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7)
2023(11065)
2022(9295)
2021(8935)
2020(7385)
2019(16456)
2018(16629)
2017(30082)
2016(17226)
2015(19321)
2014(19008)
2013(17720)
2012(16512)
2011(14965)
2010(15728)
2009(14612)
2008(14090)
2007(12877)
2006(11672)
2005(10692)
作者
(44087)
(36303)
(35974)
(34560)
(23074)
(17238)
(16560)
(13834)
(13746)
(13248)
(12178)
(12057)
(11508)
(11400)
(11332)
(10965)
(10885)
(10711)
(10564)
(10393)
(9391)
(8924)
(8627)
(8593)
(8374)
(8280)
(8131)
(8052)
(7211)
(7194)
学科
(51738)
经济(51669)
管理(48559)
(46355)
(38444)
企业(38444)
中国(25077)
教育(23087)
方法(19663)
技术(18348)
(17531)
数学(16556)
数学方法(16312)
(15828)
(14653)
理论(14293)
业经(13585)
(12523)
银行(12508)
技术管理(12165)
(12105)
(11592)
教学(11545)
(11392)
贸易(11378)
农业(11207)
(11124)
(10667)
金融(10666)
地方(9786)
机构
大学(227936)
学院(226258)
(85204)
经济(83041)
管理(81017)
研究(76647)
理学(68201)
理学院(67416)
管理学(66332)
管理学院(65852)
中国(55608)
(49368)
(44518)
科学(42275)
(40000)
师范(39778)
(37420)
(37016)
教育(36165)
中心(34924)
财经(33947)
研究所(32791)
北京(32547)
师范大学(31937)
(30625)
(30084)
(28736)
技术(28490)
(27904)
业大(26670)
基金
项目(137393)
研究(114317)
科学(109965)
基金(94102)
(79062)
国家(78181)
社会(69587)
科学基金(67051)
社会科(65595)
社会科学(65583)
教育(61052)
(56872)
编号(50256)
(48617)
基金项目(48587)
成果(44695)
自然(38907)
课题(38513)
自然科(38023)
自然科学(38013)
自然科学基金(37337)
资助(37178)
(34261)
(33145)
重点(32090)
(31968)
(31212)
创新(30892)
项目编号(30813)
规划(30067)
期刊
(100616)
经济(100616)
研究(83334)
教育(64978)
中国(58187)
管理(33368)
(33156)
(27695)
学报(26803)
科学(25730)
技术(24552)
(24205)
金融(24205)
大学(22441)
农业(19102)
学学(18903)
业经(17946)
职业(17481)
财经(16655)
经济研究(16105)
(14494)
(13672)
论坛(13672)
图书(12919)
问题(12810)
(11834)
科技(11595)
技术教育(11137)
职业技术(11137)
职业技术教育(11137)
共检索到367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马晓晨  张凯  张春莉  
在大力倡导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背景下,我国的超常教育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对超常教育的认识存在争议;超常教育体系不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受众面小;超常教育支持系统薄弱、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苏格兰的超常教育曾经面临着与我国相似的情境,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世界上实施超常教育颇为成功的典范。借鉴苏格兰超常教育发展的经验,可以从(1)拓展对超常儿童的认识,重新定义超常儿童;(2)深入推进当前课程与招生制度改革,践行关注超常学生发展的全纳教育理念;(3)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建立开放的教育信息网络平台;(4)明确有关超常教育的法律和政策,并保障落地实施这四个方面努力,切实推进新时代我国超常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官群  
本文从破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难题入手,在进一步阐述"双超常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人都有超常潜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的新理念,进而从人脑潜能和多元智能纵横两个方面对这一新理念分别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两大关键——"超常潜能超常发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秉林   陈枫   王新凤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是扎根中国本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主管部门主导下,我国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实践经验。基于本土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需要厘清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在中高考制度基础上明确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工具与方法,完善包括专门的课程、教师、科研、组织与制度在内的培养体系和支持系统,构建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全过程的多阶段、动态性、长周期的评价机制,确保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效率和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牧华  全晓洁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彭芝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中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发现的眼光、全面的眼光,需要处理好办学思想和体制机制中无为和有为的关系、整体适应和局部突破的关系。旗帜鲜明、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时代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立芬  
为探讨大学与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内优质大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中素质教育之间的相互衔接,第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在文化源远流长的正定古城、在古色古香的正定中学开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共同使命。《中国髙等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颖  尹志国  
从探讨知识产权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方面入手,分析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产权教育缺失的归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教育层级渗透和多维融合的思路设计,并从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师资力量和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实施举措。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华永  陈芷  王宗元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制定人才选拔制度和方法、量身定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并指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发现和挖掘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等需要关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飞  
得创新人才者得天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着眼于"大",注重全人教育,;聚焦于"小",注重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悦青   刘继安   章俊良  
当前,我国高校建设的中国特色现代书院主要有内嵌型书院、融合型书院、平台型书院三类。以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在高校层面应明确书院定位、内涵和职能,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书院管理制度创新,以学生自主性发展为中心深化书院制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瞿振元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九五"、"十五"期间的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总要求,切实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的轨道上来,促进教育质量的大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使我国高等教育大国稳步迈向高等教育强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更加稳固的教育基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迎军  
拔尖创新人才是未来社会的引领者,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对于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阎琨   段梦涵  
伴随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潮流,我国也将高等教育数字化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本研究基于“政府-院校-社会”三角驱动模型,将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分为四类模式:均衡驱动模式、社会导向的混合驱动模式、政府与院校导向的混合驱动模式、政府驱动的单轨模式。论文重点分析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中国8个国家在四类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模式方面的具体特征,进而对高等教育数字化四类模式以及各国在数字化变革的制度、技术平台、资金、教学、科研、管理上呈现的差异特征进行评价。基于国际高等教育数字化变革模式的研究,本文为我国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提供如下三点启示: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前沿模型构建产科教支撑的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培养内涵;以立足特色、兼具均衡的高等教育数字化模式驱动复合型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改革;基于内外协作、多元创新探索优化复合型数字化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吕成祯  钟蓉戎  
当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如招生过程过分强调高荣誉、课程设置过分强调高难度、滚动机制过分强调高分数、学生价值理想过分功利化、校园文化过分追求形式化等"不实的卓越"。"有灵魂的卓越"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终极诉求。所谓"有灵魂的卓越"主要是在于培养受教育者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使之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者。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兴趣和创新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以自由和人文为导向,设置多维度的课程体系;以理性和个性为导向,建立人性化的流动机制;以理想和责任为导向,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以德性和审美性为导向,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真正实现"有灵魂的卓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