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1)
2023(12097)
2022(10605)
2021(9891)
2020(8399)
2019(19074)
2018(18836)
2017(36107)
2016(19966)
2015(22116)
2014(21839)
2013(21731)
2012(19808)
2011(17720)
2010(17610)
2009(16564)
2008(15057)
2007(12634)
2006(10766)
2005(8992)
作者
(60675)
(50580)
(50104)
(47411)
(31912)
(24476)
(22406)
(19984)
(19262)
(17703)
(17143)
(17000)
(16073)
(15852)
(15591)
(15483)
(15470)
(15075)
(14420)
(14352)
(12937)
(12299)
(12113)
(11342)
(11332)
(11232)
(11208)
(10976)
(10229)
(10225)
学科
(73224)
经济(73144)
管理(54834)
(52547)
(43325)
企业(43325)
方法(36594)
数学(31997)
数学方法(31654)
(19922)
(19342)
(18152)
中国(18037)
业经(16322)
(14528)
贸易(14524)
地方(14398)
(14115)
农业(13541)
技术(12530)
环境(12308)
理论(12015)
(11994)
(11920)
财务(11848)
财务管理(11833)
(11783)
企业财务(11205)
(10623)
(10475)
机构
大学(281579)
学院(279069)
管理(111117)
(103860)
经济(101614)
理学(97940)
理学院(96842)
研究(94997)
管理学(94973)
管理学院(94521)
中国(67084)
科学(65279)
(60128)
(55847)
业大(51405)
(49439)
研究所(46185)
农业(44515)
(44132)
中心(41966)
(38423)
北京(37448)
财经(36837)
(35664)
师范(35141)
(34986)
(33684)
(31298)
技术(30576)
农业大学(30257)
基金
项目(206163)
科学(159108)
基金(148692)
研究(141260)
(133997)
国家(132919)
科学基金(111902)
社会(86631)
社会科(82017)
社会科学(81994)
(81221)
基金项目(80544)
自然(77364)
自然科(75541)
自然科学(75516)
自然科学基金(74155)
(69522)
教育(64031)
资助(60872)
编号(56177)
重点(46501)
(43854)
成果(43558)
(43229)
(42929)
计划(41200)
科研(40700)
创新(40072)
课题(38612)
大学(37245)
期刊
(105077)
经济(105077)
研究(74564)
学报(57120)
(49263)
科学(48414)
中国(46232)
大学(41406)
学学(39570)
管理(37664)
农业(34368)
(31145)
教育(26865)
技术(21657)
(18986)
金融(18986)
业经(18295)
(17612)
经济研究(17066)
财经(16770)
业大(16449)
科技(16304)
林业(14926)
(14888)
图书(14197)
(14154)
问题(14013)
理论(13449)
农业大学(12889)
资源(12673)
共检索到381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秀海  范秀华  张伟森  
集材道土壤受拖拉机反复走行作用产生地表轧乱和土壤压实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和腐殖质丧失,这对更新苗木的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测定,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拖拉机集材时集材道上土壤硬度、孔隙度的变化及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在履带式拖拉机集材道上,土壤的硬度、孔隙度都比轮式拖拉机集材道上的大。与土壤硬度相比,孔隙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更大些。从而得出了就苗木高生长而言,履带式拖拉机比轮式拖拉机的损害要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汝莘  高焕文  苏元升  
采用小四轮拖拉机在冬小麦种床上压地1遍,小麦播种后测定土壤的体积密度、含水率及温度,并与种床未经碾压的处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压实对20cm内耕层土壤的物理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可以通过耕作来消除,但播前压实却会对作物的出苗或生长带来危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集约化重型拖拉机的使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但由于拖位机轮胎对土壤的冲击 ,对土壤水分、通气性、肥力和植物生物活性条件等的不利影响 ,又反过来影响了作物的产量。推导了轮式拖拉机下土壤的应力公式 ,并进行了履带分散传导挤压实验 ,结果表明 ,拖拉机履带能够降低土内应力及对土壤的压实 ,从而减少了冬春小麦的产量损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伊力达尔·伊力亚斯  朱思洪  Do.Minh Cuong  聂信天  徐刚  
