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8)
2023(13125)
2022(11285)
2021(10350)
2020(8927)
2019(20382)
2018(20145)
2017(39152)
2016(21417)
2015(24470)
2014(24784)
2013(24747)
2012(23488)
2011(21544)
2010(22068)
2009(21088)
2008(21030)
2007(19529)
2006(17757)
2005(16359)
作者
(64169)
(54481)
(54125)
(51780)
(34292)
(25950)
(24465)
(21089)
(20496)
(19308)
(18764)
(18075)
(17356)
(17215)
(17156)
(16760)
(16183)
(15853)
(15721)
(15674)
(13982)
(13616)
(13263)
(12493)
(12283)
(12257)
(12021)
(11970)
(11144)
(10759)
学科
(109712)
经济(109589)
(65231)
管理(61426)
(47921)
(44002)
企业(44002)
方法(38328)
数学(33716)
数学方法(33351)
农业(31557)
中国(26144)
(25511)
业经(25188)
地方(24791)
(23908)
(22604)
(17063)
贸易(17054)
(16924)
(16525)
(16406)
银行(16371)
(15655)
(15529)
金融(15525)
环境(14755)
(14436)
(14116)
财务(14072)
机构
学院(323563)
大学(321879)
(145383)
经济(142412)
管理(119968)
研究(114897)
理学(101510)
理学院(100390)
管理学(98796)
管理学院(98189)
中国(89846)
(69363)
科学(67953)
(67549)
(67496)
(60173)
研究所(53643)
农业(53373)
中心(53278)
(52217)
财经(51940)
业大(50520)
(46678)
经济学(45091)
北京(42797)
(41872)
师范(41513)
经济学院(40366)
(40276)
(39487)
基金
项目(201376)
科学(157671)
研究(149950)
基金(145146)
(125460)
国家(124331)
科学基金(105235)
社会(96762)
社会科(91339)
社会科学(91311)
(79700)
基金项目(76393)
教育(67575)
(65483)
自然(64870)
自然科(63248)
自然科学(63228)
自然科学基金(62086)
编号(61711)
资助(59155)
成果(51577)
(45604)
重点(45588)
(45300)
课题(42578)
(41145)
(41092)
国家社会(40037)
(38961)
教育部(38767)
期刊
(177174)
经济(177174)
研究(101908)
(70176)
中国(68142)
(53541)
学报(50171)
农业(46770)
科学(46075)
管理(42257)
大学(38535)
学学(36529)
(35977)
金融(35977)
业经(30699)
教育(30437)
技术(27851)
财经(27036)
经济研究(26592)
问题(24282)
(23331)
(22889)
世界(18391)
技术经济(17888)
(17006)
(16967)
经济问题(16220)
农村(16073)
(16073)
统计(15847)
共检索到511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晓萍  王朝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近几年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与农民工遭受歧视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加剧的制度实施机制软化问题,并最终指出雇主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拖欠问题的直接诱因。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累加放大,导致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因此,改革与二元结构相联系的体制,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是目前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基本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庠  张喜才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分析存在多维的视角,本文从探讨这一问题的成因出发,通过对劳务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主体间的博弈分析,力图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涛  刘军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中以工资拖欠最为严重。本文主要从制度视角分析了农民工权益缺失现象的原因,并认为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农民工排斥的社会认知是造成农民工权益缺失的根源,进而深入探讨了城乡二元制度在实践中影响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逻辑。只有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消除对农民工歧视与排斥的社会认知,才能真正根除欠薪这一顽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少波  
本文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前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模式主要有两大类,即行政机关采取行政手段的讨薪模式和劳动仲裁委员会及司法机关采取劳动仲裁和法律诉讼手段的讨薪模式,这些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考虑到工会在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方面的优势,应完成工会从行政化向市场化的转型,创新工会工作方式,赋予工会运用有利于开展工作的法律手段的权力,通过工会加强和提高农民工自身力量,从而形成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宋传勇  王森  单淑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6〕1号印发的文件。《意见》从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处置拖欠工资案件、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六条具体治理措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强  田克民  
近年来,河北省高碑店市人事劳动保障局认真研究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新情况,探索出"三制并举"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做到查案及时全时接受举报,及时查案,是顺利处理案件,震慑违规业主的关键。为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古鹏  姜学民  任龙  
在我国,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一个集体制、道德、法律、社会、经济等于一体的综合问题,其出现的原因是复杂的。在这些复杂的原因中,农民工个体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明确这些因素,我们利用数据回归的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从中发现受教育程度、对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性别等因素对拖欠工资发生的概率影响显著。因此,政府在致力于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时,应当针对农民工自身的因素制定相关的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美艳  
本文利用2001年与2005年两次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分析了城市中的农民工的工资拖欠状况及其变化。2003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以来,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就业于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与2001年相比,2005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中,就业于建筑业的比例有所降低,而就业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的比例略有提高。但计量分析表明,建筑业的农民工仍然比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显著地更容易被拖欠工资。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要集中于个体私营企业。所有制对农民工是否被拖欠工资的影响非常显著。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农民工相比,集体企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岂越峰  
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政府下大力度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从2003年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为农民工讨薪以来,到2017年全国范围开展为期3年的“根治欠薪行动”,到2020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出台,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得到一定遏制,但是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屡禁不止。文章通过分析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现状,指出该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要根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从源头上防堵制度漏洞,更好地保障建筑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岳华  
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不能满足于目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治标式清欠方式,必须立足长远、多元连动、系统推进、综合整治。从源头上,从法律、信用和系列规则、制度着手,从构建新型责任、法治、信用、道德、“阳光”、亲民爱民政府着眼,依靠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政府和一切市场主体的行为,惩治一切拖、逃民工工资的违法、失信行为。重视清欠工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有序、合理流动,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丁社教  
拖欠民工工资是我国当前劳动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典型案例。依据动态博弈模型可以看到,在动态博弈的初始阶段,民工就处于难以与资方进行平等谈判的不利地位。在博弈过程中,诉诸成本与机会成本过高,使用非法手段讨薪受到法律限制,两因素结合导致拖欠民工工资现象愈演愈烈。要在法律框架下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激励民工诉诸法律手段,就要降低依法讨薪的成本,提高恶意欠薪企业的违法成本,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功能。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余小琴  马梦挺  
本文从劳动力再生产所内嵌的制度结构出发,讨论了1993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资增长三阶段性变化的原因。农民工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和作为劳动力商品的劳动过程在空间上的城乡分离,是农民工工资相对低廉的制度性原因。2004—2015年农民工工资的高速增长,直接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的耗尽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但工资上涨反过来又加速了农民工向城市的家庭化迁移,因而在整体上抬高了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然而工资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之后并没有延续,这表明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需要与我国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相适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克明  王平杰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工资逐渐降低,而农民工工资逐渐上升,二者呈现趋同现象。从劳动力供求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来看,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大于需求,而农民工需求增长大于供给,二是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缩小。工资趋同现象并不意味着个人投资大学教育的非理性,因为大学毕业生能够比农民工获得更多的非经济收益和更好的职业发展,个人不应因工资趋同现象而放弃接受大学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