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4)
2023(6272)
2022(5144)
2021(4910)
2020(4082)
2019(9723)
2018(9100)
2017(18083)
2016(9418)
2015(11072)
2014(10714)
2013(11076)
2012(10440)
2011(9680)
2010(9436)
2009(8911)
2008(8787)
2007(7647)
2006(6579)
2005(6073)
作者
(25818)
(21739)
(21548)
(20690)
(14158)
(10395)
(9829)
(8464)
(8333)
(7635)
(7594)
(7472)
(6985)
(6942)
(6847)
(6830)
(6405)
(6358)
(6278)
(5762)
(5461)
(5266)
(5030)
(5005)
(4962)
(4850)
(4677)
(4325)
(4322)
(4184)
学科
(53941)
经济(53893)
方法(29140)
数学(27620)
数学方法(27554)
管理(26561)
(26307)
(19872)
企业(19872)
中国(16193)
(13040)
贸易(13031)
(12746)
(11727)
(11564)
(9560)
(9341)
金融(9341)
(8681)
银行(8680)
(8404)
业经(8039)
农业(7341)
(6952)
(6720)
财务(6717)
财务管理(6704)
(6522)
环境(6514)
企业财务(6496)
机构
大学(148633)
学院(143310)
(79011)
经济(78119)
管理(57309)
研究(52688)
理学(49585)
理学院(49114)
管理学(48802)
管理学院(48509)
中国(43958)
(34893)
(30783)
财经(28965)
经济学(27806)
(26870)
经济学院(25289)
(24857)
科学(24730)
中心(23426)
研究所(22262)
财经大学(22065)
北京(20157)
(18532)
(18479)
(18466)
商学(17188)
(17100)
商学院(17045)
金融(16874)
基金
项目(92816)
科学(76170)
基金(74272)
研究(69238)
(63648)
国家(63244)
科学基金(55200)
社会(50093)
社会科(47917)
社会科学(47909)
基金项目(37840)
自然(32909)
自然科(32252)
自然科学(32245)
资助(31983)
自然科学基金(31781)
教育(31605)
(29917)
(26696)
编号(24528)
(24298)
国家社会(23165)
中国(22320)
教育部(22029)
重点(20624)
人文(20494)
成果(20303)
(19557)
(19158)
大学(19097)
期刊
(79589)
经济(79589)
研究(48964)
中国(26150)
(25557)
管理(21549)
(18963)
金融(18963)
科学(18744)
学报(17304)
财经(16266)
(15472)
经济研究(14982)
大学(14467)
(14024)
学学(13585)
(12930)
国际(11374)
问题(11322)
世界(10771)
农业(10473)
技术(10433)
业经(9655)
教育(9368)
技术经济(8294)
统计(8227)
理论(7145)
(6970)
(6944)
经济问题(6714)
共检索到218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翔翼  宋雪涛  
为了研究中国招聘市场上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国内较为常用的招聘网站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六个城市的高、低阶软件工程师、会计、文秘和市场营销职位投递了男女配对的19130份简历,并对企业的回应进行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发现:总体看,与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中高端招聘市场偏好女性,这与中国妇女总体劳动参与率较高有关。就企业所有制性质看,综合各职业,外资企业和私有企业偏好女性,国有企业没有显著的性别偏好,且在其他类型企业偏好女性的职位上,国有企业也不偏好女性。这一方面从所有制层面支持了经济改革有助于降低性别歧视的假说,即更市场化的企业歧视更小;另一方面又支持了因为职业隔离和信息不对...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芳  黄沛璇  
针对特定群体研究其在劳动力市场上是否遭受歧视一直以来为社会科学家所重视。本研究试图采用随机简历方法对中国劳动力招聘市场上是否存在同性恋歧视进行检验。具体来说,我们将由不同性取向、性别及教育程度组成的求职邮件随机发送到中国沪深两市的1 288家上市公司招聘邮箱中,以观察回复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同性恋群体得到的回复率低于与他们对应的非同性恋群体5%。同时,这种歧视在男同性恋群体上尤其明显: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求职者得到的回复率要低7%。女同性恋与女异性恋求职者之间则无统计上的显著差异。就文献关注的教育对于性向歧视的影响来说,我们没有发现教育背景的提高能够改善同性恋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歧视的情况,且该作用也不存在性别差异。最后,就异质性来说,针对同性恋求职者的歧视广泛存在于规模较小、开放程度较低的企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显洲  
本文关注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性别歧视的存在性及其来源,通过Heckman两步法和Appleton分解,我们发现:男性的小时工资率比女性高出13.56%,在控制了选择偏差之后,这一比例上升为20.43%;由于女性劳动者占优的个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性别工资差异,男女工资差异的绝大部分是由收益率差异构成的;在不考虑就业概率的情况下,工资差异主要来源于女性劳动者在经验、婚姻状况、所有制性质和健康状况方面较低的收益率;在考虑到选择偏差和就业概率后,工资差异则主要来自于就业歧视。这意味着要减少并消除性别歧视,应当从创造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开始,并把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作为十分重要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显洲  
从工资分布的低端到高端,性别工资差异呈无规律波动;女性劳动者在禀赋上没有明显优势;性别歧视在工资分布的各个分位上一直存在,且在大多数分位上,对工资差异的贡献都超出了禀赋贡献并构成了工资差异的绝大部分;对女性的歧视主要来源于经验、教育、健康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这4个人力资本变量,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规模这两个结构性变量则发挥了"逆歧视"的作用,在工资分布的高端,这种"歧视"和"逆歧视"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魏巍  杨河清  
在中国,消除劳动市场性别歧视一直是政府和社会的导向,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女性劳动者劳动参与率低,薪酬明显低于男性;职业发展和培训晋升的机会远低于男性;纵向和横向的劳动时间远低于男性。政府干预与工会组织作为影响消除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作用的两个重要指标,面对市场本身运行的待完善性,有必要用国家公共资源和手段进行调节干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将东北城市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为三个群体,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反事实分析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度量了每个群体中的工资性别歧视程度,并通过比较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工资歧视程度分析了教育对工资性别歧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均存在针对女性的工资歧视;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不断缩小;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教育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别歧视和缩小工资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玉好  邓佳盟  张帅  