[目的]拖拉机在湿软水田土壤中行驶时的振动特性与在道路上行驶时明显不同,揭示两种不同行驶工况下振动特性的差异,对拖拉机减振方案设计和悬架系统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方法]通过对湿软水田土壤阻尼分析,获取湿软水田土壤阻尼系数与轮胎阻尼系数间的关系,并建立了轮胎-湿软水田土壤系统模型、拖拉机整车振动模型以及振动特性理论计算模型,用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江苏常发集团CF70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计算并比较拖拉机行驶在农村未覆盖土路(国标D级路面)和湿软水田土壤中的振动特性。[结果]与农村未覆盖土路(国标D级路面)行驶工况相比,拖拉机在湿软水田土壤中行驶时,机身垂向振动相对于前、后轮的位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杰  徐红梅  王君  林卫国  
基于Pro/E软件平台,构建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简化的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ADAMS软件,编写轮胎属性文件与路面激励文件,构建拖拉机-座椅-路面系统的虚拟样机。针对不同的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对拖拉机平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与路面激励不平度对拖拉机行驶平顺性具有重要影响,以较高车速行驶时,驾驶员垂直方向振动强度明显高于较低车速的振动强度;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主观振动感明显强于平坦路面的振动感。增设座椅悬架系统改进拖拉机座椅结构,探究增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党革荣  韩冰  
为合理设计拖拉机在地头作业时的最佳路径,采用车辆运动学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单体拖拉机利用前进挡工作时在进行地头转弯的最佳路径,并用VC++进行了编程。程序运行结果表明,其计算时间短,能够保证拖拉机自动行驶控制中的实时要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松  朱思洪  
基于电驱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电动机和变速箱协同调速的电动拖拉机传动系统结构方案。在对电动拖拉机牵引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动拖拉机动力性评价指标及其计算公式;并对电动拖拉机动力传动系统各部件主要参数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套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以某电动拖拉机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了不同工况、不同档位下的驱动力和爬坡度与速度的关系以及不同工况下一次充电连续作业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分析表明,不同档位下驱动力随速度增加而下降,其变化趋势与电动机输出特性一致;不同档位下爬坡度随速度增加而迅速减小,例如在第Ⅴ档作业时,当速度达到15 km.h-1时,爬坡度不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加奇  朱思洪  高强  徐刚  马佳富  鲁植雄  
[目的]为了提高我国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设计并研究了拖拉机前桥油气弹簧减振系统。[方法]以常发CF700型拖拉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前桥悬架拖拉机三自由度振动模型,根据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参数要求,设计了刚度和阻尼均可调的油气弹簧系统,以此为基础建立油气弹簧刚度和阻尼的非线性数学模型,并计算了油气弹簧的结构参数。仿真研究了油气弹簧的性能,并对所设计的油气弹簧进行了静、动态特性试验。[结果]静态特性试验得到油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其在平衡位置处的静刚度系数为72.6 kN·m(-1);动态特性试验研究了比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迎军  周志立  周学建  
拖拉机自动变速器对改善拖拉机机组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是其核心技术 之一,换档规律的制订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人(驾驶员)、机(拖拉机机组)和环境(土壤、路面条件等)是其决定 因素。本研究分析了人-机-境因素对拖拉机自动变速器换档控制的影响。根据拖拉机驾驶员的职能,通过分 析驾驶员的不同特征,提出了以驾驶员个性特征为依据的效率型、经济型和保守型换档模式,同时也讨论了各种 典型的驾驶员操作意图对换档规律的影响;在对拖拉机机组作业种类和作业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对 拖拉机档位的要求,给出了不同作业方式常用的五种换档模式;讨论了作业环境对换档控制的影响以及识别环 境的方法。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刚   孙松林  
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629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520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娟利  师帅兵  邓海涛  
为改善小型轮式拖拉机在旱地作业时的牵引附着性能,采用单驱动轮试验装置,在麦茬地中对单叶轮、单胶轮和并装轮(叶轮与胶轮并装)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胶轮相比,叶轮与胶轮并装在允许滑转率(20%)条件下时附着系数增加了45%,拖拉机的牵引力提高了19.56%,牵引功率提高了10%。表明小型轮式拖拉机叶轮与胶轮并装可提高旱地作业,特别是重负荷作业时的牵引附着性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刚   孙松林  
