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9)
2023(6804)
2022(5782)
2021(5793)
2020(4797)
2019(11161)
2018(11305)
2017(22360)
2016(12336)
2015(13806)
2014(13778)
2013(13633)
2012(12419)
2011(11375)
2010(11897)
2009(10965)
2008(10799)
2007(9744)
2006(8770)
2005(7823)
作者
(34716)
(29833)
(28876)
(27814)
(18353)
(14056)
(13141)
(11620)
(10980)
(10343)
(10075)
(9899)
(9286)
(9268)
(8895)
(8868)
(8567)
(8511)
(8343)
(8288)
(7408)
(7351)
(7211)
(6993)
(6716)
(6611)
(6493)
(6331)
(6053)
(5790)
学科
(55398)
经济(55347)
(45430)
(41946)
农业(30248)
管理(26748)
方法(23448)
数学(21598)
数学方法(21081)
(20465)
企业(20465)
业经(16050)
中国(12961)
(11437)
农业经济(10137)
地方(9876)
(9872)
(9426)
(9312)
(9076)
农村(9065)
(9023)
土地(8952)
(8833)
贸易(8829)
(8642)
(8351)
(7903)
银行(7895)
发展(7892)
机构
学院(175851)
大学(170744)
(75506)
经济(74021)
管理(69757)
理学(60320)
研究(59805)
理学院(59739)
管理学(58470)
管理学院(58170)
(50430)
中国(48453)
农业(38302)
科学(36515)
(35988)
业大(33505)
(30983)
(29950)
中心(28620)
研究所(28100)
(27214)
农业大学(23518)
财经(23489)
(23170)
师范(23023)
北京(22306)
经济管理(22204)
经济学(21554)
(21381)
(21262)
基金
项目(116185)
科学(91659)
研究(86972)
基金(83797)
(73078)
国家(72400)
科学基金(61797)
社会(55130)
社会科(51882)
社会科学(51869)
(46667)
基金项目(43820)
自然(39342)
教育(39285)
自然科(38394)
自然科学(38390)
(38074)
自然科学基金(37700)
编号(37535)
资助(34851)
(29332)
成果(29065)
(26305)
(26191)
重点(25661)
课题(24501)
(23980)
国家社会(22531)
创新(22340)
教育部(21948)
期刊
(90494)
经济(90494)
(55921)
研究(48776)
中国(38786)
农业(38022)
科学(26333)
学报(26086)
管理(22310)
业经(21555)
大学(21154)
(20414)
学学(20013)
(19456)
金融(19456)
(18681)
教育(18634)
技术(17070)
农村(13937)
(13937)
农业经济(13753)
问题(12713)
世界(11606)
经济研究(11551)
财经(10569)
(10389)
技术经济(9950)
统计(9858)
经济问题(9633)
资源(9631)
共检索到268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翁凝  
关键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红坤  
以1961年出台《农业基本法》为起点,日本开启了破除小农生产格局的艰难探索。60多年来,以放松农地流转管制、开放所有权转移、开辟经营权流转、实施“认定农业者”制度、扶持“集落营农”以及赋权农地中间管理机构等重大改革为关键节点,日本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推进农地集中的政策法规。然而,日本的艰难探索未能有效破除小农生产格局,地块狭小、分布零散依然是日本农地的典型特征。其深层原因包括:受到农协庇护的兼业农户长期滞留农业生产,政权频繁更迭导致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协调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地价格上涨推高流转成本,以及农耕文化等多因素影响下的农地流转市场失灵等。日本通过艰难探索得到的启示是:对推动农地集中的复杂性、长期性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瞄准目标群体,有序推动离村农民放弃兼业经营;充分调动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性,防范和化解农地流转市场失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云霞  
日本发展农地规模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培植农地规模经营主体;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经营偏向的财政金融措施;建立健全专门性中介服务机构。其农地规模化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支撑。我国农地规模化经营应借鉴日本这一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献  崔凯  
通过概括分析日韩国家农地经营规模的现状和特点,认为日韩两国的农地规模均以小规模的适度规模经营为主;通过总结日本、韩国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发现日韩两国在推进农地规模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在于法律法规制定、政策支持、产业组织扶持以及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琮  
半个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李琮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已经半个世纪,现在世界正趋向21世纪的门槛。此时,人们都在抱着种种希冀展望未来。但是为了预见未来,就不能不回顾过去,因未来不过是历史的延续。要想未来更美好,就必须先向历史学习。西谚有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汤建尧  曾福生  
基于湖南省的案例,研究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类型和实现形式,分析了企业、合作社和大户等三类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绩效,并针对各自劣势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四点启示:一是我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是有限的,二是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应该多样化,三是政府在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需发挥积极作用,四是需要采取措施,保证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晓莎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给农村带来一系列问题,表现为农业人口的流失、老龄化趋势明显及耕地面积不断下滑,且近年来以上问题依旧明显,这导致日本的农业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农业收益水平低,粮食自给率不断降低。日本意识到只有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挽救农业的困境,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延廷  刘轶  
日本的农地规模化制度主要包括放松土地占有限制、解除农地租赁限制、允许公司法人进入农业、实行土地流转激励政策、培养安定高效的农业经营体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如户均土地面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机制良好、规模化经营体增加等。但也有不达预期之处,如设定的农户经营土地规模没有达到、农户兼业化严重、农民老龄化突出等。鉴于此,我国应借鉴日本农地规模化经验,采取促进农地流转、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杨近娇  
[目的]农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是否适度经营决定着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如何有效地推进农地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开展农地适度规模的定量研究,在分析农八师农地规模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计量模型,系统性地对农八师农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农八师在新疆建设兵团中有较好的经济优势,通过计量模型计算得出农八师土地产出弹性为4.002 5,劳动力产出弹性为0.721 4,每位兵团职工使用土地的最佳规模为9.79hm~2。[结论]新疆建设兵团农地规模经营要想达到适度规模要求,需要转移出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尽早实现兵团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霞  
在既定的生产力状况下,最优农地经营规模是一个常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农地的产出效率。所以,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农地经营最优规模,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来定。我国农地规模经营的路径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锋  
在1988年对1986年《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中,已触及农地流转权突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领域深层问题,其立法精神在反映当时经济改革实践前沿方面具有相当的敏锐性和前卫性。遗憾的是,后来由于种种因素制约,有关土地产权制度调整和改革进程推进缓慢。近年在新一轮经济景气增长背景下,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与农地流转权现行体制规范深层矛盾大范围表现出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滞后不利影响也明显呈现出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颖文  吕火明  李晓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