的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品牌依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靖雅   王良燕  
拟人化策略在营销活动中已成为一种热门选择。然而,对于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消极影响,以往文献少有探究。聚焦拟人化策略对品牌地位的影响,通过4项实验室实验和1项田野实验,本研究发现品牌拟人化会降低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地位,从而对品牌造成消极影响(实验1和5),该效应是由心理距离进行中介的(实验2)。此外,消费者的个体特征可以调节该主效应。具体而言,这种效应发生在感知经济流动性较高(实验3)和对地位需求较高(实验4)的消费者中,对于感知经济流动性较低和地位需求较低的消费者,该效应消失。本研究创新性地探索了品牌拟人化如何消极影响品牌地位,为企业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期刊] 求索  [作者] 许结  
在先秦诸子中,老庄思想最为超脱,且以"大象无形""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的言说表现出非图像的特点。然观其论道摹像,以语言图像建构拟人化的形象系谱,却非其他文本所及。老庄不仅用"大象"喻示"道"由无象到实像,还通过诸如"赤子""兀者"等形象系谱来图绘道体,并以玄鉴与目击道存的方式将语言的"声学图像"转向视觉的"光学图像",从而使老庄的语言图像具有了极强的可观性与鉴赏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