本文通过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拟配对简历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发现:(1)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约42%;(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越严重;(3)有实习经历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较轻;(4)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导致女性大学生遭受歧视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女大学生应增加实习经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规避性别歧视的困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晓光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扩张进程,劳动力市场中的教育失配现象日渐凸显。本文聚焦高学历者的教育失配经历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影响,通过区分纵向失配和横向失配,分别从劳动力供给侧和需求侧来检验教育失配经历对雇佣决策产生的异质性后果。实证数据来自2023年中国在线联合调查实验项目,该项目通过抓取在线招聘职位和实施简历投递实验来加强因果推断(样本量为37273份)。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教育失配经历对雇佣决策的影响呈现高度异质性。相较于纵向匹配,纵向失配者的简历回应率显著更低,反映出纵向失配潜藏着疤痕效应。相比于横向匹配,横向失配者的简历回应率显著更高,并且主要由横向高配者所驱动,由此揭示出横向高配具有赋能效应。第二,供给侧的性别因素、学校层级和前职公司,显著调节着失配经历对雇佣决策的影响。第三,需求侧的组织产权类型、岗位要求和城市环境,也会显著调节失配经历对雇佣决策的效应。本文揭示出教育失配经历对企业雇佣决策的异质性后果,对于加强高学历者就业质量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莉  李实  William A.Darity Jr.  Rhonda Vonshay Sharpe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数量剧增,然而农民工却长期遭受着方方面面的歧视。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农民工和城镇职工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但是,收入差距在多大程度上来源于歧视,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以2007年CHIPs(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4种方法分解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工资差异,考察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程度,重点突出指数基准问题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7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对农民工明显的工资待遇歧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差异中的36%无法用禀赋差异解释。本文还强调工资收入歧视并不是检验户籍歧视的唯一指标,准确判断户籍歧视需要更广阔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金霞  吕康银  张丽  
性别歧视带来的性别收入差异一直备受关注。文章基于吉林省1990-2010年间三期妇女地位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吉林省的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并运用Oaxaca-Blinder对性别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文章对20年间吉林省的性别收入差异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性别分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一直存在的一种现象,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个体特征差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性别收入差异,现阶段性别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者本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引起的,是正常合理的范围;歧视仍然是造成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个原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宁光杰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对劳动者的工资性别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单位特征后,男性劳动者的小时收入比女性劳动者高23.8%,考虑就业选择偏差后的工资性别差距更大一些,达25.2%。由于劳动者特征差异形成的工资差异很小,而且往往是女性由于个人特征占优而有助于缩小差距。差异的更大部分是由收益率差异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工龄方面受到歧视,女性的工龄收益率低或者为负值。进一步考虑选择性偏差和找到工作概率进行分解的结果说明,女性在就业获得方面受到歧视,这会严重影响其与男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抗私  
劳动力市场对生产率相同的两性劳动者不公正或有差别地对待,或对生产率不同的两性劳动者以相同的对待,均被称为性别歧视。这种行为本身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但一般归为社会学范畴,经济分析的主流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但是,非直接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种常见的行为,表现在两性就业、工资、职业安排、劳动保障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程度不同的差别。然而,以经济学的逻辑,不同性别的报酬或职业差异本身并不能作为歧视的充分证明,因为,教育水平、年龄、工作经验和工时数量等很多因素都决定生产率的特征,甚至这种差异还可能来自两性对从事市场或家务劳动的不同选择。一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取决于影响其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所有供给和需求因素,如果与生产率无关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了正的或负的价值,才可能导致歧视。理性地认识性别歧视和对其原因进行剖析,有助于女性劳动者对提高自己禀赋资源以获得更高产生率的深刻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卿石松  
现有文献大多集中于分析性别工资差距,而对女性在高层职位代表性不足的现象缺少分析。本文利用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CGSS2006)考察了职位晋升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与职位晋升中的性别歧视理论预期一致,Ordered probit回归结果发现女性的晋升能力标准高于男性,而且能力特征变量对职位晋升的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进一步的差距分解结果也表明,职位层级和职位晋升概率的性别差距,有一半左右无法由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等可观测变量解释。除了性别歧视,其他潜在的解释因素,如竞争偏好差异和性别分工都不足以解释职位晋升概率的性别差距,而差别性退休年龄政策则可能加剧职位层级的性别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翠娥  
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中普遍存在,它充分体现于英语语法、词汇、日常生活语言及谚语等个个方面,这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态度。文章通过分析其表现,提出了一些对策,目的是避免或消除性别歧视这一社会现象。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在课堂内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并教会学生使用中立的词语和表达法,以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与英语国家人民交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