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629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0.520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栋  鲁植雄  邓晓亭  张超  骆光炬  周润东  
[目的]为使四轮驱动电动拖拉机在牵引作业工况下能够获得更好的牵引性能,提出轮边电机式独立驱动方案,驱动轮转矩实时可控。[方法]采用力矩平衡的方法,对牵引作业工况下的四轮独立驱动拖拉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前、后轮垂向载荷转移随挂钩阻力矩变化的关系。基于驱动轮的地面附着性能,以载荷比为转矩分配依据,建立前、后轮转矩分配比基于挂钩阻力矩变化的Matlab/Simulink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参数计算,匹配合适部件,搭建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拖拉机试验台架。根据仿真结果在台架上通过Lab VIEW编程测控实现转矩分配随牵引阻力矩变化而变化。[结果]牵引作业时,前、后驱动轮垂向载荷发生改变,重心后移,驱动轮的地面附着能力改变。基于载荷比转矩分配最多可以比均匀分配提高800 N·m的有效驱动力矩。[结论]采用驱动轮力矩平衡的方法,以车轮垂向载荷为转矩分配依据,得到牵引作业下前、后驱动轮的转矩分配与挂钩阻力矩的关系。按照规律对转矩合理分配,提高拖拉机的牵引性能和能量利用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俊博  肖茂华  朱烨均  宋宁  张婕  
[目的]针对传统机器学习在拖拉机柴油机故障诊断应用中的局限性,本研究提出一种HPO-SVM(Hybrid Population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拖拉机柴油机故障诊断模型。[方法]首先,采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基体,针对SVM优化问题,以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和GWO(Grey Wolf Optimization)算法为基础提出了HPO(Hybrid Population Optimization)算法对SVM的重要参数c、g进行优化;然后,分析柴油机的故障机理,确定反映故障发生的数据信号;最后,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和Arduino UNO-MCP 2551组合模块采集潍柴WP6型拖拉机柴油机传感器信号数据对HPO-SVM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SVM、PSO-SV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GWO-SVM(Grey Wolf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GWOPSO-SVM(Grey Wolf Optimiz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LWD-QPSO-SOMBP(Linear Weight Decrease-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elf Organizing Maps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其他4种SVM模型,HPO-SVM充分发挥了GWO算法和PSO算法在SVM参数寻优方面的优势,故障诊断准确率大幅度提升,相比于SVM,诊断总准确率由80.00%上升至100.00%,上升了20.00%;HPO算法提高了单种群优化算法的寻优性能,相较于PSO算法,HPO算法最佳适应度由70提升至90,提高了22.22%,达到最佳适应度时的迭代次数由105下降至27,下降了74.29%;为避免偶然性对5种SVM模型采取了6次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4种模型HPO-SVM模型的性能更稳定,HPO-SVM的6次诊断总准确率均为100.00%;HPO-SVM采用SVM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缓解了优化算法的寻优压力,提高了模型的效率,相比于LWD-QPSO-SOMBP神经网络,HPO-SVM模型的运行时间由45 s降低至15 s,下降了66.67%。[结论]本文研究可为高效率拖拉机柴油机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国盛  周康  肖茂华  张海军  王光明  
[目的]为了提高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HMCVT)的起步性能,本文针对自主研制的新型拖拉机HMCVT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变速箱起步的边界条件,得到起步时的最大传动比,并根据最大坡度进行校核,从而得到变速箱起步时液压泵排量的控制方案;然后,以试验台架为基础,确定起步过程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最后,进行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箱起步性能的影响试验,在试验中,通过单独改变发动机输出转速、负载转矩和泵-马达速比ε的变化速率,从而获得各因素对起步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拖拉机无级变速箱起步时通过PLC控制变量泵的排量,使泵-马达的速比ε从0.113逐渐变化到1.000,既避免了马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